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探源(37):考古发掘证实中华龙是一种曾经的真实神存在

 唯我英才 2019-02-24

龙为天之神兽、祥瑞之首。

龙是祥瑞灵兽,无缘不见,所以都以“神话”看待,所谓神话其实就是虚话,就是子虚乌有。但是从古人的思想行为中不难发现:在古代,龙并不纯粹是一种异想天开虚无缥缈的存在。

上古商有大量的龙纹形象出现,在先秦纹饰中将青龙称为祖龙。华夏自视为龙的传人,所以龙也成为后代王权的垄断性象征,称皇帝为“真龙天子”。

龙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释:“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龙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宋人罗愿训诂的《尔雅翼》里有比较代表性的“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龙的形象是古人杜撰的吗?非也。

1987年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中华第一龙”。在一个墓室中部的壮年男性骨架的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作腾飞状。虎图案身长1.39米,高0.63米。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摆,四肢交替,如行走状,形下山之猛虎。墓主人的两侧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被考古学者验定为“中华第一龙”。

山海探源(37):考古发掘证实中华龙是一种曾经的真实神存在

中华第一龙

西水坡遗址测定年代距今6460±135年,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该遗址探出了四组用蚌壳摆塑而成的随葬品图案(蚌图)。其中:

第一组蚌图在墓主人两侧,分别为蚌壳龙、虎图,龙虎相背,龙在东侧,长1.78米;虎在西侧,长1.39米, 皆头北尾南,中间墓主人则是一具1.79米的、躺在龙虎之间的森森白骨,很大可能就是“三皇五帝”的颛顼。

山海探源(37):考古发掘证实中华龙是一种曾经的真实神存在

西水坡第一龙

山海探源(37):考古发掘证实中华龙是一种曾经的真实神存在

西水坡遗址图

第三组蚌图内容为一只奔虎,头西尾东,背南足北作跷尾奔跑状。与虎背对背为一龙,头东尾西,昂首作腾飞状,龙背骑一人。

山海探源(37):考古发掘证实中华龙是一种曾经的真实神存在

骑龙图

约6500年前的古人想象出子虚乌有而又活灵活现的龙来?蚌图可不仅仅只有一条龙噢。

其实文献中最早记载的龙出自于《山海经》,《山海经》的三方大神都是以龙为骑:“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另外,还有扑朔迷离的黄帝“乘龙升天”的古老传说。

本来以为龙为子虚乌有,“乘龙”则更是无稽之谈,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蚌壳摆塑证实———“乘龙升天”可不仅仅是一个传说那么简单噢,其系历史上曾经的真实反映。

山海探源(37):考古发掘证实中华龙是一种曾经的真实神存在

西方蓐收

如果约6500年前仰韶文化西水坡遗址蚌壳塑龙是偶然出现的话,则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的“石堆塑龙”可以刷新认知高度。

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辽宁阜新查海地区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早期重要文化遗址,经过先后7次科学严谨的考古发掘,共发掘总面积760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55座,灰坑和窖穴35个,居室内墓葬6座,墓地葬10座,出土文物几千件。其中出土了一条近20米长的龙形石脉,取名为“石堆塑龙”。这条龙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砾岩摆塑,全长19.7米,龙头部最宽处约2米,呈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这条龙一出土即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山海探源(37):考古发掘证实中华龙是一种曾经的真实神存在

查海遗址石堆塑龙

经碳十四年代测定,查海遗址年代为距今7600年±95年,再经过树轮校正,已经超过8000年。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年代最早的龙的形象,从此产生了新的“中华第一龙”。

此后的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一座墓葬时,在墓主人尸骨上,发现了一个大型的绿松石龙形器。其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龙头略呈浅浮雕状,鼻、眼则充填以白玉和绿松石,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富有冲击效果。测定年代为大约距今3700年前后。相当于夏文化时期。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完整而真实的华夏上古龙文化的脉络:

商周礼器中颇多见各类龙纹。

而此前的夏代传说孔甲时期有“蓄龙氏”,即夏人曾经蓄养过龙。考古发掘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3700年前后的绿松石龙形器,证明了夏人曾经蓄养过龙并不是空穴来风。

《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乘两龙,云盖三层。”即夏代第二代君主夏启也是乘龙之尊。夏启乘龙在《大荒西经》还有进一步的解读:西南海之外“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即以两条青蛇为耳饰、乘两条龙的人名叫夏后开(启)。夏启三次乘龙上到天庭做客,并把天帝的乐曲《九辩》与《九歌》带回人间,在这二千仞的天穆野之上,夏启开始演奏乐曲《九招》。

山海探源(37):考古发掘证实中华龙是一种曾经的真实神存在

夏后启

夏之前的舜禹时期,已经有“豢龙氏”,就是专门负责蓄养龙的氏族。如果认为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猜测的话,大约6500年前仰韶文化西水坡遗址的“蚌壳塑龙”可以为我们提供切实的考古证据。

作为上古百科全书的《山海经》有很多关于龙的记载,而《山海经》的更多内容起自于大约一万年前伏羲女娲人文初祖时代(参见《<山海经>探(20):帝俊确立华夏文明最初的社会架构和人文秩序》),句芒、祝融、蓐收等诸方天神也是以龙为骑。这也不仅仅是传说而已,大约8000年前的辽宁查海遗址的“石堆塑龙”为我们提供了最早的中华龙的形象。

古人认为有翼方是真龙,《张果星经》云:“又有辅翼,则为真龙”。有翼又名飞龙、应龙、亦作黄龙。据《述异记》记载:“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

《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夸父,不得复上。”应龙本居于上天世界,曾下凡作为大将斩杀蚩尤夸父,也曾以尾画地成江,助大禹治水,同时应龙还为禹王擒获了无支祁。但是由于斩杀蚩尤夸父,因而再也不能回到天界上去了。

龙存在于多重世界异次元空间,非人类所理解的存在形式,无缘难见。

中国龙的形象一脉相承,中华龙文化源远流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