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引申义7:拔 拔 bá 作者:周建伟 拔,简帛文 小篆 隶书继承小篆 ![]() ![]() 楷书一继承隶书 ![]() ![]() 楷书二 ![]() 拔,本义是“抽拉”(动词)。 《易·泰》:“拔茅茹以其汇。” 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 把树木从土地中“抽拉”出来,即“把树木移动到别处”,因此引申为“变动”(动词)。 《易·乾》:“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拔”简帛文 ![]() 《孟子·公孙丑上》:“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把物体往上抽拉出来,是为了想得到它。引申为“从众多事物中抽出某个”,即“选择它、挑选它”。因此引申为“选择、挑选”(动词)。 汉王充《论衡‧累害》:“夫采石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 拔,简帛文 ![]() 《汉书·高帝纪》:“二月,攻砀,三日拔之。” 把树木从土地中“抽拉”出来,即“树木脱离地面”,因此引申为“脱离、摆脱”(动词)。 唐陈子昂《为程处弼庆拜洛表》:“今日又拔死为生,沟壑残骸,而得再造。” 把树木从土地中抽拉出来,引申为“把人从艰难、困苦中抽拉出来”,即“拯救、解救”(动词)。 《史记‧孟尝君列传》:“始孟尝君列此二人于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此二人拔之。” “抽出”,即“使甲从乙中脱离出来”,引申为“吸出”(动词)。 《农谚选》:“种豆肥田底,棉花拔田力。” 文字图片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