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战场上平均几万发子弹才能杀死一个人?其实一点也不多

 了脱人身 2019-02-24

精兵堂
02-20 19:05优质原创作者
关注
有网友问:为什么战场上平均几万发子弹才能杀死一个人? 抗战时期,在正面战场,每击毙一名日军,平均需要2000发子弹,而在苏德战场,苏军每消灭一名德军需要4000发子弹,而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平均击毙一名日军需要3吨弹药。

到了越战,平均打死一名越军需要5万发子弹。平均打死一名敌人的弹药消耗量,从火绳枪,燧发枪,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一直到全自动突击步枪,其实消耗弹药量是越来越多了。

首先是,这里所说的弹药量是包括了训练弹药量的。美军训练开枪,都是打腻了为主,一次打靶一个新兵身边就能堆起一大堆弹壳,而且要经历若干次打靶训练。这次二战,新1军,新6军在印度接受美国军训,那些老兵的回忆录可以看出来。

包括,正面战场击毙1名日军平均2000发子弹,那是使用抗战总消耗量计算出来的。实际上也包括了训练抗战入伍的1400万新兵的弹药消耗量,还有,因为其他各种原因损失的子弹在内的数字。

在战场上,弹药不仅仅是打掉了,还有很多弹药是引发爆炸,从而被消耗。交通线遭到袭击损失,以及遗落在战场上等待各种原因。另外就是,现代步兵每人都有全自动突击步枪,本身射速就超过二战时期步兵几十倍。毛瑟98步枪的射速才一分钟10-12发子弹,士兵的手腕还要累得半死。M-16突击步枪一分钟射速750-900发子弹。

这样在战场上的压力火力,就必须要增强。在二战,对方开一枪,你开一两枪就能压制对手。但是,现代战场,所有人都是全自动步枪,弹雨纵横。所以,你也必须火力全开才能压制对手。从射速和武器来看,以同样的方式战斗,M-16突击步枪本身弹药消耗量也会比二战时期的毛瑟步枪,增长70-90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