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euron丨任超然/苏国辉合作组报道光疗抗抑郁作用的神经环路新机制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2-23

责编丨兮


抑郁症是以持久自发性情绪低落、快感缺乏等抑郁症状为特点的精神系统疾病。抑郁症病因复杂,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及心理咨询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上述治疗手段存在起效慢、个体差异性大、副作用高等缺点。研究提示光疗可有效缓解多种类型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目前光疗抗抑郁作用产生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光疗的最佳应用模式也存在争议。从了解光调控抑郁情绪的神经机制入手,将会是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及研发该病新型诊疗方法的一种重要策略。


2019年2月19日,暨南大学任超然课题组和苏国辉课题组合作在Neuron在线发表了题为A Visual Circuit Related to Habenula Underlies the Antidepressive Effects of Light Therapy的研究论文,深入阐释了光疗抗抑郁作用产生的神经环路机制



在该研究中,作者首先发现小鼠丘脑腹侧外膝体及膝状体间小叶(ventr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intergeniculate leaflet,vLGN/IGL内部分GABA能神经元可通过直接投射来抑制外侧缰核(lateral habenula,LHb内神经元的活动。由于前期研究提示长期负性打击可通过增加LHb内神经元簇状放电及兴奋性等异常电活动来诱发抑郁状态,那么vLGN/IGL—LHb通路可能会对LHb内神经元活动状态及抑郁样行为产生影响。为了验证此假说,作者分别在慢性负性打击及社交挫败抑郁样小鼠模型中采用化学遗传方法特异性激活vLGN/IGL—LHb通路,发现vLGN/IGL—LHb通路激活可显著减少抑郁样行为,并能抑制LHb内神经元的异常放电


由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可直接投射至vLGN/IGL,那么小鼠脑中可能存有一条RGCs—vLGN/IGL—LHb跨双级突触光信息传导通路。作者通过逆向跨双突触示踪标记技术发现视网膜内一部分表达黑视蛋白(melanopsin)的RGCs可直接投射至vLGN/IGL—LHb通路。由于RGCs轴突末梢主要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这一发现提示光信息可能通过兴奋vLGN/IGL内的GABA神经元来抑制LHb的活动,进而减少抑郁样行为。为了验证此假说,作者首先给予抑郁样小鼠光疗干预,发现光疗可显著减少抑郁样行为,并可抑制LHb内神经元的异常电活动。接下来,为了检验RGCs—vLGN/IGL—LHb通路在光疗抗抑郁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在光疗过程中通过化学遗传方法对RGCs—vLGN—LHb通路进行了逐级阻断,并证明光疗抗抑郁作用的产生有赖于RGCs—vLGN/IGL—LHb通路的激活


该研究发现了一条新的抑郁相关光信息传导通路,加深了我们对光在调控情绪中的功能及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回答光疗为何能够缓解抑郁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并有望为临床新型光疗策略的制定及推广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任超然副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暨南大学黄鲁博士,博士研究生席月、黄晓丹和苏国辉院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neuron/fulltext/S0896-6273(19)30064-9


制版人:子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