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班VS新手】于洁: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ly云尔 2019-02-23

老班VS新手:母子对话系列

2019年《班主任之友》杂志与微信同时推出“老班VS新手:母子对话”栏目,敬请关注!


✎写在前面的话

2018年9月,我们的老朋友——“全国模范教师”于洁,开始了与一位刚刚走上教坛的“菜鸟”班主任的持续对话。

这是,真实、真诚、有料的交流; 

这也是,一对母子的对话;

这更是,一位老教师手把手地引领新教师迈向专业之路的对话。

未来,必定会是,两位教育同行在教育之路上以资切磋的分享对话。


儿子的教育叙事

静待花开里的茫然

每次看到她,都会想起初中时代的自己。

用老师们的话说,是还没开窍。 

她笔记记得很多,却总是做错很多题目。 

她对默写很上心,却总是出现在重默的名单里。 

她复习很认真,却总是在及格线上下徘徊。 


个子小小的她坐在教室的前排,每次望向她时,她总是在目不转睛地盯着白板,或者我,相较于那些上课很活灵的孩子们,她安静的像一棵小草。 

在一排排课桌旁走过,检查着孩子们的笔记,她几乎都是最认真的,喜欢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突出重点,望上去一目了然,大而工整的字一点也不符合她小小的身板。 

但,她是我办公室的常客,一首新的古诗,若是前天晚上布置预习,昨天晚上背,今天教授故事内容的理解,明天/后天默,她的本子上依旧会有一个重默的标志。 


期末复习的时候,我会翻看孩子们的默写本作默写的统计。

基础比较差的孩子们放在一叠,稍微翻一翻,小妮的默写本是最赏心悦目的。

每一次的订正、重默都工工整整,丝毫没有偷懒和懈怠,我甚至怀疑是我放错了地方。

而在期末复习时,再给他们一张古诗的卷子去默写,小妮仍旧错的很惨。 

我只能用我自己的经历去安慰自己,她和我是一类人,等待着开窍的那一天。

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批评她,因为她足够认真,足够用心。

年少时的经历,不想在她身上继续重现。 


每一次和她讲解题目的时候,我都和颜悦色,慢而仔细,每一段对话的结束,都加上一句“懂了么”,当她很用力的点头时,是真的懂了。

当她迟疑了一下,再点头的话,是没怎么听懂的表现。

当她没有点头,只是嘴巴嗫嚅着“懂了”的嘴型,眼里会闪过一丝慌乱,就是完全没有理解。

再给她讲一遍,就让她回座位。 


我深知,这样的孩子有着敏感而细腻的内心,她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去想一天,会因为嘲笑而自卑很多天。 

这一次期末考试语文是第二天考的,考前早上辅导时,班里的浮躁氛围很浓,尤其是考完第一天后,紧张的情绪被即将到来的寒假而冲淡,学生们将考试视为黎明前的黑暗。 

但是小妮不为所动,甚至我在她眼里看到一丝紧张,她的身边有人在对第一天考试科目的答案,声音挺大的,小妮估计听到了。 

我立即让那些同学安静下来,担忧地看了一眼小妮,希望她没有怎么听到,但她脸上的表情变得紧绷,很可能是被那些“答案”影响了。

我担心她接下来的考试会受影响。 


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是似乎到了小妮这里,这句话就说不通了。 

都说静待花开,小妮这朵花会在初中阶段绽放吗?

还是整个初中阶段永远黯然失色?

我只能茫然又默默等待她的开窍。

老妈于洁的点评

真正的学习是“听说读写辩”五结合

你笔下的小妮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老同学。

是她改变了我对学习的认识。(但愿她看到了我这个文章不要生气。) 


她是寄宿生,除了看见她急急忙忙去泡水、急急忙忙去餐厅吃饭,似乎剩下的时间她都用来学习了。

我说这话一定没有夸张,因为我和她是同桌。 


那一年我迷上了写散文诗,更迷上了看英文原版小说。

但是高三的时间实在有限,我只能在课堂上一边用耳朵听课,一边趁着老师不注意偷偷做我自己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看《雾都孤儿》英文原版,看到精彩处实在忍无可忍要找人分享,不由得就伸出手去拉同桌的衣袖,却见她非常认真地在做听课笔记,顿觉无聊无趣。 

而她也为我的学习着急,有时候看见老师在向我们慢慢接近,她就急急地拉我袖子或者小声咳嗽。 

而最后的结果也出乎我的意料,我考上了大学,她没有考上,补习一年后考上了大学。 


这件事情让我重新审视学习。 

学生们似乎大量的时间用来记忆知识点,也出现了各种帮助记忆的方法,比如联想记忆法,记得当年有个英语老师把O结尾的名词复数的时候加S还是eS编了一个顺口溜让我们去背诵。

这个我一点也不反对,我自己也曾经为了让学生们记住“戌戍戊“”三个字而让学生们背诵“横戌点戍戊中空”的口诀。

但我知道,这些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帮助记忆的,记住的是一个个知识,不等于是真正的学习。 


知识不等于分数,知识不等于学问,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不等于能力。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教师点拨,学生领悟,然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我想,小妮还停留在死记硬背这种最初级的学习方式上,所以她所记忆的知识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珍珠,没有串起来成为项链。

所以隔一两天,那些珍珠就不知道滚落到哪里去了。 


她虽然很努力,但是却不是真正的学习。

纯粹的记忆,而没有真正的自我领悟、没有真正的理解透彻。

一个不会开飞机的人,就算你给了她一辆飞机,飞机也飞不起来,这并不比她自己走路来得快。 

Q:

真正的学习是怎样的呢?

A:

先自己预习,然后自我回忆复述,没搞清楚的地方等老师明天讲的时候特别认真听,然后再自我复述巩固,最后通过做练习来查漏补缺。

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或者仅有师生之间,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还需要与同学讨论和争辩。

在辩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主张和观点,激发灵感,找到新思路。 

真正的学习一定不是单一地读读背背,而是听说读写辩的五结合。 

以语文而言,作为语文老师,千万不要给学生一个印象:

语文就是每天老师讲点东西然后第二天默写词语、古诗文、知识点。 

智商很高的学生会在语文课堂上就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听说读”三个步骤,听的过程中也能理解悟出一些学习的方法,但是智商一般的学生,是无法完成这三个步骤的融合的。 


练习是高于死记硬背的。

一次练习是一次检验、一次提高。 


以小妮为例,与其让她一次次来重默知识点,不如给她几个题目,让她在老师的点拨下完成答题思路的罗列,以后遇到这样的题目,第一步怎么考虑,第二步怎么跟上。

这是教给她如何把珍珠串成项链的过程,可能很辛苦,很吃力,速度很慢,但是一旦串起来了,这些珍珠就不会滚落了。 

以语文中的赏析某个句子为例:

第一步考虑用了什么修辞;

第二步考虑句子写了什么人或者什么东西;

第三步考虑写了这个人或者东西的什么特质;

第四步考虑是否有作者的某种情绪渗透在字里行间;

第五步考虑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第六步考虑这个句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联…… 


可能一开始让小妮做这样一道赏析题会非常吃力,但是一旦她掌握了赏析的思路和方法,再出现类似的题目她就会活学活用了。

这就完成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同样,我们复习的时候,可以先复述自己所学的知识,再从一张卷子开始,查查自己哪些已经遗忘,然后开始查漏补缺。

就算发现自己遗忘了很多也没有关系,因为只要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技巧,也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部找回来的。 

也就是说,光是盯着黑板盯着老师拼命做笔记,然后对着笔记死记硬背,貌似在拿着锄头死命耕耘,其实一直停留在刨土阶段,并没有播下种子,所以肯定没有收获。 


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当小妮记住某个知识点的时候,给一个题目来试试,这个题目将会用到那个知识点,但是不是死套,而是灵活运用才行。

这就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过程。 


小妮辛苦耕耘,态度令人感动。

只是因为没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没有学以致用,所以导致目前停滞不进的局面。

需要肯定她的学习态度,也要授之以渔,教会她如何把知识点转化为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作为小妮的老师,你没有因为她的成绩差而嫌弃她,而是能够客观看待她的努力,也真心关注她的敏感,还能为她着急,这是一个老师应该有的良好教育态度。

你做得对。 


同时,作为老师一定要记住,对学生最大的帮助是教师用专业水平去真正解决学生面临的一些困难,哪怕你的帮助微乎其微,也是对学生的真心真意。 


除了小妮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我也还想对你说: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好书的,就像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用开花来证明自己的美好。 

有一些学生读书不行但是其他方面非常好,有些学生读书成绩很好但是其他方面木愣愣的。

原因各不相同。 

他们刚读初一,人生才是一个开始,他们的未来永远是我们无法猜测的。 


我记得曾经教过一个女孩,和你笔下的小妮非常类似,我也同样很苦恼,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 

在一次和她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得知她每个周末都去奶奶家,只要天气好,就搬个大木桶,把奶奶的床单被套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她的母亲说自己的女儿虽然成绩不好,但是自己将来老了却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女儿一定会善待她的。 

我听了几乎感动到落泪。 

比起那些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几句就动不动要跳楼的男孩女孩,比起那些青春叛逆动不动就要打骂自己老子的男孩女孩,这样的学生简直是珍品。 

所以,永远不要只用眼前的成绩去看待一个学生。 


静待花开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行动。

默默地把自己变成阳光雨露去滋养她,当风雨袭来时,变成荷叶去保护她。 

也许在我们三年的陪伴中,等不到她开花的时候,我们也能笑着拥抱她,祝福她未来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