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仅是中国的首都, 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平时的它是繁华的都市, 下雪的时候它是北平❉。 它也是我们北京人的家。 在我们这里有着很多名胜古迹, 也有很多著名景点, 可是您知道么? 很多景点我们是不去的, 您要不相信,那您就瞅下去。 您要问北京人最不愿意去哪, 10个北京人里得有9个人跟您说:天安门。 天安门作为北京的中心,中国的中心, 这个荣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建筑, 已经超出了一般建筑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去天安门, 等于没有来过北京。 也许是我们对它太过熟悉了, 怕是只有外地朋友来北京的时候 才会陪他们去上一次, 偶尔和它见次面, 还是座大1路匆匆路过。 每次路过居庸关长城的时候总想着哪天来一趟吧, 可是一看长城上的人,就望而却步了。 现在想想“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说的还真是有道理, 能“活着”爬完整个长城,真的配得上好汉这个称呼。 走一个台阶,停十分钟, 小编是个急性子,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不知道从何时起, 南锣鼓巷也热闹了起来, 还记得小编上学的那会, 南锣鼓巷根本没什么人, 周末总约着同学上那玩去。 (过去的南锣鼓巷,您还记得么?) 可您看看现在, 从南锣鼓巷这头走到那头, 就得花上一会时间。 为什么? 您看您也得走的动啊。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我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您从人群里看见小编了么? 我在这呢! 现在的南锣鼓巷真没什么地道的北京小吃, 更没有老北京的味道。 隔壁的后海和什刹海, 也是人挤人, 充斥着打着老北京字号的北京小吃! 除了这些地方, 还有几个地,也是我们北京人不爱去的地, 那咱先说前门, 您要让我给您讲讲正阳门下的故事, 那可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曾经的这里有着吃不完的北京小吃, 现在...好多都变了味。 有一些更是专门卖给游客的。 还记得小时候去大北照过全家福, 去都一处吃烧麦。 现在偶尔路过前门, 看到的都是一群一群的游客, 我们的前门去哪了? 小编还想说一句,我们说前门,不说前门儿。 前门挨着是大栅(zhà)栏(lán)吧? 您这是说什么呢? 别说大栅(shí)栏(làn )我们也不去, 有500多年历史的大栅栏, 现在已完完全全的变成了商业区。 路边店里卖的那些小玩意, 您说哪个是咱北京的。 接着咱该聊哪了, 应该很少有北京人爱去王府井吧, 小编也是偶尔和朋友去那边下馆子的时候才会去一趟, 所以说北京人不去王府井好像有点牵强。 但我们北京人是绝对不会去王府井小吃街的! 想吃小吃了, 我们去牛街、我们去护国寺, 王府井小吃街的小吃,真不正宗。 每次有外地朋友来北京, 一定跟他们再三强调, 不要去王府井小吃街,可别被骗了。 北京人记忆中的秀水街, 是一条商业街。 那会的老秀水露天成市,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由于棚屋的结构, 使正常的营业时间受到天气限制, 遇到刮风下雨就得收摊, 靠天吃饭也成为老秀水的一大特色。 这里因为挨着使馆区的原因, 经常有老外关顾的缘故, 店家的英文说的那叫一个溜, 怕是考四、六级也都没问题的。 有瓷器笑称: 听了店员大姐和老外砍价,我可能连去卖鞋都不配。可是现在的秀水说白了, 就是专门给老外开的批发市场。 其实很多地方我们北京人不去,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 这个原因真让作为“吃货”的小编忍不了! 您看看您能忍么? 甭管是不是北京的小吃, 都要带上“老北京”这三个字, 什么老北京大鱿鱼,老北京大薯条, 您说可笑不可笑, 我这个地道的北京人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些吃食。 我们北京的炸货是真不少, 但是您卖的这些一个都不是我们北京的。 如果您是第一次来北京玩的朋友, 一定要做好攻略,可别上当了。 其实在北京还有这样一个地方, 曾经很少有北京人会去看这位600多岁的“老人家”, 但现在北京人却愿意排上半个小时等安检, 只为和它见上一面, 看看它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 它是谁呢? 它就是故宫, 故宫它老人现在正以全新的形象走进我们的视线。 可能您对故宫的转型表示质疑, 但小编是投支持票的。 传统和现代流行的结合, 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城市发展之快, 现在的北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除了人多,又还剩下了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