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概论

 闹市一禺 2019-02-27

我理解的文学,源于意志,起于文艺,终于哲学。

第一章:文学与人

文学理论体现着人类对自身精神活动的深度思考和理性自省。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全面观照和整体把握。着力于对文学领域中各种基本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文学概论不提供关于文学的“标准答案”,而是借助理性的光芒,来洞察文学,从而在深度理解上更好地感受文学之美,文学之妙。

理解艺术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镜与灯》。文学是有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阅读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有机完整系统。

文学即人学,文学是人类本质的现实展开,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直接延续。

所谓自由,是对本能的超越和对束缚的摆脱,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创造实践(文学创作),是人类的自觉自由本质的集中体现。体现人的主体意志。(人类世界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一切的外在行为都源于人的内在心理)

缘何创造?人们缺乏生成需求,需求推动创造,创造满足需求,新的缺乏又生成新的需求,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于是就有了人类的发展,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发展的宏观本质)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模仿说和现实复制再现说,都过于片面,艺术独立于现实之外的观点同样有失偏颇。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是以创造为主导的超越与制约关系,只强调制约或只强调超越都是片面的,只有将两个矛盾的侧面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得到全面的揭示。

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忠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而完成现实生活到艺术的质变,主要源于作者对现实的提炼和自身情感的注入,创造出新颖的意象以作为人们情感的艺术载体。为读者带来现实本身所不能带来的精神享受。可能是更强烈、更丰富、更细腻、更唯美、更深邃的精神享受,也可能受到超越生活本身的震撼和启发。

文学是精神创造,但并非完全随心所欲,从材料到创作主体都受到特定的现实土壤的制约,文学对现实的超越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超越但不能绝对地摆脱现实的制约,受制但又能实现一定的超越,文学对于现实,同时集“主宰”和“奴隶”于一身。

艺术真实:艺术作品需要实现对现实的精准把握,与现实达成内在的一致。超越乃是对现实的合理延伸,而非对现实的歪曲和内在本质的背离。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现实本身,现实不能直接进入文学作品,要进入文学作品,必须经过作家创造性的艺术升华(魔幻现实与超现实)。照搬生活,照抄现实,必然违背艺术真实、甚至不能称之为艺术。读者层面来讲,艺术真实就是感受的真实,事情并不需要真实,但人生经验、人生感受能与艺术作品形成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交流。

人们通过精神创造,反思外在社会和自身心灵的缺陷,探寻理想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并力求使自身的精神世界趋于完善,这种精神活动,体现了人类追求完美的心灵自觉(自我完善)。而文学代表的艺术,肩负着这个重要使命。(文学对人的内心观照)

对于人类来说,如何滋养自己的感情,深化自己的思想,克服内心的弱点,摆脱心灵的困惑,建设自觉自由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永恒的人生课题,而文学以其诗意,正构建着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类作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的存在物(文学体现着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

第二章:文学与美

庄子思想:美是无用之大用。康德说,美是无功利而又合功利的。美超越现实功利,但对人的情感、人格、心灵和整个精神世界都有美好的影响。能陶冶情操,怡养性情。

现实美与艺术美。艺术美是人类依据审美理想,遵循美的规律,以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自觉创造的美。现实美是客观的美,领域宽广,不过往往不够精炼纯粹。相比之下,艺术美直接凝聚了人类的审美理想,更为精炼纯粹,更趋于美。此外,艺术美是主观的美,美融合渗透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总之,现实美是艺术美的基础,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升华。

文学离不开美,美是文学的内在质地。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艺术美,是内在审美理想与外在形式美的统一。语言之美、结构之美是文学作品艺术美的形体,而内在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才是文学作品艺术美的灵魂。形式美需要有审美情感的灌注和审美理想的统摄,才能获得真正的艺术生命。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将形式美与审美理想融合化一,形神兼备。

文学全力创造和展示艺术美,呈现着情感性、形象性的审美特征,而这些审美特征都是由艺术美派生出来的,并与艺术美相一致。

人类的理智和情感分属于心理结构的不同层面,性质不同,并无高下之分。人的健康发展,二者不可离其一,否则容易造成心理结构的畸形。科学研究中,理智是必不可少,而艺术活动中,情感是必不可少的。而贯穿于艺术之中的情感,不是动物性的生理快感,也不是寻常的喜怒哀乐,而是经过提纯和升华之后的审美情感。负面意义的情感是没资格成为艺术的主流的。

文学作品,无论是表现的还是偏于再现的,是抒情的还是情节性的,其内部全都凝结着丰富的审美情感。文学以审美情感的寄寓为主,理智哲理介入时应适当,否则将成学术著作,理论集,而非文学作品。同时,理智应与审美情感交织配合,不可各行其是,哲理因素与审美情感的游离,会破坏文学的同一性。理智在文学中应自然地融入形象体系,不可孤立存在。过多的抽象议论,会损害文学自身的征服力和感染力。最后,文学中的理智因素应当是与审美情感交相辉映,与情景交融的哲思,而非长篇的逻辑推论。

文学所蕴含与传达的审美情感,应该兼顾个体性与人类性,情感缺乏个性的人,根本无法成为作家,容易沦为空洞的人云亦云,被平庸所吞没。而缺失了人类性,作品将沉溺于个人的狭小天地,与人类的普遍追求和共同理想隔绝与博大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隔绝,作品失去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超越时代的永恒的艺术感染力。

伟大的作家都能够集独特的情感世界与“兼爱天下”的人生怀抱于一身。

文学的形象性特征。是文学审美本质的具体展开,是作为具体符号的语言不能表达情感时,作者可以将内心的审美情感艺术地转化为形象的情景,使情景交融,从而使读者体味到文中的形象,来激活自身精微纤细的情感反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可以通过情景再现间接传递

文学作品的形象,都是作者基于客观现实的创造。作家的审美创造,是客观的主观化,现实的心灵化;也是主观向客观的转移呈现,心灵向现实的转移投射。总之,是使主客观相统一,使原有现实和情感获得新的艺术生命。同时也集特殊性与普遍性于一身(艺术特色要追求个性而鲜明,但艺术的终极意义要追求普世之意义。)这样一方面能展示着极为鲜明生动的感性形态,又能蕴含传达着普遍的共性哲理。

文学的价值结构,是以审美价值为核心,认识价值、教育价值为辅。精神熏陶下情感的体验,是审美的深化,心灵的升华,是审美享受的极致,文学的艺术美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感,净化人们的灵魂。

第三章:文学与语言

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作为艺术媒介,极其特殊。除了语言之外,其他艺术媒介都是物质性的,唯有语言艺术,其声音和文字均不能直接构成形象,语言塑造形象不是靠物质形式,而是靠精神内质,因此,由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非物态化的,是心理的、想象的。

语言是概念的符号,任何概念都意味着不同程度的抽象,语言并不直接与形象直接对应,而是通过一部分概念同概念背后的相应表象建立间接联系。作者将构思成熟的表象状态的形象系统转化为语言艺术,读者再通过想象,将语言艺术还原为表象状态的形象。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文学以语言塑造的形象,并非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觉器官,其形象是间接的。文学形象潜存于语言文字背后,间接浮现于读者脑海。不确定性是指语言塑造的形象,不是定型的,而是经由读者的再造想象才能复现出来,文学形象会在读者中化身无数,而每个读者都拥有着融入了自身特点的文学形象(一万个人的心中有一万个哈雷姆特)。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了兴味无穷的主观能动性的艺术再创造。

同时,由于间接和不确定性,文学塑造形象时得以有超越正面描写的侧面描写,侧面的映衬和烘托时常能获得超越正面的艺术效果。(陌上桑、伊利亚特)当然,对读者来说,则需要具备相应的主观条件:熟悉特定文学作品所属的语言系统,有较为丰富的表象/形象心理储备,因为读者所感知的文学形象,实际上是遵循文学作品的引导,调动自身原有的各种记忆形象重新化合而成的,形象记忆的存储,是文学形象赖以复现的必要材料。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性的符号系统,对于精神性的语言来说,来自物质层面的种种限制,较其他艺术形式的媒介要小很多,凡是人类认识到的客观事实及人类自身清晰的心理活动,语言都有很好的表现力。语言这种优势赋予了文学以最大的自由性和最强的艺术表现力。1,文学可以全方位地建构艺术时空,超越时间与空间。并能借助语言将宏大的艺术时空予以浓缩,有时寥寥数语,就能生成极其开阔的艺术时空。2,文学可以全方位地把握对象,能做到静态描写与动态把握(静与动的统一),绘声绘色(声与色的统一)。3,文学可以全方位地塑造人物,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精神世界,文学塑造人物最独到的地方是直接的心理描写,直接披露人物的心理活动。文学借语言而获得的这种直接透视人类心理的能力,使得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深刻。

当然,即使是艺术表现力最强的文学,直接表现人物心理的能力也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因为人类的情感、感觉等心理因素并不与语言完全对应,因此文学也难以用语言将情感、感觉等全部细节毫无遗漏地表达出来。

第四章:文学与社会

文学,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文学的重大发展,特别是基本性质和基本风貌的变化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基础方面,受到基础的制约(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但这种联系同时也是间接的,这之间还活跃复杂的社会和精神等相关影响因素。

第五章:文学创造

作家是文学创作的推动者和实践者,是艺术美的特殊创造者,同时更是人类追求审美理想的特殊代表者,是人类尊严的坚定捍卫者,是人类心灵的终极关怀者。作家借文学创造以倾吐情怀,献身给创造艺术美的神圣文学事业。优秀的作家应将对审美理想的追求内化为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必须具备高度的审美创造能力: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表现力。

文学创造的对象,是以人的感性生活为中心的完整社会现实,不同的社会生活现象,其审美价值和审美潜能可能有明显差别。只有最具审美意义的部分,才应该进入作家的艺术视野。

创造过程:艺术沉淀——艺术构思(通过审美想象的整合性、创造性、情感性、超越性,将存于记忆中的艺术沉淀生活现象加以化合升华,以创造出有待于转化为文学作品文本形式的审美意象体系,集中体现着作家艺术构思成果的,就是特定审美意象体系的生成)——艺术表现。(作家必须具备纯熟驾驭语言的能力)

第六章: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审美性、未完成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特殊的审美对象,能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理解领会层面的艺术再创造而获得丰厚的审美享受。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个艺术的有机整体,可以从理论上将文学作品分解为由外及内的语言、形象、内蕴三个层面。三个层面层层深入,又相互交融。

语言的特殊组合之美,是文学艺术美的重要构成因素。形象化:抽象的语言根据人心里机构中概念与表象的潜在联系,穿透概念而诱发表象,进而塑造间接的艺术形象。(写景如在眼前,写人栩栩如生,形象传神),刻画描述时要拿捏好度,过度了就流于堆砌,冗长繁复。多义化:使文学作品的语言扩充了自身表现容量(言外之意),拓宽了表现领域(艺术张力)。双关义(一语双关)、引申义(杜康指美酒)、语境义(特殊语境下的代词)、反讽义(正话反说)、传承义(古文之义)。情感化:情感化的文学作品语言,能够直接诱发读者积极的情感活动,强化文学作品的情感表现力。个性化:一个优秀的作家,对语言的掌握与运用,应该有着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

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体系,是判断文学作品艺术上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抒情性文学作品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体居于形象体系的中心,直抒胸臆。而是自然景物和人生片段作为情感的主要载体(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情节性文学作品:人物(人物塑造应外在与内在相统一,让人透过人物的遭遇和命运审视人物的心灵,反思社会的弊端)、环境(总体时代社会背景和人物具体生活环境的相统一,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烘托着人物,文学作品表现环境,乃是在间接表现人物)、情节(文学作品的情节犹如生活事件的骨骼,其支撑起的框架还有待犹如血肉的大量细节来加以丰富和充实,情节,由人物行动来贯穿,由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推动,同时,情节又总是以展示人物性格、凸显人物形象为根本使命。当然,情节本身也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和反思社会的艺术作用)。总之,三者之间,人物是真正的中心,统摄着环境和情节,无论是环境游离于人物,还是情节喧宾夺主,都会对文学作品构成损害。

文学作品的内蕴层面:内蕴处于文学作品的最深层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内蕴的具体构成,是渗透了思想因素的审美情感。文学作品以传达和交流审美情感为己任。文学作品诞生之后,便获得了独立的艺术生命,文学作品寄寓在形象系统中的内蕴有可能超出作家原有的审美情感,拥有新的意义。

文学形象的审美类型:意境(情景交融时因实生虚的组合生成悠远艺术时空的形象体系),境生于象外,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实的景物形象组合为中心,生成“虚”的艺术时空),典型(个性特征极为鲜明而同时又兼具普遍审美意义的文学形象,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充满个性的独立形象,又是同类人共性的代表,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使典型形象得以超越自身,上升到最高的艺术层次)。

第六章:文学阅读

文学阅读是读者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具有艺术再创造属性的审美活动。文学阅读的审美享受,高于一般的心理愉悦,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满足和灵魂提纯。阅读层面需要实现差异和趋同的统一(一千个读者心里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能背离文学作品的基本审美导向),差异与趋同,两者共存互补,辩证统一。

读者的主观条件: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审美实践、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想象力对文学的艺术留白加以填补和拓展)。读者对文学内蕴的领悟,不依靠逻辑推导,而是建立在形象感知基础之上,对艺术形象感知的自然结果。内蕴领悟,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审美共鸣,这是读者与文学作品深层审美沟通而激起的巨大情感波澜和心灵震撼,这是基于美的魅力的永恒性,基于人类的生命共感。在腾起的情感火焰中,体会到了最充分的审美享受。

第七章:文学体裁

文学种类主要分为抒情性文学,叙事性文学、戏剧型文学。文学体裁主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第八章:诗歌

韵律的优美错综,感情的深沉精微。

诗歌的韵律:避免单一或凌乱,追求和谐的韵律之美。诗歌的节奏外显于语言语音层面,内部层面要与诗歌的情感内蕴内化于一体。诗歌的情感不是一潭静水,而是一条河流。近体诗和词代表了格律诗的独特成就,实现了文学语言的声情并茂,近体诗多几分庄重,词更显轻灵。

诗歌的情感: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心灵的诗,灵魂的乐。诗歌以抒情为本,情感构成诗歌的深层内蕴。诗歌之所以感人至深,全在于情感的真切。

一首情感清纯的诗歌,会给干涸的心灵带来宝贵的泽润(归园田居、新月集)。而深层的情感内蕴,可以赋予诗歌作品更强的震撼人心的力度。而深沉的情感内蕴来源于诗人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博大的人生襟怀,来自于自我的心湖与人类的心海贯通,作品继而深沉厚重。

诗歌中注入的情感愈浓烈,气概也就愈摧枯拉朽、声势愈加振聋发聩,感染力就愈强大;情感愈精微,就愈令人回味无穷,通过诗歌作品去感受情感之弦的每一丝颤动,透视心灵之湖的每一道涟漪;读者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不同于流俗的新颖情感,不断扩展这人类心灵的疆域。

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化合为一,情就是景,景就是情,抒情通过写景,写景即在言情。诗人心境了无痕迹地融化在自然图景中,情景合一,意境深远。情景中是以情为主,要交融,但以情为主导,情的内涵决定着景物的艺术基调和审美特色。景物的艺术生命是由情感赋予的,情衰则景衰,情乐则景乐。  

第九章:小说

典型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叙事是小说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其余各种特征也是由这一点衍生出来的。篇幅和容量方面拥有最大的艺术伸缩性,艺术手法和技巧方面也有着最大的丰富性。可以从多种角度和多个层面来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

小说的情节,客观生活材料的艺术化,故事的艺术化。情节要求完整,使之成为一个艺术整体。冲突性情节,以特定的矛盾贯穿全程,以矛盾的解决而终结。非冲突性情节不特别予以激化,按照人物经历或事件发展的线索自然推进。

小说的人物,人物是小说叙事的真正重点,真正具有艺术震撼力以及让读者魂牵梦萦的是人物的命运和人物的心灵。小说可以对人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刻画:外貌、动作、语言、环境,或是直接展开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小说的叙事角度:全能叙事角度、限定叙事角度,或两种叙事角度转换(在全能叙事角度中嵌入限定叙事角度、限定叙事角度内部的转换、多重叙事角度的转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