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议题,到而今已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从大自然规律看,学中医必懂大自然规律。解大自然规律的书,在我国就是《易经》。《易经》讲明了大自然及一切都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生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演变为三百八十四爻。好复杂啊,其实很简单,阳变阴,阴变阳。阳,太阳,阳明,少阳,阴,少阴,太阴,厥阴。这就联系到中医《伤寒论》的六经了。而且太阳少阴为表里,阳明太阴为表里,少阳厥阴为表里。三阳六腑即太阳小肠膀胱。阳明胃大肠。少阳胆三焦。三阴五脏即少阴心肾。太阴脾肺。厥阴心包肝。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全在六经之中。张仲景六经辨证由此而来。它包括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 仲景《伤寒论》398条,112或113方,正版的有辨脉法,平脉法。理法方药全在其中,而且病脉证治一一对应,全书生病之阴阳,六经之大纲,变证坏证之治法一一明白讲述,而且教你治病之变法,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变法,也是高论,这是读透了398条,112方基础上,学会玩70多味中药,应用自如,变法治各种病,成为中医高手!《伤寒论》真正读话了的少之又少,我看只有刘希颜等人吧! 这一谈,就读了而本书了,其巾包括《金匮要略》治杂病。 《黄帝内经灵枢素问》也应读,它是《易经》阴阳理论指导下,确立了天人合一中医整体观。确立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是中医理论书籍,方只有13个,重正是针,灸,砭,按摩。《伤寒论》六经辨证包括了《内经》之辨证。它是独立的中医辨证方法,全面的辨证方法。 以上是学习古中医的必读之书,最终是读懂人体这本书,因为中医是用药帮助人体恢复阴阳能量,恢复人体大循环秩序,最终是人体排病而愈!中医医人,人体排病! 至于后世中医各派对中医的发展,都是在古中医基础上的发展,即后世的时方。可参看! 至于现代中医,近乎西医,用药治病,背离仲景之法,也可从另一面认识中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