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话的分寸,是做人的尺寸

 看看宝贝你好 2019-02-24

说话的分寸,是做人的尺寸

“口者,心之门户”,

言语看起来微不足道,

但最能暴露一个人的内心。

老话儿说:一口唾沫一个钉。

说话要注意分寸,

有分寸的表达,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寸。

说话的分寸,是做人的尺寸

一、急事,慢慢说

言宜慢,心宜善。 ——琅琊王氏家规

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琅琊王氏”在1700多年间出了36个皇后、36个驸马、35个宰相,这与其家规家风有莫大的联系。“言宜慢,心宜善”,寥寥数字家规,足见有话慢慢说的智慧。

尤其在遇到急事时,话更要慢慢说。因为越急,越可能说得前言不搭后语和不得体,容易误事,也容易让人觉得你冲动不稳重。急事慢慢说,才能把事处理地更好,才能给人留下遇事不乱、成熟稳重、可堪信任的印象

二、没把握的事,谨慎说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

君子谨慎说话,小人妄言妄语。谨慎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修养。如果没有把握,不说最好。

在别人问起或事到临头而不得不说时,措辞就一定要谨慎,这样才能不误人,人们也会觉得你是个靠谱、值得信任的人。

三、没发生的事,不胡说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荀子》

滚动的珠子会被碗边那样的上坡逼停,没根据的传言会被聪明人止息。制造谣言,传播谣言,这体现的是人的品质、修养和辨别力不够,也会让人觉得不负责任、无事生非。遇事要多分析,对没发生的事,绝不可胡说。

说话的分寸,是做人的尺寸

四、损人的事,不宜说

牙尖嘴利,终非福厚之人。 ——《菜根谭》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牙尖嘴利的“损人”当做“幽默”,把嘲弄别人看做“真性情”,你若是因此不高兴,就说你“开不起玩笑”。其实损人跟幽默一点关系也没有。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语上的“抖机灵”看似显示出你的机智,但其实是将你情商低的一面暴露到大家面前。一个嘴上不饶人,喜欢在嘴上占便宜的人,一定是个自私自利的人。损人的话要少说,对人要和善一点。

五、负气抱怨的事,不能说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已的根基。

——《菜根谭》

做人心胸要宽,胸怀要广,负气抱怨的话少说。人被情绪控制的时候,很容易说出一些伤人的话。负气的话往往口不对心,给人造成的伤害却难以消除。“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与爱护,原因就在于此,负气的话不要说,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乱说话。

抱怨的话也少说,人对某些处境不满意,就会抱怨,经常说抱怨的话,既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身边的人不开心,不如省下抱怨的力气,把抱怨转化成行动。

六、涉及隐私的事,不必说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格言联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秘密隐私,不要把别人的是非、隐私当做聊天内容,人与人之间要学会相互尊重。

交浅言深是大忌,在不议论不谈论别人的私事时,也不要把自己的事情到处乱说,不要给别人留下一种随便、不靠谱的印象。

《菜根谭》中说:“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在说话上,我们要把握分寸,做到初见让人喜欢,长久不让人讨厌。

说话的分寸,是做人的尺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