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装戏具制作技艺是江苏省苏州市一门独特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苏州的剧装戏具制作可上溯至明代中叶,它是与当时南戏北调中最为典雅优美的昆曲相伴而生的。苏州剧装戏具每个品种的工艺均各有特点,迄今仍用一件一制的方式手工制作,而刺绣、成合、缝制由于色彩、规格不一,每件均需道道把关。各种图案的选用沿袭了传统表现手法和文化元素,刺绣色彩更显出苏州水乡淡雅秀丽的特色。 苏州剧装戏具门类齐全,品种丰富,图案独特,色彩雅丽,工艺细致,制作精良。现全中国仅有苏州能胜任戏衣、盔帽、靴鞋、刀枪、口面、头饰六大类一千余个品种的制作,其中戏衣类378种,戏帽类246种,刀枪类276种,戏靴类41种,髯口头面类79种,头饰光片类23种。 剧装戏具生产范围广泛,仅戏衣就有蟒、靠、袍、袄等300多种。苏州剧装戏具行业根据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和剧种、戏班的风格,分别以绫缎,绵绸、绉纱、夏布作衣料,选用的丝线,粗细、色泽十分讲究,并有金银丝、宝素珍、排须织物,五彩光片等工艺配套,因而制作的剧装戏具,或厚实端庄,或薄如蝉翼,图案生动,色彩鲜明,富有装饰意趣和江南特色。 2006年5月20日,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