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归经】

 昊晟堂 2019-02-26

(一)“归经”的概念

归——是指药物作用的归属部位;

经——是指经络与脏腑的统称,代表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是中药性能的重要内容。

(二)“归经”的确定依据

经络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传到内在脏腑,内在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上来。

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出来的。

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从药物的疗效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即所谓“归经”。 

素有“六经用药”、“卫气营血”、“三焦用药”、“药物特性”等归经方法,方法虽不同,但都与脏腑经络密不可分,脏腑经络学说是归经的理论基础。

三)“归经”所代表药性的作用

寒凉药有清肺热,清肝热,清心热之殊;补虚药有补肺、补脾、补肾之异。相应的,药性之中,寒凉药多入心、肝经;补虚药多入肺、脾、肾经。

肝——眩晕、胁痛、巅顶头痛、抽搐、目赤昏花

胆——关节屈伸不利、两肋闷痛、烦躁、失眠(23点—1点间)、口腔溃疡

心——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血瘀心痛

小肠——眼睛带黄、耳朵重听、脸颊或喉咙肿痛、上臂至肘部呈现麻痹、压迫疼痛、头重头痛

脾——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大便不成形)、关节酸胀

胃——食欲不振、胃脘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肺——感冒、气喘、咳嗽、胸闷、浮肿

大肠——口干,鼻塞,衄血,齿痛,颈肿,喉痹,面痒、面瘫、眼珠发黄,肩前、臂及食指痛,肠绞痛,肠鸣、泄泻

肾——如气血无法上涌于面部,便会出现口干、 舌热、咽喉肿痛,从而引发面部发黄、发暗等干枯僬悴早衰之症。手足怕冷、口干舌燥、腰膝酸痛、咽喉炎、月经不调、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足跟痛、尿频尿少尿黄等

膀胱——头痛、头重、眼睛疲劳、流鼻血、鼻塞,颈、肩、背、腰、臀、腿等部的肌肉疼痛,股关节痛、痔疮、脸部皮肤带黑,失去光泽,耳鸣,听力不佳,容易疲劳,精神欠佳。食物方面偏爱咸食。

在归经理论中,前人认为一些药对机体的某一部分具有特殊的作用,其选择性特别强,并且 可以引导同用的其他药物打于病所,而提高疗效,因此,将这些药物称为引经药,其所具有的特殊归经作用称为引经。

连独桂附细少阴,太阴苍葛桔升临。

柴青川芎厥阴走,阳明膏芷术葛根。

藁桂羌麻行太阳,少阳柴胆翘茵陈。

胸膈咽头桔梗载,腿足牛膝力下循。——《引经报使歌》

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

足少阴肾经:独活、桂枝、肉桂、细辛、知母。

足太阳膀肮经:羌活。

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阴脾经:升麻、苍术、葛根、白芍。

足阳明胃经:白芷、葛根、升麻、石膏。

手厥阴心包经:柴胡、牡丹皮。

手少阳三焦经:连翘、柴胡、地骨皮(上焦)、青皮(中焦)、附子(下焦)。

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萸、川芎、柴胡。

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

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

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

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

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

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

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十二引经歌诀》

(四)“归经”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如清热药由于归经不同可治疗不同部位的热邪。

2、掌握归经理论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如治疗头痛的药物由于归经不同而应用不同。

3、依据脏腑经络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恰当选择药物。

4、必须和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全面。

5、借归经理论掌握药物所治的众多病证。

6、根据五味与归经的关系指导加工炮制药物。

(五)学习归经理论应注意的事项

1、中医所言之“脏腑”,应最少从“脏”、“腑”两方面理解,是系统,不单是解剖所得的脏器,有医家认为,“五脏六腑皆是虚位”,切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

2、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此外,肺病咳嗽,虽然黄芩、百合、干姜、葶苈子等药都归肺经,但具体使用时则须有所选择:清肺热用黄芩,温肺寒用干姜,补肺虚用百合,泻肺实用葶苈子。

3、因经络、脏腑的病变可互相影响,故在治疗时,常不能单纯地使用某一经的药物。如肺病而有脾虚的,每辅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中医称这种治法为“培土生金”(即培育脾土,使肺金有所生养);另如肝阳上亢是由于肾阴不足引起的,则须用滋补肾阴药,使肝的虚阳不致上窜,中医称此治法为“滋水涵木”(滋补肾水之阴,使肝阴充实致肝阳不再上越而涵潜于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