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相信每个人都通读过,即便是没有全部读完,但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些名著所改编的电视剧你肯定看过。六小龄童版本的西游记,几乎每个夏天都会持续在播。而《西游记》里面有一个最经典的桥段:孙悟空大闹天宫,跟如来佛祖打赌时,说了一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如果如来输了,那么玉帝的位置就要给他!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出自《西游记》原本,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代人。明代依旧是帝制,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出现在文学书籍上,流传于学者、坊间,对皇室皇权肯定是有影响的。按道理来说,在任何一个朝代,《西游记》都应该被列为禁书。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西游记》在明朝被列为了禁书!那究竟事实如何呢? 我们都知道一点:《西游记》是我们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现在还没有其它著作可以取代他们的位置。而西游记是古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为什么可以被称为浪漫呢?因为这里的浪漫是广义上的浪漫,并非我们情侣之间追求的狭义“个人浪漫”。看完西游记的小说与电视剧,很多人都说主角是唐僧,或者说是“师徒四人”。其实不然,深度的去理解,还有从通篇行文去看,这些理解都过于肤浅,其实主角只有一人——孙悟空。 从开篇的第一回合“灵根孕育源流出”,孙悟空出生于东胜神洲,取自女娲补天之石。这一背景,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衬托孙悟空的不凡出身,更是为了让孙悟空成为了一个“纯净无暇”的猴子,这是人性本善的论点,而之后前往道家菩提祖师之处学习,道家的万物生“气”,以“道德”成就金身,证道成仙,显然是不适合孙悟空的。因为孙悟空本就是金身,缺少的只有本领。那么孙悟空到底缺少什么呢?何为仙,何为佛?打的过玉帝,为何打不过如来呢?这些问题都是很有争议的。 而《西游记》通篇所述,是孙悟空与天斗、与地争、与仙佛殊斗、为己证道而不断反抗的过程。这里可以隐喻为:作者的解放思想、解放个性、不畏俗世眼光,破除墨守成规。孙悟空与天斗,就大闹了天宫。与地争,便毁了生死簿,为自己的族群争得光阴岁月。与仙佛斗,斗,取经途中九九八十一难还不够吗?这一路的反抗,就是作者那个朝代,人们渴望解放思想的形象。 而《西游记》尽管出现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但是明代戏曲、评书、大街小巷,都有《西游记》的身影出现。甚至每年皇帝与妃子们都要看木偶戏,其中就不乏“七擒孟获”、“大闹天宫”、“大闹龙宫”之内的戏曲。可见当时的皇室是允许的,而且在元、明、清这几个朝代,小说体很是流行,皇帝基本上看重的是结局,西游的结局是——孙悟空证道成佛,玉帝仍然贵为九五之尊。而玉帝其实就是古代皇帝的象征,所谓“君权神授”,玉帝好好的,那皇帝自然是认为“国运昌盛”。 再者还有一份证据,现如今流传下来的《西游记》,有很多都是“官版”的。也就是当时官方印刷然后出售的,小说的发行,这也是皇室的一种国库充实的方式。有几本流传下来的明代“周平王”(朱元璋的嫡系子孙)府上的《西游记》抄本,正是印证了:《西游记》不但不是明朝禁书,而且还是极为畅销的书籍,是官方大力推行的书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