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打造智能化校园,对未来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出了什么新挑战

 昵称52580869 2019-02-2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同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也正式发布。其中,“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作为一个单独条目列出。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不仅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包括怎样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打造智能化校园。在可预见的未来3至4年发展关键期,对课程实施、教师素养,提出怎样的新挑战?

科学施策精准对接学生需求

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中,提出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教育治理新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等。

在上海,教育信息化无论是在校内、校外,还是教育治理、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云课堂”,自刚开始建校园物联网,采集学生学业、行为、生理等数据,让越来越多老师由原先的经验入手到现在真实数据介入,发现学生潜质,激发学习兴趣;中小学试点充满创新元素的“未来教室”,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打造全媒体交互空间,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创新体验;闵行教育信息化从探索“电子书包”,到如今建立包括活动中心、27所学校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等在内的校外大生态圈,让学生在“家门口一公里”可找到课外活动点,与学生需求精准对接。

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如何更为精准地对接教学需求,促进教育发展?上海市电教馆馆长、正高级教师张治说,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重在解决学与教的关系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等。“上海教育信息化本身起步早,基础相对较好,有先发优势,但也有早期建设留下的劣势,比如:系统的顶层设计显得滞后、老旧项目整合难度变大,所以需要从顶层设计系统整合的视角,科学辨证施策,找到突破口。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扬长避短,结合产学研融合机制、供给侧改革机制,综合‘管、帮、扶’相结合的理念,让教育信息化更科学、智慧。”

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牛菁说,对上海教育信息化实施多元化途径,更精准地对接学生需求,比如:联合高校向学生开放重点实验室、实践工作站,以更精准的平台为学生服务。

人工智能呼唤一体化系统纲要

在《实施意见》中,还提及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设立“智慧教育示范区”等。

“科技大篷车”开进幼儿园,让低幼儿童体验人工智能;在南洋高中,劳技课、拓展课引入机器人等课程,这样的新型教学,既有面向全体的普及教育,也有选修的跨学科实践应用,还有部分学生参与的研究型项目,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平台,提早适应未来……从云课堂到云录播,从人工智能到智慧校园,“AI”(人工智能)这个词对现今幼儿园、中小学生已不陌生。“但目前实施的课程,大部分以科技企业开发居多,有的大同小异、参差不齐,由熟悉教育的专家、老师开设实施的课程并不多,缺乏适合学生的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如何从小学到中学更好衔接,上海能否出台一个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学指导纲要,让课程体系更具系统性,激发学生思维。”牛菁说。

在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特级校长吴蓉瑾看来,从最初的摸石头过河的探索期,到逐步找到了门道,最新发布的文件提到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构建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对目前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综合评价等提出更高要求。持续激发兴趣、大规模因材施教、常态化应用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都需要去面对解决。

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师现代化

课堂不再只是“粉笔、黑板、课桌椅”等老三样,AR技术、人脸识别、谷歌地图,智慧课堂教学交互软件、学生行为智能分析系统、数字化多功能黑板等新技术,也逐渐进入上海教室。在学科教室、未来课堂等现代化的新型学习场所,倡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主学习、自由探究,对今后老师提升信息素养也提出新要求。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何培养能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未来教育的的合格教师?

南洋中学校长陈宏观认为,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师的现代化。当下,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很快,教师的现代化,与全社会终身学习的体系建设密不可分。学校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从教师先行,推动社会创新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信息化,不仅在课程里,还需要在老师的教育手段里增加信息化内容。吴蓉瑾建议,在关注教师高素养提升方面,帮助教师借力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了解每位学生、每步教学的成效,动态调整教学方案,尝试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流程再造,开展指向学生个体的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和教学改进研究。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培训,不能只依靠零散课程购买,还需要打破时空,将以人工智能、信息化教学作为教师培训手段,真正将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落到实处,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栏目主编:徐瑞哲文字编辑:徐瑞哲图片编辑:苏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