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新研究发现,宝宝咿呀学语时发音越古怪,长大后阅读能力或许更强。 该研究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组织开展,他们对美国英语家庭9~30个月的婴幼儿进行持续跟踪观察。研究人员记录下这些宝宝与照顾者互动时的语言特点,等到他们6岁时,检测评估其识别词语的能力。结果发现,那些咿呀学语较复杂的婴幼儿在后期阅读测试中,识别特定字母、词语的表现更好。 研究人员指出,婴幼儿学语言的复杂性,也许可以作为阅读障碍的早期预测因素,使父母和专业人员能对存在阅读障碍的儿童早发现并干预治疗。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来说,该怎么选择阅读材料,就很重要了。下面是一个大概的分类。 年龄:0-1岁 阅读:图片的识物、卡片的童谣、配图的诗词、各种有趣的布书、捏起来会叫的书 原因:对书和字产生兴趣,这类书大部分的功能,和玩具差不多 年龄:1-2岁 阅读:大部分是图片,只有少量文字的书,范例《幼儿画报》或立体图画的书,图与少量字搭配,难易交替 说明:大量图与字搭配,可以观察孩子理解信息的能力 年龄:2-3岁 阅读:图片和文字的比例,尽量接近1:1的书,范例《歪歪兔系列》不同的主题,建议多遍阅读 说明:听得足够多的孩子,可以拿着书复述故事了,认知能力提升 年龄:3-5岁 阅读:少量图片搭配大量的文字,情节丰富的书,范例《神奇的校车》《不一样的卡梅拉》《中国神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绿野仙踪》等等 说明:这个阶段可以理解情节,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处境,还会发出疑问 年龄:5-8岁 阅读:几乎全部是文字的书,或者每个几页有情节配图,以文字为主的书,范例《昆虫记》《哈利波特》 说明: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类别,不局限于故事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要点是种类足够丰富
年龄:8-+岁 阅读:只要家里或者书店有的书,基本都可以看了 说明:阅读习惯基本形成,认知已经达到可以自己挑选阅读的书籍 上面这些跟年龄有关的建议,仅供参考。孩子在初期的发展过程中,有快有慢,重点还是家长根据评估孩子阅读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生命时报、妈妈帮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