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参观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
旧时人们将中医概括为四个条件:“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也就是医生要写一手好字,能说服病人,懂得辨证施治,衣冠还要体面。不管这个说法是褒还是贬,但这四句话比较贴切说明了,旧时人们对中医大夫的大概认识。 陈娘娘方 十八代医周太和方
清代名医黄矶宏开具的医方
中医大夫首先要会开医方。什么是医方?医方包含中医的理、法、方、药几方面,是医生对中医中药理解与认识的综合反映,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医方要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就诊的时间、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多方面情况,如实记录下来,经过深研精解,辩证思考后方立医方。根据史书的记载,我国现存的最早开医方的人,也就是医方创始人是西汉医学家淳于意。
陈存仁门人章庆云医方 中医医方的特点是有案有方。开方前,医生要先将病人的简要情况问明,姓名、性别、年龄、住所一不可少。医方的内容,应具备症、因、脉、治四项。先叙症状,也叫临症记录,了解病人生活习惯、发病情况、以往病史;次叙病因,就是有关病人致病的因素,凡病从外来者为外因,从内起着为内因,不属内因外因范围的如意外创伤和虫兽伤害等为不内外因。
宁波名医陈铁仙医方 上海名医章次公医方
医方要叙病人的脉、舌、气色。中医把人的脉博分28种,各有脉象对应病人的临床症状。察舌是通过人体舌苔辨别病者脏器的虚实,疾病的性质及正邪消长情况在患者舌苔上都有反映。气可分五色,属五行,分属五脏,与色结合可测知病人体力的强弱。最后医生还要指出治疗采取的方针。在对病证有了全面的认识后才可写方下药,才会药到病除。
北京名医汪逢春医方 医方还要讲究书法。书法与中医开方在哲理上有共通之处,如阴阳学说是中医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同样阴阳学说也深刻影响了书法艺术,旧时的行医者多为家传,药方书法自成风格,行云流水,不尚造作。旧时人将中医概括为四个条件:“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按脉,四季衣裳”,不管这四个条件是褒是奖,但可以看出,写好毛笔字被放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 上海名医文仲宣医方
中医界讲:“要想开好方,必先多看方”,旧时医生会将病人的脉案和所开医方记录下来汇集成册为“医案”,一方面便于查证,另一方面对于类似的病例便于总结经验。医案一般要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就诊的时间、病因、病理、诊断、方剂、治疗等多方面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形成医案。
上海七世医傅雍言开具的肺痨病方 名医钱伯煊为阮波开具的膏方 成都名医秦松年开具的医方
需要思考的是,当今中成药越来越多,个别医师和病人懒得开方煮药,过于依赖中成药,诸不知中医的最大特点就是因人而治,一人一方。也有的医师确实浮躁,下药潦潦草草,开方无章无法。一些病人也不循规矩,古人与今人如果同病,古人会心安理得于绵长疗程,置身事外于床席病榻,药一副一副地煎,脉一回一回地号;而今人犯病,巴不得朝致夕祛,即患即治,立竿见影怨迟,调理滋养嫌长,于是稍有不适,便打针输液,化验透视。这也是古人与今人虽同病,却已不能同方的原因。 杭州名医马星樵医方 当今会把脉开传统医方的中医少了,善用中医辩证理论解病治病的医生也少了。客观说,不是百姓不相信中药,而是优秀的中医师少了;不是人们不相信中医,而是有些中医医师的水平让老百姓不相信。看看这些老医方,就会感到继承与弘扬,桓古而弥新,是弘扬中医文化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孟河丁济万医方 北京济仁堂王子衡医方 北京施今墨医方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王府街1号王府公寓(快速公交3号线至平西府路口南站,十字路口西侧约300米王府公寓院内)电话:13811289625 网址:http://ww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