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这个元宵节,你是不是拍了灯? 然后,一看拍出来的照片,是不是受了打击? 估计台词是这样的:哎呀,我这手机不成。 灯亮人黑,人亮灯曝。 但是,这真的是手机的问题吗? 要旅行君来说,这个锅,让手机来背,真是有点冤枉。 因为就算是相机来拍,依旧没戏。 光差比大的夜景,想平衡光线,除了拍RAW格式后期拉(太麻烦,需要一定技术),就只能倚靠部分手机的超级夜景功能(拍出来层次失真)。 那么,有没有既能拍好,又简单方便的招数呢? 有! 放心,这次旅行君说的不是APP,说的不是特殊机型。 而是靠构图取景来解决这个问题。 看一张照片: 当时的场景,其实是这样的: 这张照片使用华为超级夜景拍摄,暗部是拍出来了,但画面层次感很差,这样的照片,其实没有啥存在的意义。 那我在拍摄的时候,是怎么取舍的呢? “在保证高光部分曝光正确的前提下,利用构图,弱化因为光线不足而带来的缺陷。” 我观察到画面下方那根墙边的路灯,独自照亮一扇旧门。 而这只“兢兢业业”的路灯,也和那些为应景而设立的宫灯们形成巨大的反差。 那么,在拍摄时,我降低曝光(使用手机拍摄时,只需要点击你需要拍摄的物体,然后,向下拉“小太阳”)。 只保留两种灯的光线,而让周围其他物体都欠曝变黑,将两个不同的灯分别放置在画面的上方和下方,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极简的构图方式。 画面变得简单,主题变得简洁,让人一看就懂。 “花枝招展的无用着,兢兢业业的卑微着”,这张照片的解读,就变得有趣起来。 当然,不是每张照片都需要寻找到内涵的。 利用欠曝,来形成极简构图,线条感有了,就OK了。 看这张照片: 如果曝光正常,当时的场景应该是这样的: 是不是挺惨不忍睹的? 所以,我依旧选择了欠曝。 将主体放在画面的左侧,而右侧,靠一排红色的小宫灯作为引导线: 大面积的留黑,让主体不再欠曝,提高了画质,同样让照片变得简洁。 利用欠曝的方法拍摄夜景照片,非常容易拍摄出具有线条感的极简作品。 比如这张照片,照的是酒店前台的射灯和摆设: 而这种方法,拍人同样适用: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这类照片拍摄完成后,最后在后期一下,黑色部分追求“极致的黑”,这样画面才会显得干净。 就拿这张照片来说,现场其实还有别的灯光,因为是使用手机鱼眼镜头拍摄,人脚也被拍摄进来。 那么后期使用snapseed的修复工具,将其涂抹掉,就可以了。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