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犯·咏梅》【北宋】周邦彦

 昵称091203 2019-02-25

   20190225      


                                              花犯·咏梅

                                    花犯·小石梅花

                                            【北宋】周邦彦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共燕喜。更可惜、雪中高土,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译文】

低矮的白粉墙上,一树梅花炫人眼目,仍然是旧时的神韵风味。花瓣上轻轻缀着露珠,就像美人洗净了脂粉,无比的清新美丽。去年赏梅时我曾独倚孤枝,玉盘盛酒和这位梅仙共醉。更可爱那雪中的高高梅树,就像熏笼熏得雪也香了。

今年赏花匆匆忙忙,梅花见我像有满腔愁恨,依依不舍愁闷憔悴。我久久地凝望,只见青苔上,片片梅花飘然而坠。而在梅树将要结子作酒时,我已经沉浮于空江烟浪里。只能梦想有一枝潇洒红梅,黄昏中疏影横斜在清水。

   

【译文】

低低的粉墙上,梅花在枝头风采照人,同往年一样。花面上的露水痕迹还在,透明晶莹,如同一位洗净铅华的美人,天生丽质美丽天然。去年梅花开放时,我也是一个人独自观赏。我也曾经在酒宴之上,愉快地把玉盘中的青梅品尝。更令人叹息的是,雪中那高高的梅花树上,如同盖上一层雪白的棉被,被里仿佛是一位美人,体内透出一缕怡人的馨香。

今年赏花太匆忙,如同心中有太多的忧伤。我看梅花开得憔悴,我也是这样,依依惜别,满腹愁肠。我对着梅花怅望叹息,眼看着一片片花瓣,四处飘落。不久就到了青梅再来下酒的时候,那时我又出发了,在浩如烟海的江面上与风浪为伍。我只愿意自己化作一枝梅花,每日当夕阳西下时,静静的安然立在水边。


宋人极喜吟咏梅花,如宋初的林逋即以咏梅诗能摄取梅的风神而传诵一时。这首《花犯》咏梅词,当写于其十年的州县宦游生活期间,其较大可能性是写于溧水任上。在溧水时期,周邦彦用长调写了相当数量的咏物词,如《红林擒近·咏雪》、《玉烛新·梅花》、《三部乐·梅雪》,等等,其中又以《花犯》咏梅最为著称。



这首词借咏梅花,抒发自己萍踪无定、离合无常的慨叹。 上片从眼前写起,梅花盛开,风情如旧,忆及去年独赏雪中素梅的雅兴。下片仍从今年写起,人将远行,梅花亦似惜别而坠落。待到梅子熟时,自己身在江上,只能遥想潇洒扶疏的梅影。全词句句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自己。人与梅花溶为一体。委婉地透露自己年来落寞的情怀。作者善于从虚幻处着笔,写得曲折含蓄,余味无穷。


【注释】

花犯:   词牌名,为周邦彦首创。双调102字。

粉墙:   涂刷成白色的墙。

梅花:  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照眼:  犹耀眼。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

依然:  依旧。形容思念、依恋的情态。

风味:  事物特有的色彩和趣味。

铅华:  古代妇女用的黛粉等化妆品。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不御。"李善注:"铅华,粉也。"这三句是说梅花上面留有露水痕迹,像是洗尽脂粉,显得丽质天生。

   :搽脸的粉。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不御。”李善注:“铅华,粉也。”这三句是说梅花上面留有露水痕迹,像是洗尽脂粉,显得丽质天生。 来源无忧考网:https://www.51test.net 原文网址:https://www.51test.net/show/9032198.html

无限:   没有穷尽。谓程度极深,范围极广。

佳丽:   俊美;秀丽。美女。

去年:   刚过去的一年。

冰盘:   指如水一般洁净的白瓷盘。燕:通"宴"。 冰盘:果盘。

燕喜:  节日的宴会。这句用韩愈"冰盘夏荐碧实脆。"诗意,指喜得梅子以进酒。

可惜:   值得惋惜。应予爱惜。怜惜;爱惜。可爱。

香篝:    即熏香之笼。此句喻雪覆盖梅树,像白被放在熏笼上一样。

       :熏笼。这句比喻梅花如篝雪如被。 来源无忧考网:https://www.51test.net 原文网址:https://www.51test.net/show/9032198.html

           簿:    熏笼。比喻梅花如篝、雪如被。

今年:    本年。指说话时的这一年。

匆匆:   匆匆。 匆忙貌。悲哀貌。纷争貌。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依依:    轻柔披拂貌。依恋不舍的样子。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

愁悴:    亦作"愁瘁"忧伤憔悴。悴:忧也。这两句是指梅花似亦知恨而含愁。

旋看飞坠:    屡屡看梅花飘飞坠在青苔上面。

青苔:    苔藓。

相将:    行将。

脆丸:    梅子。

人正:    即人元。

江烟:    指江上的云气、烟霭。

梦想:    梦中怀想。空想;妄想。指理想。

一枝:    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

潇洒:    凄清之意。

黄昏斜照水:     用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意。


【创作背景】

      这首《花犯》咏梅词,当写于其十年的州县宦游生活期间,其较大可能性是写于溧水任上。在溧水时期,周邦彦用长调写了相当数量的咏物词,如《红林擒近·咏雪》、《玉烛新·梅花》、《三部乐·梅雪》,等等,其中又以《花犯》咏梅最为著称。此词约作于周邦彦绍圣三年(1096)二月溧水任满、奉调进京之时。


【作品简介】

  《花犯·粉墙低》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将梅花和赏梅人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主客体交融。赏花者看到粉墙下依然旧风味”的梅花,联想到去年孤独赏梅;又联想到来日自己乘船航行的景象及那时在船中的梦想。从眼前的梅花,联想到青梅的成熟;词人按照自己意识的流动来把握和表现形象,不受时空的限制。艺术境界开阔,其意境能使人在脑中唤起一幅清晰画面。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整首词作不是客观地、呆板地来描写梅花的形与神,而是循着词人自己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去写梅花之变化;时间跨度大,以今年为轴心,贯串去年和明年,刻画了梅花,也刻画了自己,通篇写得纡徐反复,委婉曲折,很耐人寻味。

花犯·小石梅花周邦彦视频朗诵“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_腾讯...



【赏析】

        这首词借咏梅花,抒发自己萍踪无定、离合无常的慨叹。
        上片从眼前写起,梅花盛开,风情如旧,忆及去年独赏雪中素梅的雅兴。

        下片仍从今年写起,人将远行,梅花亦似惜别而坠落。待到梅子熟时,自己身在江上,只能遥想潇洒扶疏的梅影。全词句句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自己。人与梅花溶为一体。委婉地透露自己年来落寞的情怀。作者善于从虚幻处着笔,写得曲折含蓄,余味无穷。


【赏析】

   本词借咏梅以抒发自己宦游无定,到处漂泊的寂寞感伤之情。上片由眼前之梅联想追忆到去年之梅,片由今年之梅联想到未来的梅子。在赏梅中融进自己游踪不定之憾。上片前六句写眼前"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之梅花。"粉墙低"写梅花所在之院落,"照眼"写梅花的晶莹可爱。"净洗铅华"则写出梅花的本色天香之质。后五句回忆去年独自雪中赏梅的情景。"香篝熏素被"描写雪中之梅的形与味,极其精彩。下片五句又回到眼前,写赏梅匆匆,而梅已飘坠,最后四句跳到未来。想象江上以梅荐酒及梦中寻梅的情景。全篇处处写梅,而又结合自己的行踪,写出飘泊不定的生活。结构圆美流宕,浑化无迹。这首词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去写梅花,三个阶段各有不同的情怀,而且以梅花自喻,委婉曲折。整个词句不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作者自己,前后呼应,一下串插,迂回反复,井然有序。此词以饱含感情的笔触移情入景,借景抒情,借咏梅抒发了作者在宦迹无常、漂泊不定中所产生的落寞情怀。也有孤芳自赏的慰藉。

  "起笔"粉墙低,梅花照眼"两句,总领全篇,以下对昔日的回忆、对来日的想象,都由此景生发。次句中的"照眼"二字,出自梁武帝《子夜四时歌·春歌四首》之一中的"庭中花照眼"句。这里,作者没有具体点明梅花的颜色,略过了花色,只写与粉墙相映照的花光,以光之夺目来显示色之明丽。至于其花色之为红为白,抑或为翠绿,这在作者是个人的认知,不必拘泥。下面"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三句,进一步写出了梅花之所独具的高出于凡花俗艳的格调。它之照眼,并不靠粉施朱,以嫣红姹紫来炫人眼目,而是丽质天成,自然光艳,别有其吸引人视线的风神韵味。这三句本是起二句的延伸和补充,但在其间穿插了"依然旧风味"一句,就使前、后五句所写的既是现时景物又带有旧时色彩,在抚今中渗入了思昔的成分,从而二字领起,在时间上与前六句明白划界。"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两句是对去年之我的追述,自思去年孤倚寒梅、与花共醉的情事;"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两句是对去年之花的追念,更爱去年梅花在雪中开放的景象。这里写的是:梅花为积雪覆盖,一望皓白,形色难辨,而暗香仍阵阵从雪中传出,有如香篝之熏素被。

 过片领以"今年"二字,与上片后四句开头的"去年"二字相对应。上、下片的前半都是写眼前所见的梅花。如此以来上片"粉墙低"以下六句是写梅花的形态与风韵;下片"今年对花"以下五句则是写梅花的情态和愁恨;前者写梅花之盛开,后者写到梅花之凋落。如此以来"对花最匆匆"句就有两重含意:既是自叹,又是叹花;既叹自身去留匆匆,即将远行,又叹梅花开落匆匆。芳景难驻。"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两句,则是以我观物,移情于景,化作者的愁恨为梅花的愁恨,把本是无知无情的寒梅写得似若有知、有情。末尾一个"悴"字已预示花之将落,紧接着承以"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二句,则进一步写花的深愁苦恨及其飘零身世。

 接着"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两句,纯从空际落想。上句写梅,但所写的是眼前还不存在的事物,是由眼前飞坠的花瓣驰思于青绿脆圆的梅子;下句写人,但所写的是将出现另一时空之内的人,是预计梅子荐新之时,人已远离去年孤倚、今年相逢之地,而正在江上的扁舟之中,就这样,作者以出人意料之笔,以今日之感昨日之念跳到了明之思,词境再出新意。结拍"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两句,从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化出。词人在花开之时,对花之地,把词思在时间上跳到梅子已熟时,在空间上跳到空江烟浪里,再从彼时、彼地又跳回花开时、花开地。

 此词以多变的结构和纡徐反复和笔调,把自我的身世之感融入对梅花各个时期和方面的描绘。在今日、昔日、来日间往复盘旅地展开情思。这种跳跃变换、空灵流转。浑化无迹的词笔与词思,确乎令人赞叹不已。

花犯.小石梅花~宋~周邦彦在线收听_经典诗词朗诵第八季(30首)_...


 【赏析】

   宋人极喜吟咏梅花,如宋初的林逋即以咏梅诗能摄取梅的风神而传诵一时。这首《花犯》咏梅词,当写于其十年的州县宦游生活期间,其较大可能性是写于溧水任上。在溧水时期,周邦彦用长调写了相当数量的咏物词,如《红林擒近咏雪》、《玉烛新•梅花》、《三部乐•梅雪》,等等,其中又以《花犯》咏梅最为著称。

  本词的特点是在咏梅中打入个人身世之感,但不是用如林逋在《霜天晓角》中谁是我知音,孤山人姓林”等直抒其情的语言来表达,而是用前后盘旋、左顾右盼、姿态横生的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地来体现自己的情感。宋代黄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云:“此只咏梅花,而纡徐反复,道尽三年间事,圆美流转如弹丸。”

  词作的上片先从眼前的梅花着手,叙写其风神,再回想去年观赏梅花之情形,展示其风姿依旧。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争洗铅华,无限佳丽”。词人官舍的低矮粉墙头伸出一棵梅树,盛开的梅花格外引人注目。只见梅花上还留有露水痕迹,有如美人洗却脂粉,更显得天生丽质。这里“依然”二字埋下了叙写去年梅花风采的伏笔。“铅华”,此指妇女擦脸的粉。曹植《洛神赋》有“芳泽无加,铅华不御”。接着词人便转入去年赏梅之回想:“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宴喜”。这是去年赏梅之第一层,叙写自己客中寂寞,独自一人持酒赏花。梅花盛开,又恰逢“宴喜”,更映衬词人的孤寂。“冰盘”句,化用韩愈《李花》诗: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句意。“冰盘”,即白瓷盘。第二层“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这三句是说,一眼望去,高耸横逸的梅树被厚雪所覆盖,宛如香篝上熏着一床洁白的被子,煞是逗人喜爱。“香篝”,指里面放香用来熏烘衣物的熏笼。

  词作下片,词人的思绪又回到今年眼前的对花,并由此想象以后当青梅可佐酒时,自己又将飘泊于江湖上,而只能梦想梅花之倩影了。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词人叙述自己,离别在即,故亦无闲情逸致对花仔细观赏,故曰:“对花匆匆”。在此情形下对花,似亦觉花含有离恨,呈现愁闷憔悴之情。这与词人在《六丑》中写蔷薇花“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写法同出一机抒,花之有恨、有愁,其实都是词人的移情作用。次三句“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描写梅花凋落。词人凝神驻足,想吟咏一首惜别之词,忽见梅花朵朵飘坠于青苔之上。这一笔似实又似虚,既可理解为是实写;又可理解为仍是词人的移情作用,它象征了词人心中在流泪,接下词人即展开想象,“相将见、脆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这几句承上人花相逢、花落、而想象至梅子可供人就酒之时,自己却正泛舟飘泊于空江烟浪之中。这里借写与梅天各一方,实则暗伤羁旅飘泊之苦。歇拍句又顺此思路进一步想象:“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词人推想,此后自己天涯飘零,只能在梦中再去见那枝黄昏夕照下横逸凄清的梅花了。这梦中之梅影与开头现实中的照眼之梅遥相呼应。

  整首词作不是客观地、呆板地来描写梅花的形与神,而是循着词人自己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去写梅花之变化;时间跨度大,以今年为轴心,贯串去年和明年,刻画了梅花,也刻画了自己,通篇写得纡徐反复,委婉曲折,很耐人寻味。又,前人也多认为该词有所寄托,《云韶集》云:此词非专咏梅花,以寄身世之感耳。”《蓼园诗选》云:“总是见官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言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与梅共安冷淡,今年梅正开而人欲远别,梅似含愁悴之意而飞坠;梅子将圆,而人在空江之中,时梦想梅影而已。”应该说,这些评说都较符合词作实际。


【赏析】

本篇为咏梅抒怀之词。词以梅为中心,写眼见之梅花,追忆昔日赏梅,悬想来日的梅姿,在记实、回忆、想象交融的描写中寄寓了词人羁旅漂泊、人生无常的感慨。上片从眼前的梅花盛开之景写起,回忆去年独自赏梅的惬意。词人极力渲染去年的美好情景,为下片的描写作铺垫。下片同样以写梅开始。虽然梅花依然繁盛,但已是物是人非,词人即将离开这里,就连梅花也好像舍不得他离开似的,纷纷地坠落。虽然梅花依然摇曳多姿,词人却因心中的离愁别绪没有心情观赏,以此来表现其愁苦之情。等到梅子成熟的季节,词人已经在江上了,恐怕只能在梦中回忆梅花的美态了。

本词最大的特色便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全词句句紧扣梅花,从表面上看似乎仅仅为了写梅花而写梅花,实际上他是在写自己,表现自己多年的落寞情怀。此时,人与梅花已经融合为一体了,梅花即他,他即梅花。词笔圆转流逸,不是客观呆板地描写梅花的形和神,而是按照词人的思想变化来表现梅花的不同形态,从去年一直跨越到今年,娓娓道来,在刻画梅花的同时也刻画了自己,浑化无迹,从虚处着手,曲折含蓄,余味无穷。从语言上来看,本词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也能把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心生无限的同情,同时也折服于词人如此深厚的艺术功底。 


【名家点评】              花犯(周邦彦) - 古诗词mp3下载- 【宝宝吧】经典诵读

        宋代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云:"此只咏梅花,而纡徐反复,道尽三年间事,圆美流转如弹丸。"

云韶集》云:"此词非专咏梅花,以寄身世之感耳。"

《蓼园诗选》云:"总是见官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言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与梅共安冷淡,今年梅正开而人欲远别,梅似含愁悴之意而飞坠;梅子将圆,而人在空江之中,时梦想梅影而已。"

 黄昇《花庵词选》:此只咏梅花而纡徐反复,道尽三年间事,圆美流转如弹丸。

 周济《宋四家词选》:清真词之清婉者如此,故知建章千门,非一匠所营。

 黄蓼园《蓼园词选》:总是见宦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

    言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与梅共冷淡,今年梅正开而人欲远别,梅似含愁悴之意而飞坠;梅子将圆,而人在空江中,时梦想梅影而已。

    谭献《谭评词辨》:“依然”句逆入,“去年”句平出。“今年”句放笔为直干。

  “吟望久”以下,筋摇脉动。“相将见”二句,如严鲁公书,力透纸背。

     陈洵《海绡说词》:只“梅花”一句点题,以下却在题前盘旋。换头一笔钩转。

  “相将”以下,却在题后盘旋。收处复一笔钩转。往来顺逆,磐空自如,圆美不难,难在拙厚。“正在”应“相逢”,“梦想”应“照眼”,结构天然,浑然五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宋词中咏“梅花”者,侔色揣称,各极其工。此词论题旨,在“旧风味”三字而以“去年”,“今年”分前、后段标明之。下阕自“吟望久”至结句,纯从空处落笔,非实赋梅花。闰庵云:“此数语极吞吐之妙。”                 

花犯·小石梅花周邦彦视频朗诵“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教育-...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 —1121)字美成 ,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 ,而博涉百家之书 ”。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 ”。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元四年(1089)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 。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主簿 。徽宗即位 ,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 )。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宁波)任入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宣和二年(1120)移知处州(今浙江丽水),值方腊起义,道梗不赴。未几罢官,提举南京鸿庆宫,辗转避居于钱塘、扬州、睦州(今浙江建德)。卒年六十六。 《宋史 》、《东都事略 》与《 咸淳临安志》均有传。《宋史·艺文志 》著录其《 清真居士集 》十一卷,已佚。清人厉鹗《宋诗纪事》辑得其佚诗六首,今人罗忼烈又辑得古近体诗三十四首。周邦彦“负一代词名”(张炎《词源 》卷下 ),其词“浑厚和雅”(《词源 》),“ 缜密典丽 ”(刘肃《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序》,对后世影响较大。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哲宗时任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徽宗时仕途较坦荡,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大夫。他精通音律,创制不少新词调,如《拜新月慢》、《荔支香近》、《玲珑四犯》等。现存词二百余篇,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如《瑞龙吟》(章台路)、《西河》(佳丽处)等。其写景小词,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调,如《苏幕遮》等。他是大晟词人的代表,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生平祥见《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有《片玉词》。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的相关文章。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神宗时为太学生,因歌颂新法被擢为太学正,累官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周邦彦晚年与蔡京死党刘(音bǐng)过从甚密名节有污。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如果您对周邦彦诗词感兴趣,可点击查看周邦彦诗词全集

     ► 290篇诗文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更多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