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与火车的故事

 吴越尽说 2019-02-25

作者:叶凉初

这个春节,高铁出行,遇到两个与手机有关的故事。

车到无锡,上来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孩子,拖着一个巨型的旅行箱,他试着把箱子放到行李架上,没有成功,我急忙上前帮他忙,无奈箱子太沉,两个人都托不到架子上。我对他说,车厢前面有大件行李存放处,不如就放那儿吧。男孩一愣,忙点头说好。待他安置了行李回来,我们聊了一会,我问他箱子里装的是什么,这么沉。他说,半箱是书。原来,这孩子是去武汉读书的返校大学生。

列车开动,困意上涌,我立即睡意蒙眬,惊醒过来时,发现列车刚刚停稳,我惊慌地问身边的男孩,这是哪里?他说是南京。我忙提了我的包包下车。走出十几米远,身后传来叫唤声,阿姨,阿姨,你的手机。我猛然回头,发现正是与我同座的男孩子,手上举着一个手机,向我飞奔过来。这时,列车员已经在大声喊着旅客赶快上车,列车马上就要开了。幸好,男孩把手机交到我手上后还来得及赶上车,而我,情急之下竟来不及问他的名字。我跟着列车跑了几步,看到他回到车厢安然落座,彼此摆了摆手,心里感慨无限。这个手机是最新款的苹果,虽然用了小半年,也还是个贵重的物件,而这个男孩,出于本能就追了出来,他压根都没有想过这个手机是什么牌子的,值多少钱,拾金不昧对他来说完全是一种天然。

我们常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对于90后00后的各种评判,多数带着贬义,说这一届年轻人怎么自私,怎么没有责任感,可是,我们真正了解他们吗?还是出于一种倚老卖老的本能,一种对青春的嫉妒?

第二个故事是高铁站进安检发生的,不,确切地说,它真是个事故。

可能因为是深夜,安检门前手持金属探测仪的小姑娘动作没轻没重的,当她在我的羽绒服上拍打了一下时,我明显感到一种异样的振动,果然,我掏出来的手机上,屏幕已经碎裂成花,我把手机递到小姑娘面前,她的脸刷地白了,整个人也从睡意迷蒙中惊醒过来,不知所措地看着我。

许多旅客围拢来,经理也被人找了来。我被经理请入值班室,我把手机给他看,他没有任何异议,立即答应赔偿,并四处打电话打听换屏幕的价钱,最后,他的朋友告诉他,至少需要950块钱。经理对我再三抱歉,并当场给了我950块钱。

事情的转折点在于,我回到宾馆,打开手机,发现敲碎的只是钢化贴膜而不是真正的手机屏幕,换个贴膜几十块钱就能搞定,根本用不了950块钱,幸好,我留着那个经理的微信,我忙对他说明原委,并退还了950块钱,请他不要过于责怪那个小姑娘。经理自然是千恩万谢,并再三肯定我是个好人。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这些半夜犹在值班的小年轻们,多半是合同工、临时工,她不小心敲碎我的手机屏,一定吓得半死,说不定会因此受到处分,被开除也未可知,而那950块钱的赔款,很可能要她来承担,那样的话,我的罪过就大了,远超950块钱。我退还这个钱,也无非是给自己一个心安,或者是出于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长者之心,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

   吴江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