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灏县长与六堡(周陆奇) |
|
|
蔡灏县长与六堡
周陆奇
蔡灏在民国期间当过苍梧的县长。他当县长时已设立六堡乡。但六堡的名称由来已久。
根据同治版《苍梧县志》载,当时苍梧县多贤乡的辖地比现在的镇要大得多,包括今天狮寨、长发、倒水、夏郢、旺甫部分村及六堡全部。分别称为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六堡。六堡又分为四甲,其中灰冲甲有十六个村,梓檀甲二十一个村,更楼甲九个村、藤箕甲六个村。
以茶闻名的黑石村在灰冲甲之内。
蔡灏与六堡的故事与茶叶有关。
蔡灏,生于1895年,字公望,广西宾阳县人,出身于当地的名门望族。民国四年(1915)秋,在广州执信中学毕业,民国十一年(1923)在南洋公学铁路管理系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北伐后返回广西,任广西建设厅计正、平(乐)梧(州)公路局长。蔡灏1924年便认识时任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的李济深,经常与李济深饮茶赋诗,谈论时政。
有一天,蔡灏正在与李济深交谈,从外面进来一个三十开外的年青军官,握手寒暄后便互相介绍,蔡灏得知来来者叫易守俨,广西苍梧县人,桂林陆军小学毕业,与李宗仁、黄旭初等乃先后同学。易守俨坐下后打开了一包茶叶,说要与李主任和老乡品尝品尝,蔡灏从那次与易守俨认识开始便与六堡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蔡灏在担任平(乐)梧(州)公路局长期间,经常和苏民(苍梧县夏郢人,时任广西教育厅长)到梧州茶楼饮茶。在一次饮茶时,苏民无意中提到苍梧县一些地名要更改的事,说头堡、二堡、三堡、四堡、五堡、六堡这些地名可能不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存在了。蔡灏听说后觉得六堡茶已是国内名茶,闻名遐迩,且是以地名作茶名,如果更改对六堡茶的发展不利。于是当即约见时任苍梧县县长的伍朝燮,向他一再申述六堡地名不宜改的意见。伍朝燮点头称是,马上与省民政厅联系。这样,六堡名称仍保留,六堡乡于民国廿二年时正式设立。事后,经营六堡茶的十几家茶庄老板专门设宴招待了蔡灏,感谢他为六堡所作的惠及千秋的贡献,并将一块镌刻有“造福茶乡”的牌匾送给蔡灏。
1934年,蔡灏就任苍梧县县长。是年,梧州西竺园举行开光仪式,英记茶庄老板邓泽才作为商界名流应邀参加。在那天的仪式上,邓老板见到了蔡灏,还欣赏了蔡灏写给西竺园的一副对联:琳宫澄澈西江月,珠岭祥生南海云。邓老板多希望蔡灏县长也为自己的茶庄写一副对联。
蔡灏其实也久慕六堡茶发源地黑石村的美名,多想作一茶乡之游,既开眼界,又壮诗思。现在当上苍梧县的父母官,深入民间更是职责之事了。于是便在是年四月带着东安区长徐毓文和两三随从,策马直奔六堡。到了九城村,但见峰峦奇拔,翠竹遍岭,绿水环绕。不觉心旷神怡,文思涌动。此时六堡河水量充沛。不远处两只茶船正缓缓驶来。蔡灏听说是茶船,连忙下马,让随从叫住了茶船。茶船上老板恰是邓泽才,邓老板见是蔡灏县长,慌忙登岸拜见。邓老板将蔡灏一行迎至船上,蔡灏兴致勃勃地询问了六堡茶的种植和茶庄的情况。
这时,一匹高头大马向九城疾驰而来,原来是县府的通讯警说广西省主席黄旭初即日由广州到梧州。蔡灏听说便要即刻回程。邓老板不愿失去蔡县长为英记茶庄写对联的机会,便大着胆子提出要求。蔡灏思索片刻,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一幅对联赫然入目。
联语云:
六堡有宝以名茶传世
九城崇诚如直竹为人
对联在英记茶庄悬挂了很长时间。后来据说是东安区长徐毓文借故欣赏要了去,一直未归还。解放初,徐毓文畏惧共产党新政权,逃往了香港。有人曾在香港的一个古字画店里见过这副对联。
3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