分享

曾仕强:怎样对待爱出风头的下属!

 z开卷有益 2019-02-23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企业服务中心,用中国式管理帮助企业固本培元,让管理者能更加灵活有效的运用中国式管理,使大批企业基业长青!

曾仕强:怎样对待爱出风头的下属!

先有好大喜功的皇帝,才有浮夸喜事的臣子。

【管理故事】

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宋代理学家,就是我们知道的“程朱理学”中的“二程”之一。

程颢少年入仕,政绩突出,被提拔为监察御史。上任之前,宋神宗召见程颢,见他年轻,不免有些疑虑,就问他:“何以为御史?”

程颢从容答道:“使臣拾遗补缺,裨赞朝廷,则可;使臣掇拾臣下短长,以沽直名,则不能。”意思是,如果是为皇上拾遗补缺,参赞政务,我很乐意;如果要我为了政绩名声而去没事找事,专门盯着朝中大臣的短处以求明察首告之功,我则坚决不干。

宋神宗听闻此言,十分赞赏,认为程颢这样的下属不爱“出风头”,用起来会很放心。

北宋著名的“圣相”李沆曾告诫宋真宗,不要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这里的“浮薄、新进、喜事之人”,就是那些轻浮孟浪、急于上进、喜欢标新立异、爱出风头的人。

李沆还举例指出:梅询为人“卞急好进”,喜欢高谈阔论,却眼高手低,多次因违法乱纪而被降职;曾致尧为人刚直、轻率,做事欠考虑,全无大局观念,曾被宋太祖指为“所言刻薄不可行”;李夷庚通判南海之时,曾经不辨真相诬告上官受贿,导致上司蒙冤……

中国人历来很忌讳下属爱“冒尖”,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很多领导者驭人术中总是在强调“玉不琢不成器”,人才需要“磨一磨”,不喜爱出风头的“浮薄、喜事”之人。然而现代管理实践中,爱出风头的人比比皆是,而且更具进取心,更能适应这个竞争至上的社会,那么,领导者又该何去何从呢?

曾仕强:怎样对待爱出风头的下属!

【企业管理智慧】

①、领导者先要端正态度:不求大功绩震铄古今

其实相对来说,更容易在“好大喜功”上犯错误的是领导者自身。就如汉武刘彻、唐皇李世民,在被公认为明君圣主的同时,也同时被人指责“好大喜功”。

人们常说,没有好大喜功的皇帝,绝不会有弄虚作假尚浮夸的臣子。所以,领导者首先应端正自身的态度,才不致团队上行下效,浮夸风气盛行。这样,爱出风头者才会有所警醒,明了在积极表现自己之余,更重要的是正心意、做实事。

②、爱出风头者往往“有备而来”:正确引导,善用其长处

爱出风头的人往往进取心极强,他们能吃苦也肯吃苦,敢想敢做,充满激情和创造力,这些长处是那些循规蹈矩的下属所缺乏的。而且,大凡爱出风头者,往往有备而来。每一次的“出风头”,往往是旦夕不寐、殚精竭虑而来。如果一棒子打死,难免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

因此,可以考虑安排弹性较大,挑战性较高的工作给他们,尽量让他们独立承担工作,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拼劲和干劲。同时,工作时多和他们探讨,尽可能地激发他们活跃的头脑,以使得决策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面对这些“爱出风头”的下属,应该指导他,而不是一味地打击他,以免挫伤他的主观能动性。

③、爱出风头者极易急功近利:适当打击,使其知所敬畏

故事中,李沆之所以如此劝谏宋真宗,就是因为爱出风头者或者眼高手低,很难踏踏实实做事;或者性情高亢,影响组织和谐;或者因急于上进而盲目、随意决策,不能审慎思考、量力而行;或者为了“一鸣惊人”而好标新立异,甚至妄动贪、嗔,从而行差踏错。

对于这些人,领导者绝不能完全放任,要做到放手而不撒手。

在其夸夸其谈、不能务实时,适当打击,让他尝一下冒尖的代价,使其知道本末、轻重;在其独挑大梁时,和他多加商讨,表示你的重视,让他感觉到责任重大,从而尽量避免决策上的盲目性和工作的随意性;随时关注他的人生理念及心理状态,尽量潜移默化,用道德底线给他的行为上一道锁,从根本上消除因急功近利而行差踏错的可能。

【曾仕强教授智慧语录】

任何事情,你用得合理,它都有价值。

认为自己很重要,几乎是众人共同的需求。

中国人讲本事不讲能力,有能力到处标新立异,处处让人家看不顺眼,这个人迟早是个闯祸的人。有能力还要尊重别人,让别人有面子,他就会支持你。

曾仕强:怎样对待爱出风头的下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