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宋时苏州红梅引入京都汴京
2021-03-28 | 阅:  转:  |  分享 
  
古吴花史撷取北宋时苏州红梅引入京都汴京

梅花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名花,梅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以后随着长期的驯化,梅的栽培品种又逐渐形成了以赏花为主的花梅与食用果实为主的果梅两个类型。

苏州是梅的原产地之一。吴江梅堰的袁家埭,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村落遗址考古中,曾发现有梅核。古城西部山区在唐代还保存许多野生梅,晚唐时诗人罗邺(825-?年)《梅花》诗曰:“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罗隐(833-909年)的《梅花》诗,亦曰:“吴王醉处十余里,照野拂衣今正繁。”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在苏州的皮日休与陆龟蒙也有关于“野梅”的诗唱和。皮日休诗《行次野梅》与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行次野梅次韵》,写了苏州野梅的情景,曰:“茑拂萝捎一树梅”、“飞棹参差拂早梅”、“万片霜华雨损来”。

苏州庭院观赏梅的种植,最早记载见白居易的诗《栽新梅》。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后,亲自在郡圃种梅。诗曰:“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以后,在皮日休与陆龟蒙的唱和诗中,又反映出晚唐时苏州的梅花,已出现粉色的花梅品种。皮日休诗《奉酬鲁望惜春见寄》曰:“梅片尽飘轻粉靥,柳芽初吐烂金醅”。

北宋时苏州的红梅独盛,作为梅花的珍稀品种,由宰相晏殊(991-1055年谥号紅梅清兩絕,昔盛於姑,晏元始移植西崗第中,特珍賞之。一日,貴遊賂吏,得一枝分,由是都下有二本。公嘗客飲花下,曰:若更開二三月,北人作杏花看。客曰:公固佳,待北俗何淺耶公笑曰:傖父安得不然一座絕倒。王君玉盜花事,以公:娃宮北精神,粉瘦寒露蕊新。吏端偷折去,城從此有身。自名培接,遍都城矣北人作杏花看粉瘦寒露蕊新





















1









献花(0)
+1
(本文系老圃书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