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钩细线更容易上大物 自然水域里的野鱼,特别是大物级别的野鲤,警惕性高,吃食谨慎,小钩细线具有较好的隐蔽性,而粗线大钩的隐蔽性明显要比小钩细线差多了。同时小钩上饵不挡口,鱼毕竟是鱼,最终抵不住钓饵的诱惑。所以小钩细线更容易遇到大物。 而如今随着钓具、钓技的不断改善和进步,越来越多的钓友热衷于使用小钩细线,在钓小鱼的同时,还顺带挑战大物,并屡屡得手,其过程十分刺激。正因如此,线是越用越细,钩是越用越小,线钩的使用甚至小到了极限。
小钩细线拉力值有限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小钩细线并非屡试不爽,甚至切线脱钩跑鱼的要远远多于拿鱼上岸的,因为小钩细线所能承受的拉力又是有限的。这里以0.6号子线为例,如果说1.5千克的鲤鱼是大物,在一般情况下,应付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兼钓0.5千克的鲫鱼就更不用担心了,但是两三千克的可以吗?甚至还会碰到更重的大物,能应付吗?这些都是未知数,谁也说不准。 我们在野外钓鱼时,心中要有自己的判定,要大致明确自己所垂钓的水域里可能会出现的大物种类、个体的大小,并以此大致划分一个界限,比如说0.5~1.5千克重为第一个级别,1.5~4千克重为第二级别,4~6千克为第三个级别,6千克以上为第四个级别,依次后推。这样划分的目的是要达到在实际作钓时有的放矢,并以此为依据在大致界定的范围里合理搭配线组。
鲫鲤兼钓的线组搭配思路 小钩细线的优势和缺点很明显,“想钓鲫鱼,又想钓鲤鱼”,但“子线过粗钩太大,害怕影响鲫鱼入口;子线偏细钩偏小,遇上大个体鲤鱼又担心切线脱钩”,怎么办? 一要根据鱼情来搭配线组 有两种情况可以确定,一是鲫多鲤少,二是鲫少鲤多,因此我们就做两手准备。 在鲫多鲤少时,应以主钓鲫鱼为主,以兼钓鲤鱼为辅,主攻对象要有所侧重。这时候不经意前来造访的鲤鱼多在第一个级别之间。不出意外,以1.0号主线,0.6号的子线、4号无倒刺袖钩这样的线组可以应对1.5千克左右的鲤鱼,同时也可以轻松钓上鲫鱼。我在3月春钓时,用得最多的就是这样的线组。 如果鱼情出现了变化,有第二个级别的鲤鱼进窝了,应当机立断更换线组,用1.2号主线、0.8号子线、5号无倒刺袖钩,可以减少跑鱼。保守起见,可采取折中方案,一开始作钓时,以1.2号主线不变,根据鱼情只变换子线,即在0.6号、0.8号、1.0号之间换动,这样的线组亦能达到鲫鲤兼钓的目的。以我个人之见,此时要坚持既定的打法,不宜频繁更换原定的线组,先用小钩细线再换大钩大线效果肯定受影响。这时候还要放松心态,不要期望值太高,万无一失不可能做到,上鱼更快乐,跑鱼不沮丧,享受过程最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