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精髓的地方 不是这里的高楼大厦 也不是这里的名胜古迹 而是隐藏在城市深处 那些弯弯绕绕的老街老巷 蜿蜒曲折的老街巷 藏身于金坛的闹市或安静的角落 就像扎根在金坛这座江南小城的嶙峋根脉 沉淀一段关于金坛的“独家记忆” 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探访 金坛的几个老巷子吧 火巷位于漕河东岸的南新桥畔,是一条曲折成弧形的500余米小巷,一排连片搭建的青砖灰瓦建筑,其间有弄堂,有庭院,有高耸的门楣,也有小小的塔楼;一家挨着一家,相互可以贯通,彼此又独立成家。 尤其是两家之间的那条宽约一米的狭窄通道,逼仄在高约十余米的山墙之间,两人相遇也要侧身而过,别有一番故旧岁月才有的感觉。南面已经被医院和其他的单位征用做仓库,火巷居民,大多居于北端的陈旧平房中。 位于火巷32号汤家大门是金坛慰安所旧址,总体格局依然保存完好。慰安所内除了朝鲜和台湾女人,大多是中国女同胞,包括金坛本地妇女。金坛慰安所旧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罕见,保存慰安所旧址并非保留仇恨,而是要让后人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火巷已经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名字,它也是金坛为数不多的古建筑群。如今,它在周围日渐增多的高楼之间,和那些新潮时尚的小区名称相比,显得寒伧又窘迫。它正在不经意地淡出人们的视线。 神树巷是花街与火巷之间一条窄巷子。听这里的老人介绍,当年这里有棵树,不少人前来朝拜,赋予了这棵树神奇的色彩,因此得名。 如今,这棵神树已经不在了,巷中依稀能见到一点儿昔日的居民区景象,很多新住户、租住户都说不清楚它的变迁了。 ![]() 西轿巷是县城西边轿行所在地,当年东边也有一家轿行,在于大人家对面的东轿巷。 西轿巷现今依然健在,民国时期巷内多大户人家,嫌弃轿巷这个名字不雅,一度将其改名为永康路。金坛名人王维克的故居就在西轿巷内。 金坛孔庙西辕门外有“射圃”,也就是表演射箭的地方,附近的矢巷有不少制作箭矢的作坊,矢巷由此得名。 ![]() ![]() ![]() 如今,遗憾的是,矢巷现在已经基本全无当年的痕迹。 河西庙巷因一座庙而得名,是一条约300米长的小巷,巷子两边还可以看到白墙、黛瓦这种风格的老房子。 铺在小巷里的每一块石板,藏着许多陈年旧事,时间在这里仿佛停止了脚步。 ![]() ![]() 江家弄因原来1号住着家姓江的大户人家而得名。这条巷子不长,门牌号从1到10就结束了。与南新桥毗邻,交通十分便利,周边有多家餐馆和便利店。 原来在这条不足百米的巷子里,有着七座庙,如今只剩下一个老宅门和路口一颗百年的银杏树,它们见证了七庙巷的成长,也寄托了老一辈的金坛人的心愿。 红旗巷位于金坛北门大街,巷内圣祖庙解放后失火烧毁,只剩一面墙,这里也曾是金坛老邮局的所在地。 巷子两旁的老房子与不远处的高楼形成强烈对比,巷子里,悠闲随性的生活画面,浓郁的生活味道弥漫在街头巷尾,不经意的某个瞬间,都会让人沉浸在旧城的回忆之中。 老街老物旧建筑 商务合作:0519—82105269 小编微信:jttv01 编辑:cherries 微信号:金坛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