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养成自学能力的关键

 广西梁建闻 2019-02-26

学习能力养成的基础阶段重在训练写作。老师会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准确理解、清晰表达、深入分析、综合运用”四个阶段设置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改进提高。通过两个多月“梳理思维线”的练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准确理解”的核心要点与操作方法。改掉了之前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习惯,在动笔之前先要把事情本身分析清楚,然后再根据受众的需求合理安排表达方式。

除此之外,他们在面对身边海量的讯息时,不会再像原来那样被别人牵着走(喜欢的认同,不喜欢的排斥)。而是能抽离出来冷静的想一想“哎,通过这些言辞作者究竟在盘算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传达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我会被吸引?跟我一样被吸引的人有什么共同的特质?等一些列问题。”而这恰恰是思维训练的基本功。

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学习就转入到“清晰表达”的环节。然而正当所有同学跃跃欲试,准备迎接第二阶段新的学习内容时,老师的一道问题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准确理解”之后要安排“清晰表达”?

大家:啊……(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大家有点不知所措)

师:看你们的表情应该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吧

众摇头。

师:那得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第二阶段,甚至关系到整个学年的学习效果。

大家半信半疑的看着我。

师:还记得开学第一课的“验货”吗?为什么当时我们花了那么长时间来强调验货的重要性?(如何引导并驱动学生深度思考——给新生的第一堂课(上)

小誉:因为要为自己负责,不能被老师忽悠。

师:很好。对于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你们觉得有价值吗?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价值很大。

师:看大家那么信任我,好像已经放松警惕了。接下来我会不会因此而懈怠,随便安排后面的课程应付你们呢?

小通:经过半个学期的相处,我觉得朱老师很有责任心。所以出现糊弄我们的情况微乎其微。

师:微乎其微不代表没有这种可能,而一旦教学安排不够合理,吃亏的还不是你们。因此,是不是检验一下才更为妥当和安心呢?

大家边笑边点头,觉得老师只是在开玩笑罢了。

师:很感激大家对我的信任。作为老师,我会尽全力不辜负大家对我的认可。不过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如果你们完全依赖老师,哪怕这个老师是你信任的,都不叫自我负责。

大家有点不理解,一脸疑惑的看着我。

师:任何人都可能犯错,可能出现懈怠或自满。如果大家时刻保持一颗“检验”的心,不断询问我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学习内容,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如果给不出让人信服的理由,你们还要“退货”。

试问,作为老师我还敢不敢懈怠,敢不敢自满?我会不会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警惕,不断自我提升,力争把教学安排的尽可能完善。

大家表示认同。

师:可惜现实状况是,你们很自然的准备接受我的第二阶段课程了。没有任何人思考背后的原因,更没有任何人向我询问或质疑。

因此,你们的做法相当于把自己的前途完全寄托在老师身上。万一老师懈怠了,自满了,犯错了呢?

相反,如果你们思考了,询问了,检验了。实际上就是在争取身边的一切资源都成为自己的推动力量,而不是制约的力量。

很多同学倒吸了一口气,认为老师的点拨非常重要。开学第一课的“验货”虽然历历在目,但是还没有把背后的精髓理解透消化掉。

师: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作为学习能力养成班的一员,如果大家一直都处在“老师安排我执行,从来不想为什么”的状态里,根本达不到“能够自学”的最终目标?

大家点头表示认同。

师:“能够自学”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愿意执行。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专注于老师布置的任务。

这一点大家基本上已经做到了。虽然第一个月个别同学还有出现开小差的情况,但是第二个月大家的心思基本上都放在了学习上。

第二阶段——自我管理。能够根据目标自我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内容,并主动寻求各方面资源的协助。

这一点大家还远远没有达到。两个月来各位更多的是在扮演“乖乖仔”。如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算成绩再优异,一旦没有老师为大家负责了,情况会怎么样?目标感强的人会空有一腔热血但不知道该如何一步步朝目标前进。目标感弱的人则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一旦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保障,很容易随波逐流前功尽弃。

有些同学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有些同学则陷入了思索。

师:其实,真正有自我负责意识的学生来清云之前就会思考“准确理解、清晰表达、深入分析、综合运用”这四个阶段究竟是什么意思?学习重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要按这种顺序来学习?这跟“学习能力养成”有怎样的关系?等各种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过程中他们会不断跟老师进行相关的交流探讨。因此,他的学习便是主动获取而不是被动接收。除了学到课程本身的内容之外,最大的收获是——他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开始学习教授者的思维方式了。可以预见到,他们在离开时就会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像现在老师安排学生那样合理的安排未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听到这里,大家的眼睛开始发亮了。

师:就算大家暂时还做不到上面的状态。最起码的,在第一阶段学习结束之后也应该要追问——为什么老师接下来会安排“清晰表达”?该阶段和上一阶段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然后带着自己的答案主动找老师求证,而不是像今天这样等待老师问自己。

小遵:我感觉这有点像从老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只需要做好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任务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

师:非常正确。转换立场,把自己放在老师的位置来思考,这才是养成自学能力的关键所在。

小江:是的。只有我们自己能当老师了,才有能力教育自己。否则永远都需要一个外在的老师。

师:很好。不但如此,作为老师也需要从校长的维度来思考。作为校长则需要从整个教育领域的立场来思考。当我们能够超越自身的局限,从更高更广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不仅可以更为清明和高效的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同时也铺平了未来前进和发展的道路。

大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师:为什么要回答问题已经说完了,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第二阶段要安排“清晰表达”?

小晴:我觉得清晰表达是基础。如果这个学不好,后面的像深入分析之类的就算你能够分析的很深入也讲不清楚,还不是白搭。

师:如你所说,我们应该把“清晰表达”放在第一阶段才对,难道不是吗?

小晴:(感觉哪里不对劲,可一时也说不出来)

由于之前没有这样想过,一时间没有很好的思路。接下来几位同学的发言也站不住脚。

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准确理解、清晰表达、深入分析、综合运用”这些概念是在我的招生信息中提出的。它们属于表达逻辑还是思考逻辑?

众:表达逻辑。

师:那么相对应的思考逻辑是什么呢?换句话说,透过这些词语背后所暗含的是一种怎样的教学体系?

大家继续思考。

师:回想第一阶段的“准确理解”,实际上我们学习的是“梳理思维线”。也即是学习别人是怎样构建逻辑体系的。那么顺着这个思路,接下来应该学什么呢?

小歆:学习别人是为了提高自己。按照这个思路的话,接下来是不是应该学习如何构建自己的逻辑体系?

师:答对了。用最为简洁有力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逻辑体系,这就是“清晰表达”的核心要点。之而所以放在第二阶段,是因为一开始大家还不知道怎么构建自己的逻辑体系,因此首先得向优秀者学习。

小雅:原来如此呀。那么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思考——第三阶段该学习什么呢?

师:很好的问题。快想啊?

小奕:老师之前提到“深入分析”阶段重点学习的是批判性思维。但是这跟第二阶段“构建自己的逻辑体系”有什么关系呢?

师:你对自己构建的逻辑体系有信心吗?

小奕:什么意思?

师:你的逻辑体系会不会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体系?

小奕:不太可能?

师:怎样才能逐步趋近于完美?

小成:不断发现漏洞并改进问题。哦,我知道了!批判性思维就是学习如何找到自己漏洞的。

师:是的。深入分析的前提就是要找到漏洞,不然又如何深入下去呢?因此,第三阶段就是通过学习批判性思维来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小丹:什么?我还以为批判性思维是发现别人问题的。

师:这种观点正是一般人对批判性思维的误解。很多人觉得批判性思维就是挑刺、抬杠、找茬,因而持否定态度。实际上,批判性思维在西方一直备受推崇。也是精英教育体系里的重点训练项目。

简单说,它会让你具备一种意识和能力——辨别各种观点的真伪进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因此,批判性思维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别人,更不是为了跟别人吵架。而是为了批判自己,否定自己,进而找出自己思维体系的问题和盲区,为下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打好坚实的基础。

小成:这么说,第四阶段就是要“完善自己的逻辑体系”了?

师:正确。第四阶段的“综合运用”就是要通过各种情况的实操来不断的检验和完善自己的逻辑体系。

听到这里,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安排的四个教学阶段背后居然是由一条清晰完整的思维脉络贯穿始终的。

师:通过上面的讨论,相信大家不仅理解了四个教学阶段如此设置的原理,同时对上一阶段“表达逻辑”和“思考逻辑”的实际应用也有了更为真切的体会。

实际上,“准确理解”、“清晰表达”、“深入分析”、“综合运用”只是文章中的表达逻辑。与之对应的思考逻辑分别是:

学习别人的逻辑体系;

构建自己的逻辑体系;

批判自己的逻辑体系;

完善自己的逻辑体系。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从学生立场转换到老师立场。不要只想着怎么学,还要想为什么要这么学,更要想老师是如何想到应该这么学。这才是自学能力养成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清晰表达”的学习……

 后记

   虽然学习能力养成班的基础阶段重在写作。实际上通过上面的讨论大家可以看出:写作只是外在的手段,内在着重训练的是如何构建并完善自我的认知体系。这才是学生应对未来复杂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