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树黄叶病的防治要做到位,因地制宜!

 汉茂油桃 2019-02-26

来源:桃产业联盟 王万魁


桃树黄叶病的防治要做到位,因地制宜!

这里主要讲的是缺铁、锌、镁等元素的生理病害。黄叶病的发生主要表现为叶脉是绿色、叶肉是黄色,先发生在嫩稍部,严重时整株叶片发黄不长,顶梢叶片丛生、小、发白、顶尖枯死,严重的影响光合作用,对桃树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黄叶病己经防治了多年,社会上采用方法很多,中农乐也讲了些治疗黄叶的技术措施,有些彻底根除了,有些只治标不治本,过了2~3个月又黄了,而且一年比一年重,最后,只能拔掉。对于这种情况,必须要从基础做起,预防为重,找出病因,对症开方,可达到标本兼治,彻底解决运城区域和其它地方有黄叶生理病害(其它地方可参考)。

桃树黄叶病的防治要做到位,因地制宜!

桃树缺铁叶片逐渐变黄

一、发生黄叶病主要问题有两种:

1、土壤中pH值含量高是主要原因。北方土壤大部呈碱性,运城处于山西的最南端,属运城盆地,中条山下盐湖延绵130多平方公里。平原地域、低凹处pH值都在7.6~8左右。鸣条岗、丘陵一般呈中性土壤。好些地下水属咸水。只要水咸必然pH值含量高,因为盐碱不分家。碱性超过7.6以上都不利桃树的生长,碱性过大容易把土壤中的矿物质铁、镁、锌等元素固定,变成难溶性的元素了。比如二价铁就变成了难溶的三价铁了(桃树本身喜欢的是弱酸性土壤5~6),根系就无法吸收利用了,自然叶片就失去了绿色变成了黄色、白色、小叶。因为、铁、镁、锌是主要合成叶绿素的元素。虽然,中微量元素只占17种元素的十万分之一,但是,缺了一个都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

2.施磷肥过多。桃树全年所需N、P、K为1:0.33~0.5:1.2~1.6,从比例数字来看,需P量较小,再者磷元素移动性较差,普通磷肥利用率相对低点,好多桃农按照小麦、棉花农作物的配方用在桃树上,使磷元素过盛,吸收不完便沉淀在土壤中,以磷酸盐的存在会逐渐变成了难溶的磷酸钙,就会把土壤中的铁、锌、镁等元素固定,也叫元素的颉抗作用,使桃树根系无法吸收,变成了黄叶、发白、小叶。二铵磷肥不错,好些桃农喜欢使用,用得少了,副作用小,一旦过多施用,问题就大了。一是它属碱性肥,pH值含量较高,达7.85~8.2,超过了桃树对酸碱度的要求,二是含磷比例高达60%,过多磷加上碱性高改变了土壤的根际环境,在这双重作用下,使土壤中的铁、锌、镁更难得到利用,必然黄叶的快、严重。如:永济关家庄一桃农每亩地连续两年施二铵90斤,第二年10亩三个品种叶片脱绿发黄,加上高温天气叶片70%边缘焦枯,惨不忍睹。盐湖王范乡郑村大棚桃对桃树需肥比例不了解,每亩连年施2~3袋普钙或二铵或者平头肥(18:18:18),二、三年叶片都黄化了,不用说产量、个头、品质都会有很大影响了,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

有人说修剪过重、缺氮、冻害都能造成黄化现象发生。桃树本身修剪就很重,按以树定产所留结枝就很少,只要土壤透气性好根本不存在有黄化问题。缺氮确实黄叶,但是黄叶颜色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只要补些氮肥,很快就恢复正常了。至于说冻害造成黄化更不沾边,连续几次冻害调查,树干上冻得流胶、甚至死枝,长出来叶片也没有发现有黄化现象发生,原因是开花、萌发的新梢利用的是贮藏营养,既是黄叶那肯定是碱性过大或磷元素过多造成,不能看表面现象。只有找出病因,你才能标本兼治。

桃树黄叶病的防治要做到位,因地制宜!

桃树缺锌叶小且簇生

二、同样缺素黄化,治疗方法要有区别

只要桃树吸收不到铁、锌、镁等中微量元素,叶片必然黄化。但是致黄化诱因不一样,就不能用一个方法治。不对症的法子效果肯定不会太好、也不会彻底。

1、新梢有轻微的黄化现象,只要你选用蒙力28氨基酸酸或生物酶菌素全营养肥或酸性肥冲施即可解决,既可平衡土壤的酸碱度,又可补充中微量元素,自然恢复正常。

2、土壤碱性过大了,用酸性肥很难校正了,你就得下猛药,一亩地施硫磺粉或石膏粉100~200斤,来平衡酸碱度,同时叶喷微力鳌合铁肥即可解决(100斤硫磺粉能降低pH值含量1度)。个别难校正的,可株施必益鳌合铁肥2小袋就能很快恢复。新梢顶部先复绿逐渐到下部叶片。

2、芮城有个南卫村,土壤碱性较大为7.8~8以上,不管桃、苹果、梨都有黄叶发生,特别是桃黄化的更利害,两家桃农亩施50斤硫磺粉加全营养奶蛋白、全年没有发生黄化现象,但是,第二年叶片又黄了,说明土壤的碱性太大了,硫磺粉施得少了,碱又泛上来了,或者是井水碱性大,通过多次浇水后碱性又增高了,不黄叶都不行。

3、临猗县尚跃龙桃园2018年刚栽得桃树用井水浇三水后,到了五月中旬黄叶达90%,他都心恢意冷想毁掉桃园,通过我们化验土和井水,找到了原因是井水含碱量达8以上惹得祸,改用黄河水浇园压碱,很快恢复了正常生长,尚师又找回了管理桃园的自信。

4、中农乐稷山南小宁桃树基地土壤的酸碱度达8以上,高处碱性小点黄叶就少,越到下部梯田碱性随机加大,黄叶越严重。测井水pH值含量为7.5度,通过亩施10斤蒙力28+5斤根之素+5斤奶蛋白水溶性全营养酸性肥,再外加叶喷微力多铁肥,双管齐下4~5天就基本恢复正常。

5、施磷过量的应停止施磷或减少磷肥的施用量,碱性土壤禁止使用二铵磷肥,过多的施用也能使中性土壤变碱,可改为酸性肥合理施用。多施些生物菌剂和有机肥,个别严重的株可施2斤硫磺粉,加叶面补铁肥均能起到好的效果,

6、嵌入法、叶面补铁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社会上目前进行的复绿胶囊嵌入法和叶面补铁、锌、镁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但是,黄化轻的可以得到恢复生长。对于严重黄化地块,嵌入法己用好几十年了,一般只有2个多月效果,营养元素用完了就又黄化了,而且造成树干损伤,反而一年比一年重,因为问题根本出在土壤中,土壤的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彻底解决。

桃树黄叶病的防治要做到位,因地制宜!

桃树缺镁,脉间均匀黄化,叶脉绿色,易在果实着生部叶片发生

三、应选抗碱性较强砧木

嫁接桃砧木较多,个地可利用当地桃砧木资源,选择抗碱性强的作砧木,有好的防黄化现象发生或发病较轻。目前来看,毛桃种籽做砧木容易缺铁黄叶,三不象和山桃种籽做砧木抗碱性好些。中农乐卿头千亩冬枣基地有桃树30余亩、能充分说明问题,同嫁接一个品种,毛桃砧黄化占80~90%,校正难度大。山桃砧只占到20~30%,相对较轻,较正恢复也快(土壤的酸碱度达8~8.5)。

四、最终解决办法还得靠改土,提高有机质含量

调查后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土壤越垆,耕性越差、碱性越大。过多浇水使土壤透气性降低,或降大雨过多,都能使桃树根系生长不良,更能加重黄化病的病情。特别是过多的施用化肥,使土壤的酸化或碱化加剧,过酸过碱都不利于果树根系生长,更不利于肥料的吸收利用。所谓的酸化、碱化,不是说土壤呈碱性或酸性了,而是在碱性或酸性的基础上数值降低了。就是说很早年前碱性的pH值含量在8的基础上降为7.8就为酸化,但是,土壤它仍属碱性土壤。一定要清楚这个理。建议,在规划栽树前对土壤进行一次pH值含量检测,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通过增施有机肥、生物有益菌,变清耕制为生草剂,就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得到不断的提高,就能使土壤中有益生物增多,如蚯蚓就能耕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中的氮碳比,有益生物菌的增多、它就能产出有机酸、葡萄酸把碱性降下来,同时它是双向的又能压碱又能压酸把土壤中的酸碱度调整为作物所需求pH值含量之中,根自然就生长健康。专家讲了,只要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到5~6%,生理病害就几乎消失了。春秋季是防治黄叶病的最隹时间。当你在生长季节发现黄叶严重了,校正就很困难,只能达到事倍功半效果。你明白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