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仙境.梦幻三清

 qingsong9 2019-02-26

人间仙境.梦幻三清

原创
查福春
2018-11-18 阅读5189

家门遥望对三清,每见霞晖落玉京。

难奈十年思念苦,再登崇岭赏奇峰。


巉岩断壁修天路,疑到云巅又有松。

俯瞰山川环秀壑,五湖四海俱联通。  


神女盼夫天有泪,郎君应在返程中。

出山巨蟒迎风立,浩翰烟波过九空。  


老道听闻逢盛世,琵琶一曲奏新声。

杜鹃花海心帆动,五月相约共举登。


照片拍摄于2010年9月15日。

我家门口遥望三清山


大量图片在文章之后


三清山——三十年前的回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最美的山。请容许我固执地以为,三清山是最美的一座,甚至都没有之一这两个字。因为三清山确实很美,美到我痛恨自己没有学到足够的文字来形容,至少在我见过的山里面毫无疑问是最美。再一个三清山是我家乡的山,站在门口就可以看到高峰耸立,云雾穿梭其间。

小时候,妈妈准备在第二天晒谷子玉米,或是晒红薯干粉丝之类,总会叫我跑到门口路上,看看是否能看到三清山,山上是白云,还是乌云,以判断第二天的天气。

那时候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攀登三清山。但听到了很多关于三清山的传说。据说去拜菩萨登山是不会累的,也不必担心摔跤受伤。山上有无所不能的神灵,包治百病。妈妈说,她住在小叶口时,每年的八月间,会有浙江江山方面的香客,三步一拜地前来三清山烧香,路上要花七八天的时间。随身带着草蒲,每逢一个拐角,就跪下往三清山方向叩拜。其虔诚之心深深震动了我。大概人们向往的就是美好的生活吧,现在的人们同样如此,只不过心中的精神支柱不一定是山上的神仙。

  我们邻居曾有一位妇女一直身体不好,后来丈夫带她去山上的三清宫里住了一个月。每日清风明月,素食山泉,身体大为好转。人们以为是神仙显灵,也不是没有道理。纯粹的大自然总是更有利于身心。现在的人们,更加向往到清绝尘嚣空气清新的地方居住,只是不一定能达成目的。

1987年,初三的上学期,农历七八月间。周六下午一点多钟,老师宣布不上课了,布置了作业,给每位学生退回了5块钱上学期多交的学杂费,我们就可以回家了。我和另三个同学,很自私地不想回家把钱给父母,也想逃避这一天半的砍柴任务。当然更多是出于对三清山的向往,于是几个人直接就去了三清山玩。步行十五里,再搭了十里的中巴车,就到了三清山脚下。很有计划地在山下吃了一碗面,又买了些面包之类,以免在山上没有足够的钱去吃饱饭。当时的游客中心还是一座两层的砖瓦房,有不少外地的游客在玻璃柜台买东西。景区的食物总是比家里的小店要更丰富些的,那色彩鲜艳的水果罐头很是让我们垂涎。当时已接近下午四点,我们顺着山路开始登山。陡峭的石阶还算比较平整,比我们砍柴的山路好了太多。一路小跑,很是欢快。

一座座山峰,如翠笋拔地,如万笏朝天,如金钟罩顶,满山的绿树,流动的白云,松涛如海,泉响如琴。更有松鼠等小动物四处穿梭,机灵敏捷。虽然从小山间长大,却从未见过如此美妙的景色。欢歌笑语,奋勇攀登。

半路上第一个关卡收了我们每人八毛钱的门票。第二个关卡已经接近风门的位置了,天晚了无人值守,我们窃喜省了五毛钱的门票。两个关卡分属玉山县和德兴县,分别收钱。这种境况不久之后就没再发生了。

百步岭,千步岭,风门,难不倒我们这群矫健的少年。风门的风果然是不同凡响,呼啸而过,震耳欲聋。路边那久有所闻的姐妹松,令人沮丧地枯萎了,只剩枝干迎风而立,却也是英姿疯爽。

到达三清宫时,已是夕阳西下。三清宫一带地势稍见平坦。四周的松树更见虬劲如盖。绕着四周转一圈,在宽阔的石坡上坐着,看遥远的地方,猜测哪里是自己家的村庄。天渐渐暗下来了,空中星辰闪烁。又观赏了丞相陵园龙虎殿等景观。三清宫里火光时明时暗,数排的木板小房,有卖吃的,有住宿的。我们四个人买了二瓶的龙泉汽水,吃了点山下带来的食物,选了个避风的石岩下,就在那坐等天明。估计四个人聊了半夜的人生理想吧,全然忘了。伙伴们睡着的时候,我往四边一看,到处是姿势狰狞的石像,罗汉观音之类的。动荡时代被砸得缺胳膊少腿,断头的更为多见。

半夜三点来钟,又开始接着登山。要登上玉京峰,还得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要到绝顶上看日出。依然是陡峭的石阶,苍松左右林立,甚至于路中挡道。登山的人已经不少了,天逐渐放亮,我们上了十几个小时的山了,这时候才开始欣赏到三清山的风光。

有一些城里来的游客,身体已经不支,互相搀扶着。有情侣一起的,姑娘坐于地下,嚎啕大哭,小伙子手足无措,最终还是顽强地登到了绝顶。

东方的天渐渐红了,太阳似摇晃的明镜,喷薄而出。苍茫的大地犹如大海,远无边际。这是我看到过的最美,最大的太阳。玉京峰边上的蓬莱三岛,美得叫人不敢相信。环顾四周,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点缀着苍劲的青松。千沟万壑,深不见底。疲劳至极的人们,抖擞了精神,发出阵阵赞叹之声。

  云雾四起,汹涌而来。时而排山倒海,似浪潮澎湃,让人分不清是云是雾,是山峰是云峰。时而柔如头巾轻盖山顶,时而轻如玉带环绕山腰,久久不去。时而飘到我们脚下,似乘云驾雾。忽而云开雾散,万道金光照耀,流光溢彩。后来数次登山,因为不是早晨,从未见过这般景象。

由于露宿一夜,同行的伙伴有两个身体不适,急于下山。下到风雷塔时,请照像点帮我们照了几张照片。黑白的相片,后来寄给了我们,也许现在没有人保存到吧。每人携带的五块钱已经所剩无己。下山换了另一条路,更为险峻。于深谷中穿林而下,双腿发颤。一路的风景自然是目不瑕接。山涧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但饥肠辘辘,没有多少心情去欣赏。几个人发誓以后工作了,赚钱了,好好地再来玩一趟。住在山上的旅馆里,大方地吃饭,好好地游览。再带个相机,留下美好的风景。

一起登山的另三位同学是吴胜为、张子亮、王义文。我们回到家中,父母并未责怪。只是埋怨说应该回家带厚的衣服,山上的夜晚那么冷。还得多带几块钱,不能饿肚子。

再次登三淸山就是1995年夏天了。陪我大外甥和他的几个大学同学爬了一趟三清山。依然是步行,门票涨到了16块。没有露宿,几个人在一个木屋里挤了一夜。但这回没有登上顶峰,第二天转了几个景点就下山了。

然后就是2010年了。三清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修了上山索道,直上半山腰,再沿环山栈道平行游览。轻松了很多,也能看到三清山多数的景点。自己有了照相机,可以随心所欲地拍照。女神峰、巨蟒出山、观音听琵琶、老道拜月、神龙戏松、三龙出海、玉女开怀等等维妙维肖的奇观,依次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每一次登上三清山,都感觉是不一样的景色。每走动几步,又是一幅不同的画卷。三清山美得没有边界,就连照片,都舍不得随意裁掉边缘。感叹大自然的无私馈赠,让我们能看到如此雄奇梦幻的三清山。

但我的心里,还是想徒步再登一次三清山的,更想再登一次顶峰,领略那四望无尽的风光。坐缆车上去,轻松了很多,但必然错过了半山的风景。接近山顶的位置,奇石、秀峰、苍松、云海自然更为壮观,但山谷里的如花似锦却无法看到了。还有那壮观的瀑布,明澈的溪流,也只有徒步才可以欣赏得到。另外,想要看到三清山的全天候美景,四季还得各登一次,尤其是春天的杜鹃花海,姹紫嫣红,冬天的雪压青松,银装素裹。三清山的每一个角落,我都想在那静静地坐上半天,感受那无边的美景,和那带着甜味的清风,听那松涛阵阵,看那晚霞满天,百鸟归巢。享受那凉风习习,满天星斗。

也许就是下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三清山,我一定会再来的。

以上四张杜鹃花的图片为朋友手机拍摄。杜鹃花在晚春至初夏开放。

  看各地的朋友很喜欢三清山,深受鼓舞。再增加些其它季节所拍摄的三清山风景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