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家长指导孩子数学题目的方法,打牢数学基础思维

 记忆师雷鸣 2019-02-24

数学题目的根本是训练孩子的思维逻辑,针对这一目的,我们可以设计一套简单实用的解决数学题目的方法。我们的孩子现在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完成题目一般是被要求读题、列算式、计算,可以说这就是通常孩子们的解题要求和解题步骤,但是这个方式对孩子思维逻辑训练还不够。或许很多喜欢数学,愿意去解答的孩子能一下学明白,但很多孩子在学习这个的时候,思维能力的提升往往是比较缓慢的。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给孩子解答数学题目的时候,提出了画图、找关系、列算式、计算、讲题目。有经验的数学老师在解答数学题目的时候都是会运用到画图、找关系、列算式、计算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解题目的时候也会把这些都做出来。最后我们加入的讲题目也是更进一步的促进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步步的表达清楚。

下面有一道一年级的数学题目:动物园里黄狗和花狗有12只,9只是黄的,有几只是花的?

画图:

分析找关系:从图上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动物园的狗的总数=黄狗+花狗,那么就有:

花狗=狗的总数-黄狗

备注说明:理解力强的孩子也可以从文字上直接判断出来,但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画图,并把关系找出来写下来?其原因就是在训练孩子们把一些关系用相应的图表达出来,这对孩子的思维训练是有极大的帮助作用的,可以进一步的训练孩子去思考,思考这个内容中什么东西更重要、思考这些重的内容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

列算式并计算:

讲题目:当孩子把题目做完之后,我们就要求孩子把所做的题目讲给我们听。语言的本质就是逻辑思维训练,通过语言的表达就可以快速的提升孩子思维的能力,所以,我们在题目做完之后要求孩子讲解题目。

我们把孩子解决一道数学题目的方式分为画图、找关系、列算式、计算、讲题目等几个过程,目的就是让孩子处于老师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要学习一个内容,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教这个内容。教别人学习的同时,自己实际已经理解率可以高达90%。我们古人其实也有一句话“为教学半”,意思就是为了教别人的时候,自己至少已经学会一半了。

家长在运用这套方法指导孩子解决数学题目的时候,每天也不用做太多,一天一个题目,从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在1-3年级期间训练,可以极大的提升孩子解决数学题目的思维能力。

当然这个方法,在高年级段其实也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因为这是从本质上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高年级的孩子就以画图、找关系、列算式、计算为主,每天可以讲一个典型的题目,但每道题目的解答最好以这样的步骤来训练。如果作业太多的孩子就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调整,适宜的选择相应的题目来训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