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

 学到老图书馆nd 2019-02-25
为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2018年9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

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

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

完整版

本指南完整版可点击“阅读原文”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下载(网址:http://www./jkzt/crb/bl/lxxgm/ymjz/201809/t20180921_194050.html)。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 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 万-500 万重症病例,29 万-65 万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 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国内批准上市的流感 疫苗为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包括 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除个别地区外,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第二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

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免 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2014 年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 南(2018-2019)》。本指南主要更新了以下内容:流感的流行病学、疾病负担,流感疫苗的种类、2018-2019 年度流感疫苗抗原组份、三价灭活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的免疫反应、免疫持久性、免疫原性、效力、效果、安全性、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等新的科学证据,并基于现有的科学证据,提出了 2018-2019 年度流感疫苗预 防接种的建议。

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 月龄所有愿意接种 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指南推荐 6 月龄-5岁儿童、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 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 6 月龄-8 岁儿童应接种两剂次,间隔≥4 周;2017-2018 年度或以前接种过一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一剂。9 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 1 剂。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 10 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 10 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 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 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