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科学探索系列15

 华民 2019-02-27

   地球平均半径约6372公里,粗分为固态内核、液态外核、上下地幔、地壳几个层次,地壳的质量只占全地球0.2%。地壳是地球表层平均厚度约17公里的岩石结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有33公里,海洋地壳平均厚度只有10公里。比起地球半径6372公里来,地壳十分单薄,好比鸡蛋的蛋壳,虽然很薄但它是一个整体。后来由于某种原因破裂成为七大板块和七小板块,板块在地幔上极其缓慢地运动,板块运动造成板块间彼此碰撞挤压摩擦错动和断裂,在板块边界的断层地带导致最多的地震。这是现在地震科学的主流学说对地震成因的大致解释。

   传统理论认为地震是由于“板块之间碰撞、挤压”产生的。网友徐万民先生就曾经质疑“板块碰撞、挤压应该是一种大面积的接触,而实际情况地震都有一个点状的震中,地震时的能量积聚和释放集中于一点,而非呈线性分布”,指出“岩浆致震”的事实。如果说板块碰撞是合理的解释,那么板块中间的地震怎么解释?如果说板块边界的地震比较多,那么使板块碰撞的动力又是什么?显然传统的说法并不能自圆其说。早在2010年笔者提出一种新的见解,经过4年多的沉淀、验证,印证了许多新出现的知识,特别是欧洲公布的地球重力场模型,现在思想更加成熟,内容更加丰满。

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科学探索系列15

    支撑地壳的是熔融的地幔物质。任何流体只要存在局部温度压力的不同都会产生对流。地幔是一种粘稠的熔融物质,地幔物质也存在对流。流向一致的地幔物质叫地幔柱。上升的地幔柱主导使地壳隆起,同时削弱了重力作用,重力等位面向外扩张;下沉的地幔柱主导使地壳沉降,同时加强了重力作用,重力等位面向内收缩。图A是地球重力场纬向展开图,分层设色用重力描述的这个世界,红色的部分是隆起带,深蓝色的部分是沉降带。

     上升的地幔柱抵达地壳以后变成横向径流,温度是逐渐降低的,在另一个地方汇聚的横向径流又变成下沉地幔柱。地幔柱在上升的顶点剥蚀作用较大,在下沉的拐点析出作用较大。所以隆起带地壳往往变薄,沉降带地壳反而加厚。

  隆起带地壳薄弱到极限,地幔物质冲出地壳,就形成了火山。隆起以及火山爆发的过程中,地壳的岩石层发生断裂,伴随火山性地震。隆起带容易形成火山,活动的火山肯定处于隆起带。全世界活动的火山几乎都在图A中红色部分,少数例外是因为图A本身色阶和精度还不够高。反观那些暂时沉寂的火山,已经成为死火山还是蓄势待发,图A能给出比较准确的答案。

  相反,沉降带的地壳是日渐变厚的。沉降带的地壳下沉,地球引力场扰动大气层,利于形成低压大气团,继而影响气候,笔者称为“沉降效应”。我国有一个地震研究员耿庆国发现“大旱过后容易地震”,总结出《旱震关系研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高概率现象。总的来说,干旱少雨之后未必地震,大震(下沉带地震)之前多数干旱少雨。

   通常的地壳都有一定的弹性,在地幔物质长期的或推或拉的作用下,突破弹性极限就会造成地震。由于隆起带的地壳一般比较薄,隆起构造积蓄的应力也小得多,除活火山之外一般危害很小;沉降构造积蓄的应力大,而且越是坚固、厚实的地壳发生的地震,往往级别也越高。冲积平原的地震就很小也很少。

   天体的潮汐作用可以诱发地震,但是潮汐作用频繁但不持久,地震的应力却需要漫长的积累;地壳的弹性达到了极限,潮汐作用才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实际上超级城市、大型水库、油田注水等人为因素也能产生沉降效应并且诱发地震。沉降带的地壳弹性越小或者越接近弹性极限,地球引力场扰动大气层的沉降效应越明显。

    对于大部分地震来说,地震过程就是地壳应力积累、释放的过程,通常都属于浅源地震。根据地震波分析,有时候地震的震源超过60公里,甚至达到几百公里。就有人认为,地震是一种地下的“爆炸”,是因为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产生的“核聚变”——令人奇怪的是,“核聚变”怎么不是在温度更高、压力更大的地核发生的?要知道即使地下几百公里仍然还是地球表层;而且很多大地震震源深度不过10来公里,比如汶川大地震震源深度为14千米,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仅8公里,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公里,那么这些发生在地壳里的地震怎么解释?不仅日、月潮汐力能诱发地震,高坝水库蓄水、油井注水等人为因素也能诱发地震,这个又怎么解释?地震前后气候、地磁、重力等异常现象,爆炸之说根本解释不了。

   其实所谓深源地震就是发生在地壳“下表面”的另类“滑坡”所引起的地幔“振荡”,是脱落或者剥离岩石体打乱地幔循环以后激起的“涟漪”。所以尽管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波及的范围更广,产生的破坏力却很小。事实证明,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2.5%,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其中,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内的占多数,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地幔物质的对流缓慢而持久。在很长的时间维度上,地幔物质的作用迁移或者改变,造成地壳的起起伏伏就是造山运动。岩石不断地生成又断裂,也不断地造成地震。对于地球来说,造山运动是一种常态,所以地震也是常态。只不过绝大部分的地震因为释放的能量小,不为人们所察觉。造山运动是无法逆转的,所以地震这种灾害不能被排除,只能采取预防和减灾措施。有人声称,在地震带转出直达地幔的孔洞就能排除地震,本人回复:汽油磁力!

    陆的强震绝大多数处于沉降带的边缘,大地震之后有个普遍的规律:局部地壳的应力得到释放,地面下沉适应了地球引力场,可以极大地缓解拉尼娜气候。汶川大地震之前川中连续3年大旱,地震之后气候显著改善。

  人们常常发现,强震之后短时间常常伴随暴雨,这种现象也不难解释。除了火山地震大部分地震其实就是一种大规模的塌陷作用,本质是因为重力势能释放。时到如今,科学家已经观测到“大地震可以加快地球自转”,可以证明笔者这个论点。由于地球的引力场作用,地震之后会形成高压大气团,以及独特的“地震云”天象;因为这个高压大气团是瞬时形成的,周围的空气短时间来补充,就造成了强对流的暴雨天气。用空气的质量弥补岩石的质量,响应能不强烈?

  监测前震的地震云,是一种规避主震的有效手段。

      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为军事国防、卫星精确定位、大地水准面测绘、重力探矿、气候变化、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等诸多领域开辟了新的途径,对于地震学同样意义重大。

   如图A,我国紧邻“西太平洋隆起带”,以青海省为中心的“中国沉降带”又覆盖近半国土。当前海平面上升、地下水下降、高温、干旱和雾霾与重力场作用加强密切相关,我的文章《沉降效应及拉尼娜》、《雾霾预示干旱》、《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意义》多有解释,这里专门开的地震专题,所以不再赘述

   图A中,毗邻的部分标记颜色相差两级以上,过渡颜色又细又窄甚至没有过渡颜色,中间过渡的边界线笔者称为“重力陡变线”。历史上的大地震多发生在重力陡变线上。日本、智利、海城、唐山都在红绿之间的黄色分界线上,海地、玉树、汶川都在蓝、绿之间的青色分界线上……“地震跟地球重力场有直接的关系,“重力陡变线“通常恰恰是地壳应力最集中的地方。换句话说,这张图能表示“以后”的地震带!

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科学探索系列15

   由于图A采用卫星技术,取得的太空数据或许很有价值,但是不可否认,地球重力场是随时变化的;对于地球表面而言,“遥感”的数据又丢失了很多细节。小范围的强度变化并不能体现,三山五岳竟给抹平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面积很小的重力异常区,实际的强度可能比图中反映的更高。而实际情况偏偏是模糊的细节最重要,强震常常就发生在最小的丝缕上。从图A可以看到,希玛拉雅山脉被两个沉降带相夹,理论上倾向沉降。最新的观测证明,希玛拉雅山脉确实在沉降,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40年中降低了3.7米。“专家”还在用“插入”、“俯冲”理论解释汶川地震,实在很牵强。

   我国的地震带呈现“011”形。图A高纬度地区经过插值处理,很难找一张同样处理的行政地图,按经纬度勉为其难地能找到大致的方向。沿海的“1”字形地震带纵贯东北地区中东部(黑龙江、吉林省)笔直穿过台海,非常清晰。从图A找地震带,还应该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吉林省就比黑龙江地震预警级别高;所有孤悬海外的岛屿,本身就是地壳活动剧烈的地方,预警级别需要提高至少一级,台湾就是这种情况;“0”字形地震带以新疆、青海边界为中心,就象一个参差不齐的的花环,边缘长满了危险的棘刺。2008年四川汶川不幸被刺中,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西半部分,新疆的昆仑山西口、于田近年已经发生过大地震,所幸人口稀少损失不大。南半部分,横贯西藏的重力陡变线上同样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问题不大。预警级别较高的是四川北部、甘肃省,其次是内蒙古西部、河西走廊;中间的“1”字形是一条带状的重力梯度过渡带,包括京广线延长到内蒙古,是夏季干旱、冬季雾霾的重灾区,属于弱几个等级的地震带。此外,云南、贵州境内有一条“n"形重力陡变线,属于印度洋沉降带边缘。由于活动断裂密集,地质极不稳定,除了地震多发,也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多的地区。

    按照图A的色阶,黄色和浅蓝色标记的较狭窄地带,基本上就是新概念地震带。新概念地震带经过的地方,所处纬度越高,一般预警级别越低;如果依靠高大的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安第斯山脉两侧),或者穿过孤悬海外的岛屿(比如日本、台湾及印度尼西亚群岛),类似的越富于变化、起伏越大的地形预警级别越高;相反,经过的地方如果属于沉积带或者冲积平原,预警级别降低。笔者认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预警级别应该相应提高,同样符合自然规律。

  传统理论解释内陆地震动辄离不开“断裂",言下之意就是“因断裂而地震”。其实所谓的应力恰恰是同一个板块承担的重力不均衡产生的,正因为断裂越多、小地震越多,大地震就越少,破坏性很大的强震恰恰发生在被认为坚固的地带。地震的破坏力分别跟地震的强度、震源深度有关;地震的强度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蓄积的应力,又跟当地地质及固有断裂的延伸拓展、交叉剪切有关。一次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甚至相当于几百、几千次小地震。不同的地质,释放应力的临界点不同。大地震的爆发几率,还跟同一条地震带上其他地方小地震的次数成比例。

  总之,地幔物质的活动规律才是地震的内因。传统的地震带已经说明地幔物质活动有序列特点,而地球重力场可以清晰地呈现出地震的这种序列。在漫长的时间维度上,地壳发生着起起伏伏的造山运动,随着地球重力场改变,地震的序列也在不断改变。以上所说的地震带就是这个意义的地震序列,和传统的地震带实属不同的概念。

  有的地方地震频繁,有的地方几百年难遇。地球人都知道,地震目前是不能预报的,只能给出一个预警级别,可也不一定准确。不客气地说,传统的“地震带”更多的是从前地震的“记录”,而本文旨在探讨的是“以后”的地震带。虽然两者有部分交集,可是意义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