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在地图上没有存在感,但它的雕塑可以击破你的审美次元壁

 nangongcunfu 2019-02-25

你好,我是饭醒了叫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北人。

河北作为中国省市中存在感最低的一批,大多数情况下都待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只有雾霾爆表时,才会被全国人民想起。

石家庄的霾是厚重的酱香型

甚至河北自己也经常以北京郊区自称——河北的旅游口号是“京畿福地,乐享河北”。

品一品这个口号,是不是卑微中透露着心酸。

我们开玩笑的时候甚至会说,“我们北京七环的,懒得跟你们这些北京十四环的人计较”。

北京七环是廊坊,北京十四环是沧州

但现在不一样了。

河北凭借一批“土味十足”“魔幻现实”的特色景点,终于掀起了一丝水花。

“河北土味”已经成为微博上的一股亚文化潮流,各种硬核荒诞的景点雕塑仿佛泥石流一般,画风独特,存在感极强。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帮河北打开知名度的这些雕塑,到底有多野。

1

河北雕塑有多野

我们先来看几张图,你猜这是哪里?

王府门口

儿童游乐园?

佛教圣地?

奥林匹斯山?(图源史里芬Schlieffen的vlog)

不,都不是。

这里是“中国雕刻之乡”——河北保定市曲阳县

在这里,你低头斗动物 ,抬头见领导,仰头拜佛祖:

在这里,孔子与菩萨对话:

图源史里芬Schlieffen的vlog

熊大熊二与功夫熊猫一较高低:

这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

东方和西方:

仿古和现代:

四大天王:

十二生肖:

十八罗汉:

二十四孝:

妥妥的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这些东西全都摆在曲阳的大街小巷,甚至是屋顶上……

曲阳的传达室屋顶 图源史里芬Schlieffen的vlog

走过曲阳的一条街,仿佛就像走过了全世界。

随便拐个弯,迎接你的都可能是不同次元的大佬。

就问你,魔不魔幻,硬不硬核?

但这只是餐前小菜,开开胃就好。

毕竟这里雕塑的“野”只是体现在种类上,具体到每个个体上,还是普通了一点。

下面这些雕塑就不一样了。

每个个体都能形成重度打击,在你已经眩晕的脑壳上再敲一棒槌。

请系好安全带。

2

雕塑代表队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是“没有最大只有更大”代表队。

这个代表队的主要成员有:

来自河北邯郸的20米巨型大白菜。

我相信它和山东寿光的大油菜一定是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还有同样来自邯郸的34米巨型墙体鲨鱼。

广西贵港8米的梦露雕像四个摞在一起都没它长,根本算不了什么:

接下来是“无缝拼接”代表队。

这个只要一个就完全可以震撼全场了。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河北迁安中医院的“中医走向世界”雕塑。

(我觉得这是中医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它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在它面前,湖南的土花猪瑟瑟发抖,真的比不了。

最后还有一组“无中生有”代表队。

让我们排队叩拜,来自河北易县奶奶庙的各位神仙。

官神、车神、学神,你想要啥就可以建个啥。

我比较想拜股神。

邢台万和宫马上表示他们可以!

很好,很服气。

这三支代表队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他们齐力提高了河北的知名度,让河北在中国众多省市中终于拥有了姓名。

3

丑出特色

我们看到这些雕塑第一反应都是丑。

但这些雕塑的突出之处不仅在于他们丑,更在于他们丑出了特色,丑出了风格

首先,造型上一味追求大。

不管好不好看,先让你看见再说。

比如这个全国最大的白菜雕塑,高20米,宽8米,重12吨!

虽然我知道白菜谐音“百财”,有发财的寓意,但也没必要建6层楼那么高吧。

可以说,这个雕塑唯一的看点就是大,它是为了大而大。

其实,作品尺寸在艺术上是一种创作语言。

比如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下沉》尺寸也比较大,但是这种大是为了作品的理念服务的。

安尼施·卡普尔《下沉》

观者在巨大的旋涡面前,有一种脱离现实的幻觉。

好像自己的恐惧、脆弱都被吸入其中,心中隐秘的情绪在这个作品面前都会被放大。

所以这种大,在作品表现上是有深远意义的。

其次,这些雕塑的创作思维非常简单粗暴。

拿“中医走向世界”这个雕塑来说,每个部分拆开看都很正常,但放到一起,怎么看怎么别扭。

这是中医,还是两个:

这是地球:

这是走路:

所以连起来就是“中医走向世界”:

这种1+1=2,连词成句的创作思维,确实是非常有特色了。

一般只有小学生才会用。

我们来看一下雕塑大佬,米开朗基罗是如何创作的。

“哀悼耶稣”是宗教创作中常见的主题,这个主题的一大关键在于,如何表现出母亲对于儿子逝去的哀伤。

米爷在雕塑时,特意调整了人物的身体结构。

米开朗基罗雕塑《哀悼耶稣》

圣母的肩膀被加宽了,显得怀中的耶稣更加瘦小。耶稣像个孩子一样躺在圣母膝上。

这种尺寸的对比,加上耶稣瘦弱的身体,无力垂下的手臂,让我们清楚地感觉到耶稣生命的流逝。

同时圣母脸上的表情恰到好处,悲痛但并不过度。

整个雕塑充满了平衡与节制,给了观者充分感受的空间,把雕塑主题表现的堪称完美。

除了上面这两点,这些雕塑还有一点很违和的地方——他们是被强行创作的

比如,看到这些神仙雕塑的时候,我就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感觉——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被强行吹起来了。

易县奶奶庙的各位神仙

雕塑的脸浮肿且相似,衣服和身体融为一体,不分彼此。雕塑各部分之间的粘连感很强,看起来有种拖泥带水的感觉。

这其实是一种二维图像的简单三维化。我们简单做个对比就能明显看出来:

易县辽代三彩罗汉像

同样来自易县,这两尊罗汉像明显更加写实,人物身体结构合理,衣褶自然下垂,人物表情或雍容或蹙眉,各有特点。

放在一起看一下,差距更明显:

左:易县奶奶庙神仙像,右:易县罗汉像。这大概就是手和脑之间的距离吧

雕塑尺寸一味求大,创作思维简单粗暴,强行创作不讲究细节——这三个特点让河北雕塑“丑出特色”,

当然,这只是一个缩影

全国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雕塑,出现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

以这些雕塑的规格来看,住在附近的居民很有可能早上一推开窗就能收获一波视觉暴击,真是想想都闹心。

4

媚俗艺术

有人可能会说,这没有什么,很多艺术品不也是这个样子。

你说的大概就是媚俗艺术了——一种迎合大众口吻,形似经典艺术的虚假存在。

它是“画着蒙娜丽莎的烟灰缸,是发着荧光的圣母玛丽莲雕像”。

它满足了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雕塑的“特色”。

杰夫·昆斯的作品就是媚俗艺术中的翘楚。

比如建在卡塞尔文献展门口7米多高的鲜花狗:

杰夫·昆斯的鲜花狗

这个作品足够大,大到可以吸引很多人的注意。

参加不了卡塞尔文献展(艺术展中的“奥斯卡”)没事,我可以自己掏钱做外围展,一样可以吸引大众的眼光。

还有他代表性的气球狗:

杰夫·昆斯的气球狗

他用光洁的不锈钢,把常见的儿童玩具包装成希腊雕塑一般的存在。

他故意把“气球狗”的表面做的溜光水滑,给人一种塑料的感觉。

塑料和我们印象中的雕塑是有矛盾的——他就是故意让你不舒服。

还有一个直观的例子就是杰夫·昆斯充气系列的作品:

杰夫·昆斯《充气花和兔子》

他选择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花朵和兔子的形象,然后用最直接简单的方式把它们立体化。

这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二维图像的简单三维化,对比一下:

左:易县奶奶庙神仙雕塑,右:杰夫·昆斯《充气花和兔子》

是不是如出一辙?

所以你可以说杰夫·昆斯贩卖艺术,追求金钱,但你不能否认,他在商业上是成功的。

他抓住了话题点,知道什么样的雕塑“丑出特点”,然后按着这个规律去创作。

当人们开始争议和批判他的作品时,他媚俗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所以我们看到上面那些“特色”雕塑时,会感到不舒服,不仅仅是它们丑。

还因为它们在审美上的贪大求全、简单粗暴,甚至是无底线地迎合大众审美,也就是所谓的“媚俗”。

米兰·昆德拉说“媚俗是迎合他人的口味,不择手段地讨好多数人”。

河北这个“小透明”,因为画风魔幻的景点雕塑,终于刷了一波存在感。

希望这些话题引起的讨论,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雕塑的意义。

我们每个城市都是独特的。

“自古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虽然存在感低,但也有自己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传统。

优秀的城市雕塑应该是在符合城市环境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和取舍的。

而不应该成为一片审美的荒漠。

作者|饭醒了叫我

简介|意外天团最容易饿的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