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最为知名的一首词,他将旷达的胸襟写到了极致,让人佩服!

 阳春雪竹轩 2019-02-26

原题:苏东坡最为知名的一首词,他将旷达的胸襟写到极致,让人佩服!

唐诗宋词乃是中华文化的两样瑰宝。唐诗主要写的是气象,越豪放越恢宏就越能勾起读者骨子里的共鸣。比如大家都喜欢的诗仙李白。李白的诗作豪放大气,李白惯用夸张的手法将他所见的壮美景色用诗词的形式记录下来,比如我们都熟悉的《望庐山瀑布》,诗仙李白在这首诗中又是夸张又是比喻,将庐山气势之恢宏,景色之壮美写得淋漓尽致,就算今日读来,依旧能感受得到当时李白见到庐山美景时的喜悦心情!

而宋词不同于唐诗的气象,宋词主要是写寓意和哲理。一提到宋词,我们就会想到柳永、苏东坡还有李清照等北宋著名词人。在这三人之中又属苏东坡最为全才!他不但会写婉约词,豪放词更是不差。而且他精通书法和美食,可以说苏东坡是当时宋朝来说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他的诗词造诣不差诗仙李白多少!当然了这些著名的诗人基本都有流放、被贬的经历。李白曾被赐金流放,苏东坡更是因为“乌台诗案”差点丢掉性命,最后被贬到了黄州。

苏东坡在黄州的这几年看破了宦海生涯,在人生几次大起大落之后苏东坡彻底顿悟。可以说,被贬黄州的这段经历让苏东坡看清了人生!功名利禄乃是浮华之物,平淡人生才是真谛所在!苏东坡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生活的态度自此之后更为真切!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首苏东坡最为知名的词,在这首词中苏东坡将旷达的胸襟写到了极致,让人佩服!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就是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时所写的。在这首词中苏东坡潇洒自若,淡定从容,与友人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苏东坡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乐观的旷达胸怀!那么我们先来大体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大意:不用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这有什么可怕的?这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写出了此时风雨的急骤,“莫听”写出了词人对这场骤雨是非常轻视的,依旧可以吟着小曲慢慢前行。表现出词人根本不惧怕恶劣的环境,依旧可以微笑面对!同时也暗喻了苏东坡在官场上曾经遇到的不如意,他都乐观从容对待,足以见得他那旷达的胸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一把竹杖,一双草鞋,一件蓑衣淡定从容地前行,这足以胜过骑马了。写出了苏东坡那笑傲人生的轻松和乐观豪迈的心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写出了他不畏艰难坎坷的超脱世俗的旷达情怀!

下片:“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段有一语双关之意,既写出了途中所遇的这场暴雨,又暗指宦海几经沉浮,甚至险些要了他命的政治生涯和人生险途。可如今这一切苏东坡已然看清,不管以后人生如何,他都会以一颗乐观、豁达、淡泊名利的心来对待。不争、不吵、不闹,用超脱世俗的旷达胸襟直面人生!

苏东坡的这首最为知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饱含了浓浓的人生哲理和处世真言,通过苏东坡对这场暴雨的淡然态度,将他旷达的胸襟表现到了极致,确实让人佩服!对于苏东坡的这首词你喜欢吗?如有不同见解欢迎朋友们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感谢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