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交日记

 YAhTo_7 2019-02-27

【公交日记】夹杂着刺骨的寒风再度来袭!给冬天一点温柔!

终于出现小彤彤啦,但是变成大高个了。我总是习惯把人画成阿凡达的比例。看别人画出7头或更少头身高比例的速写,真是过不去,还是高一点舒服。


105路的司机小飞哥,每天21:15准时在中街新玛特车站见面。虽然半小时后还会有最后一辆末班车经过,但小飞哥还是尽量让更多的乘客可以在寒冷的冬夜能够搭乘上他的车,不至于在寒冷中再等待半个小时。有时,还会在车站等一等远处吐着白雾奔跑而来的乘客。

在沈阳的公交车司机中,小飞哥这种有爱心的人不能说凤毛麟角,至少我常坐的几条线路上很少见。


经常看到的桥段是这样的:

前方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很努力的蹒跚跑向公交车,并不住的向司机挥着手。就当老人距离车门三步远的时候,司机发动了汽车,目不斜视的驾车缓慢驶离车站,挪到前方十几米处悠闲的等待着红色交通信号灯。

这不,今天我也遇到了同样的尴尬。眼看着239路公交车缓缓的关上车门,到前面等红灯去了。

索性不等239路,步行几公里,去换乘站坐其他的线路。哥为什么不坐239?因为哥...自信呐~~~!


在沈阳这样的二线城市生活,习惯了公交车司机的“傲慢与偏见”,不但上车前需要练就赛过刘翔的冲刺能力,下车的时候还需要像姚明对抗奥尼尔时的奋力厮杀,提前挤到车门处,才能不至于被载到下一站。


每次乘坐北京的公交车,都会感觉非常温馨,北京的公交车线路多、乘客少,票价便宜,最主要的是司机与乘务员待人友善,这种友善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不是刻意为之。每次乘坐北京的公交车,都能被他们的文明友善感动。遇到抱小孩的乘客或老人上车,司机总是会贴心的等他们坐稳后再启动。下车前,也不必担心会下不去车而提前到车门处等待,乘务员会温馨的提醒抱小孩的乘客或老人等车挺稳在起身下车。


初到北京那段时间,还真不太适应这种贵宾式的礼遇。下车前还总是猴急的奔向车门,生怕延误了下车,似乎我有多么着急的是要赶着去做。老北京的慢节奏是一种修为,是一种文化。北京人慢出了涵养、慢出了气度,浮躁的时代里,慢一点、等一下,或许能收获另一种金钱带不来的财富。



武汉出生的我,记事以后就再没去过南方,没体验过传说中江南温柔似水的柔情,对中国南方的公交车是什么样子也完全没有概念。想必那里的公交司机一定比北京还要友善吧!


至于沈阳,不知道是不是北方蛮族的彪悍基因所致,总觉得公交车缺少了应有的情感与内涵。也许有文化、有涵养的文明人都已有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所以挤得像午餐肉罐头一样的公交车里,装载的都是一些贫困野蛮的刁民吧!话说回来,穷人何苦为难穷人?穷人的日子本来已经很辛苦了,就业难、就医难、入学难、养老难、食品安全、大气污染……这么多令人忧心忡忡的生存问题困扰着野蛮的刁民,何苦还要在这个小小的罐头盒里,彼此为难?何不让穷人彼此之间多一点关心和友善?改变不了世界,至少可以先改变自己,给身边的人一点温暖。


最近在公交车上画的速写比较少,冬天的公交车不太好坐,等车时间长,上车还没有座。只好改用徒步的方式穿越城市!速度往往比公交车要快一些!可惜的是~~牺牲了在车上速写的机会。


晚上的公交车内通常是不开灯的,在颠簸的车厢里只能借助橙色路灯的微光偶尔搞几笔速写。没什么长进,只为了不让手里的笔凉下来。


又是一个巨人,不自觉的就把身高画的很高。其实北方真的很多9头身高的靓仔美女!


近期一直在练习用弯头钢笔画写生。始终掌握不好这种笔的特性。


冬天里,北方的汽车都要加防冻液,具体用途我不太清楚。我只是在想:要不要给我的钢笔水里也加一点防冻液?钢笔为什么总是要哈很长时间才能画出墨水。


 

速写簿里夹杂了一些其他的速写,这张是卓展商场里梦郎美发的发型秀模特。 

 

.

.

.

.

.

.

 


感谢观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