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凌霄花是紫葳科、凌霄属攀援藤本植物,分布于中国中部,性喜温暖湿润、有阳光的环境,稍耐荫。 别名 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堕胎花、藤萝花 产地 产长江流域各地,以及中国河北、山东、河南、福建、广东、广西、陕西等省,在中国台湾、日本、越南、印度、西巴基斯坦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长3-6厘米,宽1.5-3 厘米,侧脉6-7对,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叶轴长4-13厘米;小叶柄长5(-10)毫米。 顶生疏散的短圆锥花序,花序轴长15-20厘米。花萼钟状,长3厘米,分裂至中部,裂片披针形,长约1.5厘米。 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长约5厘米,裂片半圆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近基部,花丝线形,细长,长2-2.5厘米,花药黄色,个字形着生。花柱线形,长约3厘米,柱头扁平,2裂。蒴果顶端钝。花期5-8月。 药用部位 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花。 成分 含挥发油、黄酮类等成分。 功能主治 凉血去瘀。治血滞经闭,癥瘕,血热风痒,酒齄鼻。 ①《本经》:'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癥瘕,血闭,寒热羸瘦。' ②《药性论》:'主热风,风痫,大小便不利,肠中结实,止产后崩血不定,淋沥。' ③《日华子本草》:'治酒齄,热毒风,刺风,妇人血膈,游风,崩中,带下。' ④《履巉岩本草》:'降诸草毒。' ⑤《医林纂要》:'缓肝风,泻肝热。治肝风巅顶痛。' ⑥《天宝本草》:'行血通经:治跌打损伤,痰火脚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为散。外用:研末调涂。 注意事项 气血虚弱及孕妇忌服。 ①《药性论》:'畏卤咸。' ②《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③《本草经疏》:'长于破血消瘀,凡妇人血气虚者,一概勿施,治前断不宜用。' 凌霄花的故事 关于凌霄花命名的由来,还有一个悲壮的传说。相传,在闽西一个叫龙地的山村里,住着一户姓董的财主,他有一个女儿叫凌霄,生得如花似玉,又会吟诗作画。女儿大了,董财主和老婆商量给她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便托亲求友四处择婿。可他们哪里知道女儿凌霄早巳深深爱上了年轻英俊、勤劳善良的长工柳明全了。善良的凌霄姑娘常常背着爹娘把好吃的东西送给柳明全,还悄悄地为他缝制新衣裳,俩人山盟海誓生死都要在一起。 这事被财主知道了。财主怒气冲天,命令家丁把柳明全毒打一顿后,丢到了荒郊野外。不到天明,柳明全就断了气。第二天,村里乡亲们把柳明全埋在了村外的小河边。没过几天,柳明全的坟堆上长出了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柳树,缠绵细长的柳条,随风飘动,好像一串串泪珠。 凌霄姑娘因违反家规被董财主监禁起来,她不吃不喝思念着柳明全,当她知道柳明全已经死去的消息时,像疯了一样,冲出家门,跑到了柳明全的坟前,拜了三拜,便猛地一头撞死在大柳树上,霎时变成一棵木质藤,藤条围绕着柳树干向上爬,枝头开满了赤色的花朵。 后来,人们发现凌霄姑娘变的花,能医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和血崩等疾病。从此,为了纪念凌霄姑娘,人们就把这味中药起名叫“凌霄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