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望的田野--家乡秋收掠影

 墨香音韵书馆 2019-02-24


2018年,我的老家在遭受了十年未遇的涝灾之后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
    国庆节后我到了这里正赶上老家的秋收秋种季节,刚踏上故土映入眼帘的是来往穿梭的运粮车,那些车满载玉米槌一辆接一辆的飞驰而过。再望不远处那是收割玉米的大型收割机,大片的金黄色的玉米经收割机突突一过,哎呀!近2米高的玉米秸全被粉碎成草末,玉米槌像机关炮极速发射的炮弹一样噌噌飞落到运粮车箱里。隔不多远那就是大型旋耕犁、播种机了,刚才还是秸秆末覆盖的地不到半个小时又是另一番景象:土地深翻了,秸秆深埋了,化肥施土里了,麦种下地了;我只能呆呆地看着,简直不可思议!
    和我同龄的发小给我介绍,在咱村里也就是400来口人百十户人家,像这样的大型机械就有10多台,拖拉机水泵那样的小玩意儿家家户户都有。他说,今年遇到涝灾米产量高的在1200斤左右,差的也在800斤上下。他还说,一般的农户一年的产量就能超过当年的一个生产队的收入,真是今非昔比啊!
    令人惊叹的是这些作物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管理出来的,有的老人在75岁以上还在田里忙活。他们说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真正种地的其实都是些老年和妇女。他们说这几年田里收成还算不错,只是粮食收购价格不理想,种一亩地的实际收入除了水浇、化肥、机械等费用后所剩余寥寥无几。好在国家每年对农户种植补贴很及时,补贴量也挺高,再就是粮农乐意参加各项农业保险,就是受了灾损失也不是很大。因此,他们很知足,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上级的好政策!
    有一位88岁的老农说:“老百姓从亘古都是种地拿公粮,现如今不但不交税反而倒过来给补贴,就说我吧,每月还给我发老年补助金,吃穿用比他城里人也差不到那里,真是做梦也没敢想的事现在成了现实了,咱们算是赶上好时代了!”
    怀着无比欣慰的心情我拍下了这些难忘的镜头。

 
 
 
 
 
 
 
 
 
 
 
 
 
 
 
 
 
 
 
 
 
 
 
 
 
 
 
 
 
 
 
 
 
 
 
 
 
 
 
 
 
 
 
 
 
 


图片由墨香音韵摄制    文字:墨香音韵


整理制作:墨香音韵






 漂亮的日记边框 四十九 - 寒情雪 - 寒情雪的搏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