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奖最佳动画 奥斯卡提名动画《周末》 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等着看小金人花落谁家。 而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单元,在全球动画专家的挑选下,一共有70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作品参与其中,可以说竞争十分激烈。 最终,有五部作品获得最佳动画短片的提名。
它就是刚刚斩获第46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短片奖的短片《周末(Weekends)》! 整部影片虽没有一句台词,却在一帧帧怀旧的画面中,将这个有些特殊,有些寂寞的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短片讲述了一个父母离异的小男孩的故事。 因为父母离婚,小男孩的周末被“分割”,只能在父亲和母亲家里来回度过。 妈妈的家中,有一间墙壁空空荡荡、却放满杂物的房间,客厅放着一架古旧的钢琴,地上堆了许多还未开封的纸箱。 爸爸的家中,有一个破旧的红色沙发,上面悬挂着几把武士刀,对面摆放的电视是他与爸爸最主要的快乐来源。 而短片巧妙之处在于,使用不同的色调,将父母的“两个家”区别了开来。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的家是以昏黄的色调为主,而父亲的家中则是偏红的色调。 这种色彩差别,所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也侧面映射出男孩有些分裂与迷失的心理状态。 因为在两个迥异的环境中来来回回,小男孩不停切换着生活状态。 随着一次次跟着父亲的车,游走在两个“家”之间,他的生活被切割,同时瓦解的还有他内心的安全感。 虽然他有两个家,却没有一个可以安眠的地方。 大张伟说过一句很戳心的话:“我寂寞得像大风天里的塑料袋。” 小男孩就像一只飘飘忽忽的塑料袋,对这个世界充满不安和困惑。 因此他常常做噩梦,梦里会出现漂浮的衣物,带他回到爸爸妈妈还生活在一起的时候。 只是那种温馨的日常太遥远,已经看不清除模样,就连父母的脸庞都不能清晰浮现。 只有醒来后,现实的一团乱麻等着他。 在他小孩子的视角里,无法理解大人世界里的爱恨纠葛; 他能懂的,只是以零零碎碎的物件为代表,拼凑起来的支离又莫名其妙的生活。 尤其是后来,爸爸妈妈各自有了新欢之后,面对突然闯入的家庭成员,他对这两个家感到更加陌生,甚至有些害怕。 所以梦里出现妈妈的新男友,脑袋是一只诡异的蜡烛的样子; 而爸爸的新女友就算笑得再灿烂再亲切,男孩在她面前还是会有些无所适从。 快乐的时刻没有吗?其实也有的。 比如和妈妈一起嬉戏打闹, 和爸爸边看电视边大快朵颐, 可怎么看,他的生活都有点莫名其妙,就像是一场无穷无尽的噩梦,不管睡着还是醒来,都一样。 《周末》的故事时间设定在1980年的多伦多。 它的导演特雷弗·希门尼斯作为故事艺术家已经有10年的工作经历,在皮克斯、迪士尼、蓝天工作室都有参与过项目。 而这则动画之所以如此真实,是因为它本就来自于特雷弗非常私人化的童年。 他将自己曾体会到的微妙感触,一笔一笔绘制出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一些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全部融入到画面中。 在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中,男孩心底里那些孤独和不安,贯穿到了每个细微之处,又经由细腻的笔触传达到每位观众心里。 影片中有许多情景深入人心。 比如父亲开着车来到母亲家楼下,准备把孩子接走,车却停在离门口很远的地方; 而母亲也只是在离别的门口,给了他一个拥抱,然后目送他走下台阶。 于是,小小的孩子,必须一个人拎着两件偌大的行李,在有些寒冷的飘雪天里,咬牙走过这段路,走向有父亲等待的那辆小轿车。 男孩每走一步,我们的心就跟着揪一下,因为从他艰难迈出的脚步中,感受到了他此时的无力与挣扎。 V姐曾经有段时间,去到陌生城市独自生活,那时没有什么亲人朋友在身边。 记得那天是元旦,气温低到手脚冰凉,恰好也下大雪,于是打着伞回家。路上结了冰,很滑,所以只能小心翼翼地慢慢走。 周围是空旷的,偶尔有一两辆车从旁边的小道呼啸而过,可前面亮着灯火的大楼,离我还远着呢。 那时的心情,应该跟小男孩有几分相像吧? 每向前走一步,踩在冰上的每一下,都是不安;害怕摔倒,更难过前面的大楼灯火通明,却没有一盏灯为我而开。 就算是回到了家,等待我的也是零零散散的家具,和无法融入的冰冷空气。 那种没有归属感的感觉,若是长期把你包围,就算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场大型梦魇。 更不用说是一个尚未涉世的小孩子。 V姐看短片时,隐隐有些心疼这个小男孩,想冲进屏幕给他一个拥抱。 不过外人的拥抱有什么用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他最想要的不过是世界上最爱他的两个人,能给他一个完整的、温暖的、不再飘忽不定的家。 可是这个在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他的世界里都是奢望。 记得影片的最后,在小男孩的睡梦里,那只唯一对他不离不弃的红色木马,驮着他游走在两个房间之间,仿佛两个世界合二为一…… 相信他今晚能睡个好觉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