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沧桑唐山

 燕山茶社 2019-02-24

散文:沧桑唐山

散文:沧桑唐山

散文:沧桑唐山

散文:沧桑唐山

沧桑唐山

如果让我在中国地图上找出一座最具历史沧桑感的城市,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指点唐山这个位于河北省东部的工业重城,其原因不言自明,对,就是因为四十三年前的那场灭绝性的灾难。

四十三年前的197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只要稍能记事的人永远不会忘记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这一令人惊心动魄的时刻,这一时刻,大自然将灾难的黑手覆加到唐山的头上,百年唐山发生了7.8级大震,数秒之内,这一工业重镇全部夷为废墟,14.8万城市居民殁于瓦砾,16万人伤残,7000余户家庭断门绝烟,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唐山地震纪念馆内,我呆滞于一件件震后的遗存物及一幅幅记录震情的照片、资料在眼前,面对一张鸟瞰震后唐山全景的巨照,我不由得悲泪盈眶,一片狼籍、一片废墟、一片萧疏、一片凄惨、一片悲凉,大自然对人类的灭绝性摧残,人类除了触目惊心之外,剩下的只有无奈与惜悯了,与自然相比,人类太渺小、太脆弱......一块中国上海生产的壁挂钟在纪念馆内珍放着,它是唐山大震的遗存物之一,其时间指针永远定格在凌晨3时42分这个灾难降临的时刻,也就是从这一时刻起的几秒之内,唐山大地蓝光闪、地倾覆、天旋转,一片片楼群被摧毁、一条条铁路被扭曲、一座座桥梁坍塌、一个个山体崩裂、一道道路面裂陷......

在今河北省理工学院原河北矿冶学院的地震遗址面前,我亲眼目睹了大自然的毁灭力量,遗址是原河北矿冶学院的图书馆大楼,该楼建于1976年7月,建筑面积4049平方米,含阅览室与书库两部分,阅览室三层,高13米,书库四层,高9.3米,该楼尚未投入使用既成齑粉,在7.8级大震11度强度的冲击下,阅览室西部全部倒塌,东部震裂,书库朝东北方向剪切性移动1米,一层全部破碎,二层(二层目前已变成一层)至四层至今成错裂状一体。

出租车司机秦京老先生是这场灾难的见证人之一,在这里想多说一句话,秦师傅与我们很有缘,在唐山市数以几百计的出租车中,我们先后两次不连续地乘了他的车。据秦师傅描述当时的情形,大震之中,人被从室内抛到门外,在地上滚动。震后,街道上到处都是并排着的尸体,到处都是凄凉的嚎啕......秦师傅还说,他有四个亲人殁于大震。

大震摧毁了唐山。

大震没有摧毁唐山人的意志。

就是在震后的第14天,唐山发电厂正式并网发电,仍是在震后的第14天,唐山机车厂生产出第一台抗震机车,同样是在震后的28天,唐山钢厂炼出了第一炉钢......当然,这于全国人民对唐山的支援是分不开的,在那个艰难的时代,全国各地为唐山人民提供了7611万斤粮,36447吨糕点、198.3万件衣、293。7吨药、4。93万件医疗器械的无私援助。

四十三年过去了,大震已被永久地载入了唐山历史,成了唐山沧桑经历的一页。如今的唐山人已从灾难的阴影中走出,废墟之上,一座新唐山正在崛起,经过唐山人四十三年的不断努力,今天的唐山在工农业经济、商贸流通、社会事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河北工业第一城的桂冠仍为唐山赢得了荣誉的光环......

往事不堪回首,在岁末癸首之际,祝愿新唐山一路走好,世世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