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圈粉诗圣诗仙!新津这座“中国名山”,你知道吗?

 东方梦图书馆 2019-02-24

新 津

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巢。

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

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庖。

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

     ——杜甫《题新津北桥楼》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李白《送友人》

夜郎秋涨水连空,上有虚亭缥缈中。

山满长天宜落日,江吹旷野作惊风。

炊烟惨淡浮潜浦,渔艇纵横逐钓筒。

未省岳阳何似此,应须仔细问南公。

                         ——苏辙《纪胜亭》

当代新津画家周国雄《修觉山》


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小李白”陆游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田园诗人”范成大

明代散文家钟惺等文化名人

在山青水秀的新津,在修觉山上,

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传世的佳作名篇

修觉山

 修觉山是新津城东南五水汇流处的一座小山,位于滚滚东流的岷江西侧。在有的人看来,这座山或许不够高大巍峨,但它具有极为灿烂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是一座风光独具的神秘山峰,一座在古代名气很大的天府文化名山。在明末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所出的墨绘斋刻本《中国名山录》中,入选的天下名山仅有50座,其中包括黄山、九华山、峨嵋山、青城山、衡岳、匡庐、嵩山、泰山、武当、华岳、武夷山等天下名山,而修觉山这座江畔的小山丘竟然位列第45位,排在青城山、岳阳、点苍山之上。

有仙则名

山不在高

那么

修觉山为何具有

如此之高的历史文化地位呢?

清·嘉慶年间新津十二景之七《修觉诗碑》

首先,是地异。在五水汇流处的大江边,千仞峭崖拔地而起,如此奇特的地貌,注定了迁客骚人必然为之怦然心动。

其次,是地胜。修觉山风景绝美,古迹昭彰。当年,隔河相望的天社山诸峰,树绿山青,刹观错落。修觉山虽方圆不足两里,却耸立着四庙一亭:半山腰的白观音庙,山顶的修觉寺,修觉寺右侧不远的宝华寺,修觉寺左后山巅的玉皇观(雪峰观),以及翼然于绝壁之巅的纪胜亭。绝壁、古柏、灵泉、白塔、诗碑、岩刻、殿宇、竹树交相辉映,景致变化纷呈。

清·嘉慶年间新津十二景之六《 南港晚渔》

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位少习经史、博学多闻的高僧神秀,云游至修觉山结庐,创建了修觉寺。50岁时,他到蕲州双峰山东山寺,拜谒禅宗五祖弘忍求法。弘忍圆寂,神秀成为禅宗六祖渐悟法门的北宗创始人。天宝十六年(公元758年),修觉山又成为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前来游览的驻跸之地。明《蜀中名胜记》引前代《志》有明确记载:新津“县南一里,修觉山,神秀禅师结庐于此,唐明皇驻跸,为题修觉山三字。”唐玄宗所书的“修觉山”三字,刻于佛殿左边山岩上,至今“修”字仍隐约可见。对此,钟惺《修觉山记》有载:“明皇书嵌佛殿右侧岩壁上,字方广二三尺,一字各专一石,飞翥沉着,且甚完好。予入蜀所见唐碑,独此耳。”修觉寺原名四安寺,因明皇题写“修觉山”名,而更名为修觉寺。

北宋著名书画家李公麟所绘新津修觉山图

清乾隆皇钤印“太上皇帝之宝”

杜甫、李白、陆游、苏辙、范成大等名垂千古的中国文化名人,对修觉山、对新津均情有独钟,留下了不少佳作名篇。

诗圣杜甫曾四游新津,写下了8首赞美修觉山及新津风光的诗篇。诗圣客居成都草堂期间共留下23首诗,写新津的即占8首,可见他对新津有多么喜爱!一生愁苦的杜甫,却为修觉山写下了“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等明媚温暖的诗句。

这些名人因其诗文中多次吟咏或涉及修觉山,竟使这座小山丘不仅跻身《中国名山录》,更成为中国文学史灿烂星空中闪烁的明星。尽管现实的修觉山已默默无闻,但文化意义上的修觉山却光照日月,永垂不朽。

魂牵梦绕

乡愁一缕

 那么

我们能不能不仅仅停留在扼腕长叹

而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

让新津修觉山

这座天府文化名山

再现历史的辉煌灿烂?

邱海翔是第十届新津县政协委员、县电商协会、县龙舟协会会长,一个热爱新津历史文化的年轻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新津人,他敏锐地意识到,修觉山三个字其实是一块金字招牌,把它用于创意文化产业,完全可以爆发出难以估量的巨大能量。于是,他决定联合各方人士,举办“修觉山文化节”,点燃人们对这座古代天府文化名山的热情和记忆。

2018年 邱海翔在修觉山文化研讨会上谈修觉山文化

文化IP

名山文创

2018年,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文创中心。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让邱海翔决心为新津将修觉山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IP、让修觉山文创走出去发挥积极作用。在他与徐金华、周明生等热爱修觉山文化的一大批本土知名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2月27日(农历二月初二),“2017首届修觉山文化节”在新津南河龙舟观礼平台上如期举行,观众如潮,反响热烈,让邱海翔等人极为鼓舞和振奋。

2017首届修觉山文化节

大有可为

品牌打造

明崇祯本《中国名山录》修觉山图

当前,新津正在推进“全域旅游+公园城市”战略实施。在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中,新津将突出全域旅游文化表达,把文化作为城市最为持久、最具魅力、最有价值的特质和符号。文化产业化是一个新课题,产业需要品牌提档升级,品牌需要文化底蕴支撑,文化宣传需要产业经济支撑。为此,作为县政协委员的邱海翔广泛调研,深入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通过历代名人在修觉山的诗词歌赋,举办沙龙和先贤名人论坛,为新津的文化魅力添砖加瓦,带动明星效应和大咖效应。

二、通过中国天府博览园的落户,“乡村振兴”战略的利好,打造修觉山原产地域品牌,提升新津农业的高端化和精品化。

三、通过修觉山文化公园的恢复,丰富梨花溪文化旅游区观光点,提升新津花季会节经济文化效益,形成新津的高端品牌名片。

如今

二月二龙抬头修觉山文化节

已成为蜀文化爱好者向往的大舞台

对拥有如此辉煌历史文化底蕴的修觉山

你是否也开始心生向往

是否也有一个冲动

想要穿越千年,遇见诗圣

新津欢迎你!

部分图文感谢周明生、周国雄、邱海翔先生以及新津县档案局

图文编辑: 张 莎 杨梦漪   雷莉娟

图文审核: 蔡   晓   简 伟 何沁薇  郭 箐

总审核:杨玉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

新津县新闻中心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