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依附于竹干,从竹节处生发出来,一节并生二枝,前后、左右互生。画竹枝时要遵循竹子的生长规律,要从节处生,切勿“节外生枝”。画枝如写草书,枝梢可以概括,不必节节出枝,枝要由干的左右、上下相错画出,由干向外逐渐伸展。 细干生枝1、蘸浓墨,用毛笔的中锋立干,根据生长规律运笔,运势要自然得当。 2、勾出竹节。在右侧生小枝,呈雀爪状。有规律地出枝,可以使画面井然有序。 3、细干左侧再添加小枝,小枝的墨色要淡且干。 4、从细干两侧生小枝,略粗壮的枝可以分出再小的枝。 5、添加细干的枝梢,与干要有空隙,墨色要淡且干。 6、完善小枝,下笔不可迟缓。最后用浓墨勾画竹节。 最终效果图 新干生枝1、用淡墨画出靠近根部的一节主干。 2、在笔肚蘸淡墨,笔尖蘸浓墨,从下向上立干。注意新干的颜色应较淡,墨色不要过重。 3、蘸浓墨,在主干的右侧生枝,起笔要实,落笔要虚。 4、在相反方向处生枝,注意与主干的穿插关系。 5、继续添加小枝,梢的墨色要淡一些。 6、在主干左侧再添加短干,枝与干交错处留有的空隙不宜太大,运笔要干脆利落。 7、画小枝时,下笔必须流畅挺健,不可迟缓,方可遒健圆劲,生意连绵。 8、最后蘸浓墨,勾画竹节,新干的节小而肥滑。 出枝的位置要合乎生长规律,切不可画成“对生”和“轮生”。 老干生枝1、笔中的墨色要有浓淡变化,从下向上侧锋画出竹干。 2、画老干要苍劲有力,行笔时有停顿。干的形态上,下方大些,上方小些,一节比一节更细,笔中水分更少,可有飞白。 3、蘸浓墨,勾出竹节。 4、在竹节处生枝,竹枝也有节,节间要留有空隙。 5、从竹枝到分枝再到分枝,逐渐变短。画竹枝的顺序是先由里向外画,再用顺逆往来的笔法画分枝。 6、再添加小枝,画竹枝不要只画在竹干的一边,要两边平均生枝。 7、竹枝也要分前后、左右、长短、疏密和浓淡。分枝造型可三笔为一小组。 8、注意墨色要有浓、有淡。最后勾画竹节。 完成! 注意:老干节大而枯瘦,嫩枝则和柔而婉顺。要画出老干生枝的质感和动势,应注意表现竹的精神,行笔要平直,墨色浓淡相间。 左右生枝1、蘸浓墨,用笔要稍用力,使得笔身呈折坐状。运笔时用中锋顿挫进行,在竹节处略停顿,同时笔尖微向上挑。 2、注意竹子的整体形态是从底部到尖端逐渐由粗变细的。 3、用浓墨勾画竹节,其形状不能雷同。 4、两根竹干交错时要注意竹干的主次关系和枝条的疏密关系,可交错为“X”形。墨色要区分浓淡。 5、再生分枝,要画得挺拔,但应略呈弧状,表现出弹性。 6、在右侧生枝,再分枝。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时,用笔要爽快,速度快一些枝的形态应略有弧形感为好,使其有弹性与力度,方显生动。 7、小枝画好后,蘸浓墨勾画竹节。 8、继续用笔,为小枝添加竹节。 9、在一侧再分枝,呈雀爪状。 最终效果图 根下生枝1、蘸浓墨,用笔的侧锋从根部画起。 2、画根部时要苍劲有力,行笔时要有停顿,一节比一节细长。笔中的水分要少,以枯笔绘制。 3、顺势勾画竹节,呈“八”字形。 4、根部的箨环呈须状,用长短不一的墨线勾画。 5、再在根部添加细枝,注意枝条的穿插关系,交叉为“X”形。 注意绘制时竹干的节距略有不同,靠根部较短,越往上越长。节距不等长,更不能颠倒,否则就是违反了生长规律。 最终效果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