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美图:B2 vs B2i

 penazy 2019-02-24

日本食道学会放大内视镜分类中根据IPCL的形态变化,将肿瘤性血管定义为B型血管,B型血管可分为B1,B2,B3。攀状血管为B1,非攀状血管为B2,粗大血管为B3。B1的深度对应EP~LMP,B2的深度对应MM~SM1,B3的深度对应SM2以深。B1\B2\B3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4%、75%、100%,由此可见B2型血管相对于B1与B3,其准确率相对偏低。

在日本第76回食道色素研究会上日本学者高橋亜紀子及小山恒男教授提议将一种特殊的非攀状血管新定义为B2 i(B2 inflammation)型血管,其定义为一种管径较细,密度较高的除外“B2 pure”的B2型血管的亚型。

先来张照片认识一下:(黄色箭头区域内为B2 i型血管)

再对应照一下B2 pure型血管的形态:

在日本一份53例样本量的病例研究中其数据显示如下:

针对两者血管直径及密度的研究表明:

CD34染色后观察表層下100μm的血管直径与密度,密度平均值显示:B2 pure为3.35本 / mm,B2 i为8.22本 / mm,B2 i 密度较高(p=0.001);血管直径平均值显示:B2 pure为12.3μm,B2 i 为6.65μm,B2 i血管径较细(p=0.0028)

由此可见:B2 i 管径较细,密度较高,多提示为炎症,其血管类似肉芽肿性血管所见。

最后上两个病例自测一下吧:


 此病例为B2 pure or B2 i 



 此病例为B2 pure or B2 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