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部疾病谱呈“红紫蓝黄白”
王宁利 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院长,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 80%-90%的外界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被我们感知的,随着生存环境的变迁、生活习惯的改变,视力损害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我们获取信息的“窗口”蒙蔽。 北京同仁医院院长王宁利强调,80%的失明其实都是可以被预防或治愈的,对于眼健康,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中国眼部疾病谱呈“红紫蓝黄白” “我们的人均寿命提高了,很多疾病灭绝了,但年龄相关疾病、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却迅猛增长,眼科疾病尤为突出。在中国,这种趋势非常明显,而且极有特色。”王宁利教授说道。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三大致盲性眼病——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变性在我国依然横行。 但与世界卫生组织呼吁的三大致盲性眼病不同的是我国的致盲性眼部疾病谱还具有中国特色,除青光眼和白内障,以黄斑变性为代表的诸多眼底疾病正在成为威胁人们视力健康的无声杀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病理性近视。 与白内障的可治疗及青光眼具有剧烈疼痛感及快速的视力丧失的特性相比,不疼不痒的眼底疾病更具隐匿性和不可逆转的严重危害。 王宁利教授把这种现状概括为五种颜色:红紫蓝黄白,分别代表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青光眼、老年黄斑变性和白内障五大致盲性眼病,其中有三种是眼底相关疾病。 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各种致盲眼病中约占8%。 初得糖尿病的人是不会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但随着发病时间延长,一般7-8年后就慢慢开始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着病程延长,病变会越来越重。 病程大于10年的患者中超过7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大于20年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将超过9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先要以预防为主,有糖尿病史的人如果感到眼睛干涩,可以做一些糖网早期的排除检查。正确及时的干预可以使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避免失明,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完全可以保护好自己的视力。 紫 病理性近视 病理性近视也被称为高度近视。我国是近视眼的患病大国,而且我国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很高,在小范围人群中,患病率高达6.9%。近视超过600度就属于高度近视。 一般青少年发育成熟后,近视度数基本就不再增加。但有少数高度近视发生的时间较早,近视度数会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深,甚至可达2000度以上。 当发展为病理性近视时,眼睛会出现葡萄肿,白眼珠变薄后,可以看到紫色眼内组织透出,所以用紫色来代表这种眼部疾病。 病理性近视常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力突然下降或视物变色等症状。因此,当患有高度近视的人突然出现视力减退、眼前有黑影飘动、闪光感或感觉眼前有固定黑影遮盖时,应尽早到医院找专科眼科医生检查。 黄 老年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往往和“老年”在一起,是因为这是一种老化退行改变。有数据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黄斑变性的患病比例为1/6.5,80岁以上人群中每4人中就有1人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 黄斑是视网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视网膜上看东西最敏锐的部分,人们看东西时最中心的视力就是由黄斑负责的,一旦黄斑部位发生疾病就会严重影响视力。 黄斑变性的症状表现为视野中心出现模糊暗点,导致阅读或做事务需要更多的光线。晚期模糊暗点变得更大更暗,视力下降,严重时可以致盲。 老年黄斑变性进展很快。以湿性老年黄斑变性为例,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化的治疗,2年内8成以上患者的视力将降至0.1以下。规范的治疗才是挽回视力的唯一有效方法。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管有没有出现症状都建议每年查查眼底。 白 白内障 流调数据显示,7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白内障患病率高达91%,全国有400-500万的白内障患者,其中接近一半会失明,白内障仍居我国致盲因素之首。 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晶状体发生老化,从透明变混浊的一种退行性病变。一般从50岁开始,中老年人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升高。 在我国,80岁以上的老人,白内障患病率几乎为100%。 白内障只有通过手术才有可能治愈,同时也是可预防的。紫外线是产生白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天阳光很强时,建议佩戴墨镜进行防护,此外,白内障也与维生素缺乏有一定的关系,平时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蓝 青光眼 青光眼的“青”即蓝色。王宁利教授说,青光眼被称为视力“小偷”,是因为70%-80%的青光眼不疼不痒,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 我们的眼球像气球一样,为维持其外形和功能需要一定压力,但这个压力有一个正常范围的限值。当眼压升高,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范围时,会造成视神经损害,导致视野缺损,进而发展为青光眼。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全部丧失甚至失明。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青光眼患者的后代不一定都得青光眼,只是比正常人得青光眼的几率大,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在40岁以后应定期眼科检查。 有的青光眼早期没有症状,患者往往没意识到自己得了青光眼,仅在体检或遮住好眼时才发现患眼已失明。也有的会出现眼红、眼睛发涩、异物感、眼眶酸胀、鼻根部发酸、眼胀、偏头痛,晚间看白炽灯泡有红绿光圈,视物模糊,经过休息,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青光眼一旦得了就是不可逆的,但发现得早,早期干预和治疗是可以减缓病情恶化的。因此,如果出现上面的这些症状,要引起重视。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的人,更应引起高度关注,主动到医院查查眼底。
转载自:健康在敲门 |
|
来自: 公司总裁 > 《常备药/禁忌/求医问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