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中医启蒙》连载42 秋天,天地的能量在向内回收,人体也是如此

 光明丫 2021-07-14

《经典中医启蒙》附录二:经典中医与现代社会(之二)时间:2013年9月13日地点:上海三言舍主讲:傅海呐教授、李辛医师、薛史地夫教授主持人:睢天舒主讲嘉宾:Dr.HeinerFruehauf(傅海呐教授)美国国立自然医学院经典中医学院创办人客座嘉宾:李辛医师(上海自道精舍顾问、浙江天景生公益基金会顾问)主持人:薛史地夫教授(世界和疗医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

四季运行和人体能量的开阖

薛史地夫教授:几个月前我有幸和李辛医师认识,李辛医师对经典中医有着自己非常独到的、精深的研习,他也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医师的工作。昨天我们聊天的时候李辛医师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时我是去常熟拜访他,他就提到这个名字——常熟,肯定和食物有关系的。

离常熟不远的地方还有太仓,太仓刚好就是和我们脾胃的经络相关联,也就是说在长江三角这个地方可以把它理解为中国的胃口,这也是我们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解。

在这儿还想继续请教李老师,您觉得我们目前中医院校的教育,显而易见已经把这些经典的、从象的角度理解的中医,把这些哲学概念当成是迷信,把它当做洗澡水连同水中的婴儿一起抛掉了。

您觉得我们弘扬经典中医需要做哪些工作?我们要做一个优秀的经典中医的医者,是不是要回归到我们尊重的那些经典中间,完善我们的象理论,从这个角度入手才能塑造一个新时代的、具有经典中医素质的好医生。

李辛医师:《易经》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

在座各位有很多是商业方面的人士,15年前在商业界有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个好的Idea,要马上去做,不然很快就会有人做。这是为什么?当你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其实是人类的整个意识场到了这个阶段,你只是其中的一个接收器,你接收到了,如果马上行动,你有机会变成比尔·盖茨,当然,还得有比尔·盖茨的功力。

但是如果你平时因为太忙,你的目标太集中某一点,而忽略了其他的信息,就像收音机一样只找你想要听的东西,某些你更需要的东西就会忽略掉。

不管我们是从事科研,还是商业、医疗,或者摆摊卖豆腐,当我有一个想法,比如3年后我希望能达到什么目标的时候,这个念头已经把此刻和未来紧紧连在一起了。这是一切的开始。然后,无形的能量和信息以这个原点为中心开始聚集起来,最后就会实现。我们人生中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我们的念头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最近,有很多朋友说睡不好,还有很多朋友觉得喉咙有点痛、有点干,有上火的感觉,脸上会很热,有的人还有比较严重的鼻子不舒服。如果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只是物质的、肉体的,或者只停留在身边的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上,就会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病毒或者是细菌,或者可能是食物,那我们可以选择干预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

但如果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其实像一个个同心圆,我们有肉体,有能量的磁场,有精神的磁场,精神、意识的磁场可能会很大,也许通往全世界,甚至超越太阳系,也可能只是局限于我家120平米的房子。这个完全取决于自己。

除了我们自己,我们的家人,我们的小家,再往外扩展,还有上海、中国、亚洲、地球,还有太阳系、宇宙,如果我们能意识到我们是跟一切同时存在的时候,才可以说我们离古人讲的经典有点近了。

上个礼拜刚刚过了白露,是秋天的开始,以中医的观点来说,它代表天地之间的能量在往回收阖,相当于一家大公司的资金正在回笼,所以在这个阶段,地球上正在经历秋天的这部分人,身体内部的能量是在增加的状态。

这是一个好消息,我们度过了难熬的40摄氏度的夏天,那是一个极大的开,是大量的往外投资。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今年夏天是非常痛苦的,会撑不过去,资金链会断掉。

在中医来看,今年夏天倒下的人,其实是他身体内部的能量资金链断掉了,至于断在心脏上,还是肝脏上,还是大脑上,这些只是最后的结果,不是原因。

为什么这个秋天我们容易上火呢?其中一种原因,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上海,上海是一个非常现代的城市,充满梦想、发展迅速的大城市。当梦想太多、发展太快的时候,这个地区所有人的精神能量场都是向外发散的,我们内部的能量虽然还有,但是很难把它收在里面,它容易往上往外散。这是五运六气之外的另一个主要的原因。

如果发生这些症状的人,居住在农村等自然力量比较强的环境,比如黄山、武夷山,这些升浮在上的能量就比较容易回归到身体的深处。所以在中医来看,它只不过是一股能量在身体内部是否充足,分布是否均匀,流动是否通畅。

能量没有好坏,只是看人体有没有很好地运用它,这些因为淤堵而不均匀的、错位的能量,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的命名和理论来看,就是咽喉炎、鼻炎、失眠、过敏......需要被消灭。

说到《易经》,刚才海呐教授举了很多例子,这些例子在传统文化或者传统中医哲学当中的概念是非常有意思的——秩序。“秩序”这个词比较多见于西方,西方人讲究秩序,但是从傅教授的这张图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传统在讲一个更大范围的秩序。

医易时空图

我很喜欢听经典交响乐,交响乐有各个声部,有时候一首曲子演奏得不好,不是小号坏了或是钢琴有问题,也不是第一小提琴手和第一小号手的技术问题。都没有问题,为什么演奏出来的曲子不好听?我记得让我最不满意的一次音乐会,是在大学的时候去听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这是一首非常有力量的曲子,但是那天的指挥差了一口气,曲子应该到某个高点的时候,她的指挥到不了那里。

这个就回到了我们最开始讲的,生命跟音乐一样,是一种节律,它需要一定的质,需要一定的量,需要一定的力度。生命或者某个曲调得以和谐的重点,不是哪个乐手个人表现得有多好,而是需要在合适的时候,以最合适的方式参与到整个合奏当中。这也是经典中医的一个重要观点。

(未完待续)

..............................................................

《李辛的儿童健康22讲》在线收听

安装《今日头条》App,搜“李辛的儿童健康22讲”即可试听

      本课程是针对《儿童健康讲记》的读者群设立的在线解答,收录了李辛老师回答家长们提出的各类儿童生理和心理问题,比如积食、感冒、发烧、鼻炎、睡眠障碍、体质薄弱、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等健康问题背后的原理,以及调理的思路与方法,详情请在“今日头条”首页搜索课程试听。

关于作者

李辛,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

著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回到本源》2013年瑞士,英文版)。

《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2015年,立品图书。

《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2018年5月,立品图书。

..............................................................

.......................................................

阅读2017年11月之前的文章

请移步腾讯QQ空间“李辛的空间”

........................................................

关于微信和QQ空间的文章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李辛的空间”,未经作者同意,请勿改动文章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