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曾经的“刘师傅大包”包子店,如今的巴比馒头,上海人可以说是熟门熟户了。坐拥2000多家门店,20亿的营收,让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店晋升为“国民早餐”。而巴比馒头能有如今的成就实属不易,作为其创始人刘会平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而刘会平也被外界誉为“馒头大王”。 时间倒退几十年,刘会平走的路和大多数企业家一样,出生于安徽一户农民家庭。因为家徒四壁,十几岁初中毕业的刘会平就跟着村里的油漆师傅前往山东讨生活。不得不说,这段背井离乡的艰苦岁月,也坚定了刘会平想要出人头地的决心。
在经历一年多的油漆工作后,刘会平发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于是他辞职回乡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习面点。上手之后的刘会平也在常州、贵阳和南宁卖过包子,但年纪尚轻的刘会平屡屡碰壁。 不服输的刘会平最终将目光瞄准了上海,于是他揣着4000元的积蓄就到上海寻梦。初来乍到的刘会平,因为对上海市场的不了解,生意可以说是入不敷出,只好忍痛割让。或许应验了一句老话,阳光总在风雨后。屡尝苦果的刘会平在妻子的耐心鼓励下,决定东山再起。
2001年,刘会平经过反复斟酌,终于选址在上海黄浦区繁华地段开了第一家“刘师傅大包店”,并总结了失败的经验,选择熟悉上海人口味的大师傅卖起了形形色色的包子。功夫不负苦心人,凭借着物美价廉,干净整洁,“刘师傅大包店”终于红火了起来,每天来买包子的顾客都排起了长龙。 虽然生意愈加红火,但不甘于现状的刘会平希望将自己的包子店打造成品牌连锁店,想打造成中国版的“麦当劳”一样去赢得时尚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巴比馒头”也就应运而生。有了新形象的巴比馒头为了保证正宗,还在上海投资建设了无尘封闭的馅料中心与物流配送中心。或许就是因为如此,巴比馒头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目前,巴比馒头在华东与华南地区累计开了2500多家连锁专卖店,年营收突破了20亿元。每个行业都有痛点,刘会平也不例外,虽然我国人口基数大,早餐消费市场广,但是光靠卖包子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刘会平其实也一直在寻求转型,在未来期待他有更好的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