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如果不做笔记,那还不如不读

 AAA恒春堂 2019-02-27

毛泽东说'如果阅读不做笔记,那还不如不读。'

有一个劫匪拦住了一个背着大包的秀才,问到'你这大包里背的是什么啊!'秀才胆怯地说'这里没有任何金钱,但这里面的东西可胜似金钱,因为这是我这么多年所记载的知识,你可千万不能把它抢走啊!'劫匪劫匪轻蔑地说到'知识是应该装在脑子里,而不是记在书上的,这样才会谁也抢不走'说完扬长而去。

读书如果不做笔记,那还不如不读

当初在读过这个故事后,我对文中秀才的愚蠢行为表示嘲笑,看书居然将笔记记在本子上,这不是死读书吗?这样就算读再多的书又有何用呢!知识只有记在脑子里才是自己的。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大学里也犯过相似的错误。

以前我在读书的时候,还没有作笔记的习惯,因为感觉作笔记太浪费时间了。但有一次,我忽然想不起来自己曾经在书中看到过的一句话,只能记得其大概意思,但是又不想再重新阅读一遍,当时的我后悔自己当初没能记下这句话,因为害怕浪费时间没作笔记,结果使自己在想这段话的时候花了更多的时间,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此时的我开始有了边看书边作笔记的想法。

读书如果不做笔记,那还不如不读

当我刚开始做读书笔记的计划是,每天晚上或空闲的时候回顾自己当天所记的笔记,以加强对笔记的理解,也是为了在日后回顾起来方便,但自己却没有将之履行到实践当中,许多优秀的句子或者段落自从被摘抄在便签后,便被束之高阁,好几个月都没有去浏览,最后手机密码忘了,让我感觉自己白读了半学期的书,为此还伤心不已。

后来只得重新购买手机又重新摘抄笔记,但自己曾经记了一年多的内容仍然没有阅读,直到前几天写文章,才想到用它做文章的素材,在分享自己的摘抄笔记时,也可以使自己再次回顾学习。

此时的我感觉自己比文中的穷秀才更加幸运,它只是把笔记当作是一种财富,将知识从书中搬到了自己的笔记本上,而没有认识到笔记本应该是一座桥梁。摘抄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将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集中起来,以便日后集中复习,而不是将其囤积在笔记本上沾沾自喜。却自以为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读书如果不做笔记,那还不如不读

有的读者可能会认为如果作笔记不读,那还不如当初就不写笔记,浪费的时间还不如多读几本书呢!经过我的实践检验,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即使你没有再去读笔记,你也还是会有一定的收获。当你在作笔记的过程中,就等于再次把知识复习回顾一篇,只是它的效果颇微,但也不能说是没有一点效果。

打个比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可能只领悟了其中百分之十的知识,而在作笔记时则可以再多领悟百分之十,但是当我们对笔记再次复习时,则每一次复习都会比上一次领悟更加透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