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想养好中蜂,需抓住一条基本准则 : “蜂家富有则万事兴”

 知识传承永恒 2019-02-24

笔者经常到山区抓捕野生中蜂或帮邻居过箱。笔者观察到:凡是群势强的野生蜂和桶养蜂 ,贮蜜很足, 一般有几千克 , 甚至十余千克 ;有的蜂巢, 顶端的贮蜜房长20~40 厘米 , 脾裸露在外,尽管底部积有厚厚的蜡屑 、 蜂尸等杂物 , 也有巢虫滋生其中, 但它们对蜂巢奈何不得 , 脾内巢虫极少 。每年3~4月 , 土养分蜂热无法控制 , 至少分出去两三群 , 然而留下的一小部分仍然发展成强群 。究其原因, 土养蜂 1 年割蜜 1 ~ 2 次 , 每次留下 1/3。而野生蜂则无人问津 , 由于贮蜜房可自由向下延伸, 贮蜜丰厚。

国外养蜂专家说过 :“要让蜜蜂认为它们的家是百万富豪”。这的确是金玉良言。 蜜蜂居然有了“思想” , 它 “认为” “家富” 就心安劲足, 采集十分勤奋。

蜂家富有则万事兴 :

1.富而群强 饲料足则子多 , 子多则蜂群强。

2.富而抗病 近年来, 冬春阴雨季节便有中蜂囊状幼虫病 “光顾” 蜂场, 但对强群它却不敢'登堂入室', 而对弱群则肆无忌惮 。

3.富而不盗 笔者观察到 :用糖水饲喂缺蜜群 ,工蜂兴奋若狂, 嗡嗡地四处寻觅, 发现它群则破门

为盗;但饲喂足蜂蜜的群 , 工蜂虽兴奋, 不过只是飞舞箱前而已。

4.富而节饲 曾有人做过对比试验:在一个缺乏蜜源的季节 , 选一个缺蜜群和一个足蜜群, 分别过称记下重量, 然后各喂同样浓度 3 kg 的糖水 , 2 天后再过此称, 缺蜜群只增重 1.6 kg , 而足蜜群却增重 2.8kg (含幼虫增重)。越饿消耗量越大 。

5.富而寿长 饲料充足 , 幼虫营养丰富 , 各器官发育良好, 体魄健壮 , 寿命当然长 。成年工蜂, 自“认为” 家富而情绪稳定安然 , 不会早夭。

蜜蜂要成为 “百万富翁” 并不难, 只要我们养蜂人稍加注意就能做到:

一.取蜜要留足饲料

中蜂改成活框饲养后产量大大提高 , 这 “提高” 靠的是勤摇 。那么 “勤摇” 与 “留足” 是否矛盾? 往年春季 , 我的蜂一般取蜜 5次, 但有几个群只取2次, 到了 7 月缺乏饲料的程度都一样 。所以, 我认为 “留足” 与“勤摇” 不是矛盾的 , 是针对 2 个流蜜时段来讲的,流蜜的初期和高峰期要 “勤摇” , 只留下应付天气突变时的饲料即可 ;流蜜的后期则不能 “勤摇”,即不取或少取 , 留足至下一个流蜜期前的饲料 。古人云: “取其盈而已” , “盈” 就是留足生存和发展的那一部分 。

二.是缺蜜时要补足饲料

活框饲养的中蜂 , 下梁限制了巢脾不能自由地向下延伸, 中蜂习惯在子房上方贮粉、 贮蜜 , 于是子房往上是粉房, 粉房又往上是蜜房, 因而用来贮蜜的巢房只有上梁下的几个厘米, 贮蜜十分有限 (流蜜期必须勤摇才能空出巢房贮蜜), 即使全部贮满 , 也不可能度过 100 天左右的缺蜜难关。所以, 必须有余则取 , 不足则喂 。古人云:“蜜养蜂 , 蜂酿蜜” 。蜂酿蜜的前提就是要养。

当然 , 在缺乏蜜源的季节要养到 “百万富豪” 的程度有一定的困难, 但至少要养到箱内 1/2的巢脾有封盖蜜和卵虫蛹 。从本地的实际看 , 2 个流蜜期相距 3 个多月 , 而且还是高温、 多虫害季节 , 只有有一定数量的子脾 , 才能生死持平 , 保持群势 , 下个流蜜期前再奖励饲喂 , 发展一二批新蜂 , 那么到流蜜期时, 丰收就如 “囊中取物” 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