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礼节起源于西方,作为见面和告辞时的礼节。在我国,握手礼不但在见面和告辞时使用,而且还作为一种祝贺、感谢或互相鼓励的表示。目前,握手礼也是国内 用得最多的相见礼仪。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其实也是国际社会中最常见的礼节。那么在交际场合我们跟别人握手为礼时,通常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握手的场合。一般来讲,我们需要跟别人握手的主要是以下三大场合,其一,见面或者告别。其二,表示祝贺或者慰问。别人有喜事了,升职了,晋级了,考 上大学了,结婚了,年高做寿了,娶妻生子了,等等一些情况,往往需要我们与之握手为礼。其三,表示尊重。实际上,“礼”的意思是尊重,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尊重自己,要尊重别人,要尊重社会。 第二,伸手的前后。上部分曾经强调过:介绍两个人的时候,作为第三方介绍别人,你总得明确先介绍谁后介绍谁。当时讲了一条游戏规则,就是客人有优先知情 权。现在要把它讲专业点,可以称之为位高者居后。那么握手时,双方谁先伸手呢?通常是长者、女士、职位高者、上级、老师先伸手,然后年轻者、男士、职位低 者、下级、学生及时与之呼应。男士和女士之间,绝不能男士先伸手,这样不但失礼,而且还有占人便宜的嫌疑。但男士如果伸出手来,女士一般不要拒绝,以免造 成尴尬的局面。 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有时还有其特殊性。它的最重要的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接待客人时的宾主双方之间的握手。地位高者先伸手,是共性,是常规,特殊情况则是 在接待客人时。一般的游戏规则是:客人到达时,主人先伸手。大家的生活经验是不是这样?家里或单位来了客人的话,应该是主人先伸手。主人先伸手表示对客人 的一种欢迎。 在实践中,除两人握手时要注意彼此伸手的先后之外,一人与多人握手时,亦须注意其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讲,当一人与多人握手时,以下几种排序方法:其一,由 尊而卑。。其二,由近而远。其三,顺时针方向前进。您去握手,您去干杯,大家坐在一个圆桌上,或者围坐在一个客厅里面,那么你的标准化做法是什么呢?比 如,吃饭时我是主人的话,我的第一杯酒跟谁干呢?我是主人的话,第一杯酒通常是要跟我右手边的人干的,因为右手的那个人是主宾。一般主人的右手坐的都是主 宾,第一杯酒要跟他干。然后我就按顺时针方向走,我的左手,左一、左二、左三、左四,依次顺时针方向前进。 第三,具体的表现。与之相关的有以下几个要点: (1) 手位。手位,在此特指手伸出来时怎么个伸法。正确的标准做法是手尖应该是稍稍向侧下方伸出,手掌垂直于地面,五指后面四个指并拢,拇指适当地张开。不可取 的做法是若掌心向下显得傲慢,似乎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若掌心向上,在一般情况下,这表示谦恭,但是那样伸出手去不好看。 (2)时间。你去跟别人握手,时间用多久是很重要的。假如你是一个女孩子,一个男人和你握手,拉着你的手长时间不放你是什么感觉。作为一个女孩子,也不能手一碰就跑了,这也是不礼貌的。一般的握手时间在3~5秒就够了,当表示鼓励、慰问和热情,握手的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但是绝对又不要长过三十秒钟。 (3)力度。一般而论,握手时,我们都是用一只手去握对方的一只手。届时是手掌握着对方的手掌,而不是握着别人手腕,因此要注意别握得太少。握手时最佳的做法是要稍微用力。职业外交官的握手,一般强调握力在两公斤左右最佳。就是要稍微使点劲,以表示热情友善。 (4)寒喧。有的人与你握手时,你会很难受,因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如,你跟他握着手,你说:“王主任,你好!”他却向别人打招呼:“你好,老马、老张,你们都来了。”你不知道他究竟关注着谁?在社交场合,尤其是在正规场合,此类表现是非常令人反感的。 握手时的寒喧有以下两大要点需要谨记: 一是要说话。比如,第一次见面要说欢迎光临,久仰久仰,或者问好。老朋友见面要问别来无恙,告别之时要祝一路平安。见到老板时可以问生意好等等。你不能不吭气。一言不发,说明自己不耐烦、不高兴。 二是要以表情进行配合。与人握手时,你的表情要自然、热情,自然、热情一点总是比较好。另外,还要强调表情中的一个要点,就是你和任何人握手时,必须同时 双眼注视对方的双眼,千万不要东张西望。你宁肯别跟他握手,也别在此刻东张西望。否则你握手时身在曹营心在汉,眼睛注视在别处,你还真不如不去握对方的 手。那样的话,你会让对方感到非常尴尬和难堪,有不被重视之感。 握手礼仪的禁忌 下面是握手四不准: (1)忌心不在焉。 (2)忌伸出左手,英语文化圈中,右是上位,是好的位置;而左是下位,是不好的位置。 (3)忌戴着手套。国际惯例,只有女人在社交场合戴着的薄纱手套可以不摘。 (4)忌交叉握手。在国际交往中,尤其是与西方人握手时,应力戒此举。它被视大大的不吉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