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第二课时)与连通器 一、知识复习回顾与检测 1.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深度的单位是,压强的单位 是 2.潜水艇潜入水中越深,受到海水的压力越,它在水下航行的同一深度不同部位处受到的压力。 3.潜水员潜到三峡库区20m深的水中,受到水的压强 是Pa.若他的身体表面积为2m2,则他受到水的 压力是N.(g=10N/kg) 4.塑料桶里装有20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600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g=10N/kg)(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学生分组预习讨论《名校课堂》P661-9题,如有疑问,请做上记号 5.长江三峡大坝高170m,根据最近报导,现蓄水深度已达到150m,则坝底所受水的压强为______Pa(g=10N/kg) 6.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2,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的水,
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二、课前预习: 活动一、认识连通器 1、什么是连通器? 连通器是上端________,下端________的容器。只有往连通器中注入________液体,而且当液体______________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才会相同(液面保持相平)。 2、 连通器的实例:。 3、 活动一、茶壶、锅炉中的水位计、自动喂水器,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4、 结论:。 活动二、连通器的液面总是相平的吗?请用液体压强知识分析。
如图所示,当液体不流动时,设想在U形管下部有一个小液片CD,连通器里水不流动时,液片CD保持静止,则液片CD两面受到的压力是相等的,受到的压强也是相等的。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A、B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应该相同。
三、盘点提升: 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具有重力和流动性 2、测量仪器:压强计 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 ③深度增大,液体压强增大 ④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液体压强的大小:P=ρgh 5、连通器:特点:连通器内装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两液面相平 应用: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注意: ①使用压强计时,应检查金属盒橡皮膜及各连接处是否漏气,不能让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过大。 ②在解题时要区别P=F/S和P=ρgh两个公式的不同,P=F/S是定义式,对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在研究物体压强时,一般都是从这个定义式出发,但液体由于压力不易确定,所以常用P=ρgh来确定液体内部的压强。 ③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而不是长度或者高度,深度是指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自上而下量的,高度是指从物体底部竖直向上量得的距离,即高度是由下往上量的;长度是物体两端间的距离。 ④连通器中两边液面高度相同的条件:只有一种液体;液体不流动。
四、达标检测: 1、船闸是根据原理修建的。 2、下列器具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茶壶B、钢笔 C、水渠的过路涵管D、锅炉水位计 3、潜水艇深潜到104m的海底时,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一条约30cm的扁鱼在海底游动,这条鱼的形状为什么是扁的?如果将这条鱼拿出水面,它将怎样?
4、在图中的几种情况中,不能称为连通器的是()。
5、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A.打开阀门K后,由于水受重力作用,水将从甲流到乙 B.打开阀门K后,由于b处的压强大于a处的压强,水将从乙流到甲 C.打开阀门K后,因为甲、乙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所以水不会流动 D.打开阀门K后,因为乙中的水多,所以从乙流到甲
6、如图所示,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7、如右图容器中水的重量为40N,容器的重量为10N,容器底面积为0.01m2,求: (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少? (2)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多少?
第三节空气中的力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知道大气压强测定的方法、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和结论。 (4)能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现象。 (一)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 1.认识大气层 了解大气层的分布:
思考问题:这厚厚的大气层受不受重力?对我们有没有压力?有没有压强? 猜想:大气压强的特点?
2.自主探究,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A.两个小吸盘对在一起挤压后难以分开。 B.将一个小吸盘紧紧按在玻璃板上后难以拉开。 C.将一个小吸盘紧紧按在桌面上后难以拉开。 3.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感受大气压强有多大? (二)探究大气压强的值 1.利用P=F/S的原理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2.利用P=ρgh的原理来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①玻璃管内的水银为什么没有全部流下来?其上方的真空是如何形成的?②玻璃管内高出来的这部分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何计算?③等压面的建立依据了液体压强的什么知识?科学家托里拆利是如何巧妙地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思路点播:玻璃管内水银没有全部流下来的原因,要明确点出正是大气压强支撑着高出来这部分液柱,并且大气压强的大小决定着它所能支撑的液柱的高度,这样利用液柱所产生的压强就可计算出大气压强,这种科学方法被称为等效替代法。 大气压强的变化: 1个标准大气压是怎么规定的?
1个标准大气压=hPa(百帕)=Pa 学以致用 大气压与海拔有什么样的关系?空气越稀薄,大气压怎么变化?高压锅的工作原理?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为什么会经常使用到高压锅?宇航员为什么在太空中必须穿戴宇航服?
能力提升 1.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用注射器抽吸密封在药瓶中的药液,医生先向药液中注入一些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3-43,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3年5月22日,国内各大报纸报道了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高度为8848.13m的珠峰。登山运动员从高山顶返回到山脚宿营地时,随身携带的气压计的数值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法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导致水的的缘故。 6.如下图所示,表示出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一架“波音747”客机正常飞行在9km高度,此时飞机所处高度的大气压值约为,由图还可以分析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是: 。(至少写出两点)
7.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图(a),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则()
A.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 B.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C.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D.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 8.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钢笔吸墨水 B.用吸管吸饮料 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 D.用高压锅煮食物 9.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000m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10.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1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人潜水时感觉胸口很闷 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