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孝光

 耕夫的图书馆 2019-02-25

简介


       李孝光(公元1285—1350),字季和,号五峰,元淀溪(今雁东乡田岙村)人。五岁时,从祖母学习《孝经》、《论语》,进而习古文诗词,并从天台方先生学习宋儒理学。应召前,一直在雁荡五峰山下云霞洞内读书著作,负名于当世,一时从学甚众,礼部尚书泰不华曾师事之。
  至正三年(公元1343),顺帝诏征海内隐士,应召进京。顺帝见其须眉苍白,举止端重,授秘书监著作。此后又数次召见。至正七年,顺帝与他谈宋儒理学,即进所著《孝经图说》,顺帝悦甚。次年,升文林秘书监丞。为报恩遇,拟就兴邦治国奏章,表未上而朝中换班,丞相去位,孝光也因老病谢事,以奉训大夫秘书监丞致仕。
       至正十年十月,南归途经同州时病逝。
       李孝光以文章负重名,当时曾流传“前有虞(虞集)、范(范棒),后有李(李孝光)、杨(杨维桢)”之说。乐府古体,刻意奋厉,不作庸音;近体五古,疏秀而有唐调;七古颇出江西派,而俊伟之气乃不可遏。散文创作,一反当时“搜猎破碎,剽盗灭裂”的文风,以矫健挺拔的风格,卓然自立。有《五峰集》流传至今。散文《雁山十记》,其纪事、文采实开后来雁荡游记之先河。其中《始人石梁记》、《暮入灵岩》、《龙湫记》诸作,瑰伟雄浑,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雁山得名、开发之史实及掌故、传说等等,在所作《游灵峰洞记》、《灵峰二奇记》、《雁名山记》中均有所记述,为后人提供元以前雁荡山的概貌与史料。著作《春秋述始》、《孝经图说》等,久佚。

世系表


李指洙
    │
李念祖───李仝祖(孝光)───李全祖
 
 

诗文大家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字季和,号五峰,乐清淀溪(大荆镇淀岙村)人。《元史》说他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不仅“负名当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建国后的大中学校的文科教材,还选用了他的《雁荡十记》中的《龙湫记》和《始入雁山观石梁记》两篇文章。
       淀溪李氏,是宋真宗时丞相李沅的后裔,但李沅不是迁徙始祖。迁徙始祖是李旭祥,曾中过秀才,为了谋生而漂泊江湖,往返于合肥与东瓯之间,见淀溪山川秀丽,遂于宋仁宗景祜年间(1034—1038)从合肥迁入定居。至李孝光时已是第六代。他的祖父名寅翁,是一个教书先生;祖母徐氏,通晓书史,并长于诗词。从祖父景阳公,与文天祥同中进士,但不愿做官,曾积极支持文天祥起兵抗元。父亲李实,年幼举为神童,懂五经奥义,元兵南下时,背着老母亲逃难,乡人称他为李孝子。
    李孝光从五岁开始就跟祖母学习《孝经》、《论语》和《孟子》等儒家著作;六、七岁时又学习《尚书》、《诗经》及古文词等知识。后来还从天台方先生学习朱熹的理学。他年幼时便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和“兼济”、“独善”的处世态度,并打下了诗文写作的坚实基础。
       他在至正三年(1343)应诏之前,基本上过着“独善其身”的隐居生活。他在雁荡五峰山下白云舍(即今之云霞洞)内埋头读书和写作。由于学问渊博,诗文卓越,因而各地远道前来向他求教的人很多,《辍耕录》的作者陶宗仪作过他的弟子,连当时很有地位的行省泰不华也拜他为师。此外,他还爱好寻幽访胜,曾登临天台,探视禹穴,济渡钱塘,游览西湖、三吴各地。匡庐、少室、泰岱、嵩山和恒山等地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不少山水诗就是在游览各地名胜时写下的。他在各地游览逗留的时间不长,他的极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乡五峰山下度过的。虽然经济不宽裕,仍积善行乐,十分好客。有时把亲友馈赠的礼物,也拿出来济贫救急,因此颇得乡邻们的敬重。
       他的大部分诗文都写于至正之前。其中《春秋述始》是他的成名之作。侍御史郭干卿曾在朝廷上推荐这部著作,从而李孝光的名声便在士大夫中传扬开了,并得到朝廷达官贵人的器重。《孝经图说》也是这个时期写成的。与众多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著述的命运一样,这两部书也早已为时代的潮流所淹没,只留下个书目。
       朝廷为了笼络人才,决定诏征“海内遣逸士四人”,李孝光便是其中的一个。这大约和郭干卿、泰不华等人的举荐有关。应诏时间在至正三年(1343)十二月,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以奉诏进入朝廷,有可能实现其“兼济天下”之志,故于翌年四月前往京师报到。顺帝在明仁殿召见了他,授以秘书监著作的官职。此后,他还受到顺帝多次召见。至正七年(1347),他在宣文阁和顺帝谈论宋儒性理之学,并进呈《太极图说》(或即《孝经图说》),甚得顺帝欢心,随即提升为文林秘书监丞。随后,他还准备了一份议论如何治国兴邦的奏章,可是很不凑巧,奏章还没有送上去,恰碰到朝廷换人,两丞相去位,加之自己年老多病,只得辞职南归。至正十年(1350)十月,病逝于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途中,享年六十六岁。
       李孝光在顺帝身边呆了六年左右时间。因为此时元统治日趋没落,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纵有“兼济天下”的大志,博古通今的才识,也是无法施展的。在政治上,他并未留下什么值得称颂的业绩。他的真正贡献是在文学创作上。
       李孝光的诗文作品,单行的有二卷本的《李五峰诗词》、一卷本的《五峰词》和前面提到的两本书。再是合集,《元史》说他“有文集二十卷行世”,可惜在明代时便已失传。明弘治十七年(1504)凤阳钱杲在任乐清知县时,因喜读五峰的作品,悉心搜集李孝光的遗稿,后来当地一个叫周伦的书生把所藏的李孝光的诗文献出,钱于是编其类次,然后刻印成书,共七类,不分卷,叫作钱杲本《五峰集》。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对钱杲本作了些加工,编纂了一部六卷本的《五峰集》。后来,如皋冒广生在温州做瓯海关监督时,关心永嘉乡邦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于已卯(1915)秋,编纂了一套《永嘉诗人词堂丛刊》,其中就包括木版刊行的《五峰集》在内。这个集子对钱杲本作了较大的补充校刊,分为十卷,又“补遗”一编,算是较为完备的一部。而最为完备的一本,则要算二○○五年刊行的温州文献丛书《李孝光集校注》(下称《校注本》)。校注者为陈增杰教授。他以冒刻本为底本,并杂采众书及碑志、谱牒等相关资料,共缉录文二十六篇,诗七百零五首,词二十二首。其数量均超过前述的几本集子。同时,对作品重加诠次,合编为十五卷,面目为之一新。此外,《校注本》还增辟了“附录李孝光研究资料”,包括“佚文佚诗目、佚著目”,“传记、轶事、古迹”,“序跋、书录”,“酬赠题咏”和“诸家评论”五个部分。从而可知,《校注本》无疑是当今最完备的一本李氏著作。
       《五峰集》中诗词占大部分,计有七百二十四首。当时和他交游唱和的诗人中,知名的有虞集、张雨、萨都剌、杨维桢等人,对他的诗文都极为推崇。张雨曾推许他的诗超过建安、黄初的七子、三曹(见《句曲外史贞居先生诗集》卷五《寄季和》),这未免有些夸大,却并非毫无根据。杨维桢平日就以他为知音,曾说:“善和余者惟李季和,季和死,和者寡兮。”杨维桢还在《鹿皮子文集序》中举他为元文四大家(姚燧、虞集、吴澄、李孝光)之一。当时,人们还以“前有虞(集)范(椁),后有李(孝光)杨(维桢)”的说法,称道他的古诗歌行。这些都表明他在当时的文坛上有较高地位,这种地位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改变。明代中叶,为他编辑集子并且撰写序文的钱杲曾记述了这样一个情况:“予尝试春宫,会天下士于京师,或论诗家风格,未尝不以五峰首称。”后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他的诗也作了肯定。说他处在当时诗歌绮靡之风盛行的情况下,却能作到风骨遒上,力欲排突古人。又说近体五言、乐府古体疏朗有唐调,七言出入江西诗派,而俊伟之气自不可遏。
       李孝光葬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九月,原墓在淀岙村西柚树岭的南面。今墓为清道光十六年(1836)八月重建,位于柚树岭北面山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