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寅恪与鲁迅曾是同窗、挚友,一方成民族魂后,他们为何再无往来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9-02-26

大学问家、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是首屈一指的近代奇人。

陈寅恪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诗人,祖父陈宝箴曾是湖南巡抚,因出身名门、学识过人,他一度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除以上两个别号外,陈寅恪还被称为“盖世奇才”、“最好的教授”、“太老师”、“一口准”、“活字典”、“活辞书”等。

在这些别号里,最有名的大概是“三无学者”这一别号了。

“三无别号”指的是无学历、无著作、无名望,这个别号的由来背后,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小故事。

清华大学国学院刚刚成立时,当时已经名气过人的梁启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做国学教授。曹云祥于是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

梁启超答曰:

“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

曹云祥听完后很有些吃惊,但他紧接着问到:“他有没有著作?”

梁启超看向曹云祥道:“也没有”!

曹云祥面露难色,他很不明白梁启超为何会向自己举荐这样一个既没学历、又没著作、还没名气的“三无人士”。

中为陈寅恪

让曹云祥没有想到的是,不等曹云祥再接话,梁启超就被他怀疑的表情惹怒了。他冲着曹云祥大喊到:

“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曹云祥听完后愣住了,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被梁启超的话说迷糊了:几百字就能比梁任公的等身之著作还有价值,这当真不是玩笑话?从梁启超坚定的眼神里,曹云祥已然确定,这个陈寅恪绝非等闲之辈。

随即,曹云祥便破格聘请了陈寅恪为清华大学的国学教授。

相比梁启超对陈寅恪的评价,对陈寅恪学问等评价更高者比比皆是。

梁启超

曾任北大校长的傅斯年曾在谈到陈寅恪的学问时说:“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国学大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的吴宓则在公开评价陈寅恪时说:

“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一个没有学历的文人为何能得学界如此好评?答案从他的留学史中,便可窥见一班。陈寅恪虽未拿任何文凭归国,但他在国外留学期间所学、和所得却绝非普通人可比。

相比留学期间谈着恋爱写着诗的徐志摩等,同是留学生的陈寅恪显得分外另类,他在留学期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学问。

陈寅恪的研究学问与一般人的研究还很有区别,为了能尽可能多地学学科知识,他主动放弃了博士等的攻读,原因是:读博的话,两三年内会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真正的学问家陈寅恪研究学问从来不拘于一虞,为了能尽可能地多学,在长达16年的留学生涯中,他辗转多国,学科无数,光是他留学的学校就足以惊呆当时和今时的众人,请看一览表:

1902年,12岁的陈寅恪以自费生留学日本;1910年再次自费留学,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1918年7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梵文与巴利文,兼及印度哲学与佛学;1921年二赴德国,仍入柏林大学,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学习中亚古文字、蒙古语......

普通人,光一个学科的学习就够头疼脑热了,而他却攻克了无数学科。最重要的是,陈寅恪的学习,从来只为做学问,而不为学历文凭。

16年专心学问不言其他的陈寅恪学成归国时,别的不说,光语言就已精通22门。

大约,只有真正钻进学问里的人,才能做到如此吧。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陈寅恪极其低调,他不仅从不宣扬自己,还从来低调处世。

陈寅恪在他的《韩柳堂集》中说到自己家族时,写到自己祖父任湖南巡抚(类似今日省长)时,写得竟是“仅得小省”。

这样的低调,怎不让人钦佩!

陈寅恪低调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他的“誓不为官”上,以陈寅恪的学问和素养,要想在乱世谋个一官半职绝非难事。但陈寅恪偏不入仕,为此,他不止一次地拒绝权威的邀请。

1954年,国务院派特使去广州迎接陈寅恪回北京出任要职时。面对这在旁人看来是“大好事”的邀请,他竟以“贪恋广州暖和”和“从来怕做行政领导工作”为由,拒绝赴任了。

凡尘的有些人、事就是这般奇怪,别人挤破脑袋想要的,却偏偏有人不屑。但只要探究根本,这些看似“怪异”的行为便很可理解的。抛开性格低调因素不说,陈寅恪的不肯从政也是如此。

陈寅恪低调表现之一“不肯从政”的背后原因,还得从他的祖父说起。

1898年,戊戌变法这年,陈家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便是陈寅恪祖母辞世;第二件便是祖父陈宝箴与父亲陈三立均被革职。这头一件算是意外,这第二件就只与时局有关了。

两人被革职后,还被宣判“永不叙用”。

这以后,陈宝箴便带着举家离开长沙回了南昌老家。两年后,陈寅恪祖父陈宝箴抑郁而终,父亲陈三立此后一度寄情诗词。

大起大落间,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写下了大量借物抒情的诗词,这些,都深深影响着后来的陈寅恪。小小年岁的陈寅恪便开始懂得:陈家的大起大落,皆是政治惹的祸。

这一切,都为他以后不肯从政埋下了伏笔。成年后,陈寅恪曾公开表态说:

“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

在陈家因政治灾祸而沉浸悲痛中时,年仅12岁的陈寅恪便离开故土踏上了游学的征程。

有意思的是,多少也正因为可以回避政治和低调的缘故,陈寅恪后来竟与挚友鲁迅永久性“断了来往”。

鲁迅与陈寅恪同是民国时大人物,两人不仅曾是同窗好友,还曾因交往密切而一度被世人称作“二杰”。

鲁迅存世的日记中,曾无数次提到陈寅恪,足见其对他的特殊性。

另一能体现两人关系不一般的是:鲁迅一生嘴里笔下骂人无数,下至小小编辑,上至将军元帅总统,亦或自己的好友、恩人,只要看不过眼,没有他不骂的,但他却唯独没有骂过陈寅恪兄弟。

鲁迅对陈寅恪的特殊与两人之间的特殊缘分有关,同时,它也与陈寅恪和鲁迅对学问的同样严谨有关,两人之间的交往,颇有英雄惜英雄之感。

上文讲到陈寅恪曾在12岁这年前往日本留学,正是在这期间,弱冠之年的他结识了一生挚友鲁迅。当时的他与年21岁的鲁迅同船,鲁迅此去,是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

从年龄上来看,相差9岁的两人不太可能有太多的交流。但因为陈寅恪哥哥陈衡恪是鲁迅同窗好友加之当时带队督办是陈寅恪大舅的缘故,鲁迅不可避免地格外留意到了这个12岁的天才少年。

到日本后,他们两不仅同在建校不久的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还被安排同住一舍,朝夕相处。这段时间,持续了整整两年。

回国后,鲁迅与陈寅恪在一次叙旧中不无称赞地说:

“你们兄弟均如此,读起书不要命,过目不忘又天资聪颖。”

言语之间,满是称道。

而陈寅恪则毫不避讳地揭了鲁迅的短,说他在日本时经常逃课专门找一些外国的小说看,一只眼睛只盯着文学。

谈话间,鲁迅称陈寅恪为“贤弟”,而陈寅恪则称鲁迅为“树人兄”。

陈寅恪回国之初给蔡锷做秘书时,鲁迅就经常去他家找他和哥哥陈衡恪。鲁迅的书《域外小说集》第一、第二集,还有《炭画》一册出版后,他还专程将书拿来请陈寅恪看。

两人互串门子时,不仅互相聊聊学问偶尔还会叙叙旧。陈寅恪曾在一次和鲁迅谈话时坦言,自己受鲁迅影响极大。而鲁迅与在谈话中说,一早他就料定小小年纪的陈寅恪前途不可限量。

陈寅恪从蔡锷将军府辞职时,鲁迅还专程前来为他践行。

此后,两人的交往也一直未断。但这样紧密的交往,却突然在陈寅恪再次出国后发生了巨变:鲁迅依旧经常提起陈寅恪,可陈寅恪却再未提及鲁迅只言片语,甚至刻意回避鲁迅。

关于陈寅恪突然与鲁迅断了往来的原因, 世人的猜测是:陈寅恪刻意回避政治,可鲁迅却走上了用笔革命的道路,这直接导致了陈寅恪对鲁迅的疏离。

也有人认为,这和陈寅恪的低调为人处世有关。当时,鲁迅已经名扬天下,他甚至还被称作“民族之魂”,低调的陈寅恪怕与“火热”的鲁迅往来会“惹火”上身,于是断了往来。

陈寅恪与鲁迅交往的细节可看出,鲁迅对陈寅恪的学问和人品都极为敬仰。

能让素有“批评家”之称的鲁迅有如此好评,想来,陈寅恪的学问和人品的确过人。

然而,这样一位300年仅此一人的学问家,却在晚年瞎了眼,这真真是天妒英才。

令人钦佩的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依旧在妻子的支持帮助下继续研究学问,阐发他的“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