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夏:《忠犬蓝波》创作谈

 老鄧子 2019-02-27

收藏“中国作家”



品读更多精彩文章



△原文刊于《中国作家》影视版2017年第12期



刘夏,中影数字制作基地编辑,新锐编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影视编导专业。求学期间,多次在报纸、杂志发表文章。其中,作文《路》曾获“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一等奖。

主要作品有:电视剧《雪豹行动》责编、《单翼雄鹰》编剧;导演、编剧微电影《神面》《结》。


新西部电影,可以说是在创作电影剧本《忠犬蓝波》时的动因。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人,骨子里自然带着对西部和西部电影不一样的情愫。曾代表着中国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西部电影,近些年却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可在我看来,神秘的西部仍然像无尽的宝藏一般,等待我们去挖掘。

在第一次了解到朱广生的故事原型时,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无论时光如何变化,西部人的特点——“生冷倔强”仍然顽强地根植在西部的土壤里。因此,塑造朱广生、张彪这样一个个带有西部特色的人物时,通过人与人、自然之间发生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今天西部人的生活状态,看到西部在发生变化的同时,根植在西部人血液里亘古不变的性格特征;也间接地通过故事中自然生态与现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来呼唤人们的环保意识。

任何艺术,能打动人的,无外乎情。因此,无论在人物的刻画,还是情节的设计上,始终把“情”字作为基础,去塑造一个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具有鲜明西部特征的人物。同时,又尽可能表现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好人或坏人。例如朱广生,他护林、护狼、护犬;可在家庭关系上,对妻子、女儿不够关心。而张彪,打狼的目的是为了给母亲看病;报复朱广生一家时,却因爱上朱广生的女儿而打狼去救朱广生。他们都是失败者,同时却也都是胜利者,因为他们坚持了各自的生存信念,就像片中的狗和狼一样,朱广生的“狗性”,张彪的“狼性”,两者最终也碰撞出人性的火花。


整部剧本没有把所有的着力点放到朱广生与张彪的斗争中,而是放在三条线上:一是人和狗、二是人类社会和狼群、三是护林人和盗猎者。通过朱广生这个人物的喜怒哀乐,来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从而揭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映在冰冷、木讷的表象下,丰富的、火热的人物内心。

无论是在人物塑造还是故事背景、情节的推进、事件的转折上,都多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来进行构思与再现。


一望无垠的原始森林,绵延起伏的山峦,英武威严的狼群,忠诚机敏的犬群,以及现代信息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与碰撞,这一切构成了《忠犬蓝波》剧本中的各个元素。

“狗比人干净。”朱广生的这句话,也许就是全剧的主题。

剧本前后共创作了六年的时间,修改过三十余稿。希望通过这个剧本,可以唤醒人们对于西部电影的一丝怀念和对未来西部电影的思考。



影视作品


△ 《单翼雄鹰》


✒️

责任编辑 /张烨航

视觉设计/李羿霖


读《中国作家》

品文学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