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发酵而成的独特生命,叫做''贵州''

 松竹同音 2019-02-27

▲ 贵州高原的平地相比相邻的云南高原更少。与山为邻是贵州人栖居状态的主旋律。  摄影/雷声

山地蔓延的贵州大地上,当代文明与古老生活的画面交织出现,对“时间”展现一种奇异的不妥协,每一幅景象都是不同时间里的片段,每一条路都是连接不同时空的时间旅行隧道,而贵州的群山仿佛容纳着一个巨大的弯曲时空。

那些镌刻着古老文化印记的生活场景,形成于群山、隐匿于群山,现在又被群山所凸显。在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与互动中,它们呈现出独特、丰盛、密集的文化景观,并在当代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显现出新的形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来理解这一切,真是再恰当不过。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贵州人的生活空间,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也改变着这片土地的存续与面貌,创造出独特而迷人的生活。

在贵州,我们看到的是时间自身的力量。

“喀斯特省”—石山上的家园

▲万峰林位于贵州西南角的兴义,喀斯特石峰之间有小块平坦的土地,热量资源亦佳,是贵州喀斯特地区少有的宜居之地。  摄影/张德厚

“房子是结实的,不会塌下去。”

面前,一个黝黑的洞口正坐落在正屋的地基之下,一块水泥盖板横跨其上,充作房间地板。

这样有趣的对话,估计只能出现在贵州。再配上一脸错愕的表情,提示我们:在喀斯特地貌区,地表上的坑坑洞洞毫不新鲜,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由一种易溶于水的海相沉积岩层构成的特殊地貌,这种岩石,可制作石灰,因而民间也叫它石灰岩。“喀斯特”之名原意是“石头”,来源于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境内的一个石灰岩高原,人类最早在这里发现岩溶地貌并予以科学命名。

喀斯特地貌与贵州人生活的关系,在安顺表现的极为突出。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2%,堪称喀斯特“荒漠”中的一个绿岛。 摄影/杨舰

在安顺的屯堡村落,只要拐出专为旅游者修饰一新的主街,人们很容易就会被一个石头的世界所吸引。

安顺屯堡建筑,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除了跨度大的梁和门窗,几乎全都用石头完成。

以石建房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怕火。

木结构建造房屋的中国传统村镇最惧怕火患,一旦起火,整个村落被焚毁也很常见。相比之下,安顺的石头民居即便遇火也不会整体被毁,复建的材料成本也更低。以石材建房不奇怪,但连屋顶也用石头就显得有些特别了——安顺石头房子的屋顶按照传统的人字形斜屋面,使用了大面积的石板叠加成鱼鳞瓦的效果。

这种薄薄的天然石瓦让人印象深刻。

▲贵阳花溪秋景。随着包括贵州大学在内的众多高校的入驻,花溪正在成为贵阳南面的新生力量,不同于市中心的喧嚣繁华,这里有悠然自得的文艺气氛。 摄影/曹经建

安顺的喀斯特地层中富含薄层灰岩。这种薄层灰岩1~2厘米厚,常常出露地表,看起来像千层饼,只需一层层撬开,便很容易采集。安顺人建房用的石瓦、石板正是由此产出。

在成材之木稀缺的喀斯特地带,人要努力适应这种特殊的环境。对于这里的移民后代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必须改变祖先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只能通过一些细节上的设计和装饰来延续对于故土的记忆。

喀斯特不仅塑造了贵州半壁江山的自然风景,也深刻地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比如说,这里不是一个富庶的家园。

历史上,人和玉米的两次迁入,让贵州喀斯特地区天生带有的“石漠基因”由隐性转为了显性,在贵州那些原本就最贫困的地区,“石漠化”进一步侵蚀着土地创造财富的能力,让贫困这个恶疾在这片大地的肌理中愈演愈烈。

辣椒、移民与贵州人

个头小小的辣椒,口感劲爆。

引进中国不过600年,却无比自然地配合贵州因为喀斯特地貌而伴随的高海拔阴寒气候,并被广泛食用。

虽然是“舶来品”,但却迅速打破了这片土地千百年来,由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基因筑建起来的坚强壁垒,让贵州人迅速建立起无辣不欢的共识。

中国西南人多爱吃辣,如果要争吃辣之高下,贵州人显然是最不服输的。论质量,遵义虾子镇的辣椒名气很大,川渝市场里不乏虾子辣椒的身影;论品类之多,干辣椒、煳辣椒、糟辣椒、辣椒面等诸类,贵州人都能如数家珍。

不熟悉贵州的人,很可能对辣椒的这种力量一无所知。

事实上,在贵州这片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56个民族的人们都留下过生活痕迹;即便是同一个民族的居民,又分衍出若干支系,各自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民风民俗也有极大的区别。

▲摄影/宋卫华

彝族是贵州的第五大少数民族,他们多聚居在贵州西北边界,和四川、云南的彝族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仡佬族散居在黔北和黔中诸地,他们是最早在贵州生根发芽的族群之一,是贵州“土著”;还有土家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和毛南族等世居民族,同样是组成贵州人不可或缺的拼图。而汉人,从古至今都是贵州的重要力量。

这些族群,有的和其他同族同胞组成跨省域的文化体系,超越了贵州一省之特色;有的在长期的交流和融合中族群文化特征已不如往日鲜明;有的依旧隐藏在群山之间,尚待发掘。

面对这样的庞大的历史、现实,小小辣椒却当仁不让成为了贵州人共同的乡愁。将无数贵州人的胃与心连结在一起。

在家乡的人,厨房缺不了辣椒;离家的人,四处打探有没有家乡邮寄来的辣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再配以家乡的辣椒,是最好的乡愁解药。

辣椒是属于世界的,贵州人的胃却是属于辣椒的。

赶集

▲三洞乡赶集日,随处可见马尾绣的影子。有各种马尾绣绣片、制品出售,绣娘们亦会互相讨教绣法、绣技,有的甚至当场指导起赶集人。 摄影/陆宇堃

你赶集过吗?

当我们说出“赶集”这两个字时,会被那种穿越回旧时光的感觉所击中——遥远年代的生活细节,被集中在一段时间内集体呈现。

即便“赶集”仍然存活于世间,已唯余寥寥火焰。

▲贯穿丙安南北城门的主街。 丙安作为“要塞”的地位随着现代交通日益通达而下降,平日里,这里是安然悠闲的小城,到了赶集日,周边的居民从江边和山上赶来,丙安热闹非凡,让人窥见了旧日作为重要商贸集散地的繁华。 摄影/陆宇堃

露天的生禽、肉类市场周边,散布着几个烧烤摊——由几张矮凳、一张烧烤网、一盘炭火和装满蒸熟的香禾糯米的大木桶组成。

烧烤摊主从猪肉摊买来五花肉,切成厚厚一大片,现烤现卖。两块钱,就能买到一团糯米饭,一大片肉放在饭上,配以大头菜和糟辣椒。将它们捏成一卷,荤素、咸淡和肥瘦相宜,味道极好。

糯米烤肉的搭配,是洛香河流域侗人最寻常的食物——是每天的早餐,是外出劳作时的口粮,是跋山涉水充饥的储备食物。

风物旅人笔下的市集,鲜香美味的食物与当地独有的气息扑面而来。

▲马尾绣的独特之处不在于绣法,在于用马尾刺绣。用丝线裹马尾的制作工艺主要考虑的是马尾质地较硬,能更好地保持图案不变形,另外更不易腐坏。 摄影/陆宇堃

当地人去赶集,总是带着几分仪式感。侗族女人习惯将头发往左侧倾斜,卷好盘起,用梳子和银簪作为固定物。她们常年如此装扮,但到了赶集日,会再细心涂上茶油,使得发型更稳固、更光彩;往日不常穿戴的银饰,通通用上,走起路来叮当响。和节日或者表演场上“有意为之”的盛装不同,集市上的民族盛装既有仪式感,与这乡间市景又浑然一体。

或许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是自己的,细节带来那种不可替代的愉悦感,填充满生活的空隙,让人感受到满足与愉悦。

▲黔东南岜扒“斗牛市集”。斗牛开始前,各寨斗牛会在场中轮番亮相。举着旗子的年轻人围着本村寨的斗牛一哄而入,鞭炮齐鸣。 摄影/杨通荣

卖绣品,做食物、斗牛等等,都是赶集在贵州这片土地的独有的活动。但斗牛这种娱乐却让人对于贵州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有了更多的感受。

市集前一天,我来到高增村——这个区域的乡政府所在地。高增村是这附近最大的寨子,是几个自然寨联合形成的格局。摄影师杨通荣的家在高增上寨,拍了数十年附近的民俗文化,对斗牛再熟悉不过。不过,现在每逢斗牛活动,他还是会赶去拍视频,满足老父亲看斗牛的需求——杨父年事已高,去不了斗牛现场。寨子要凑十万块买一头斗牛,杨父捐了一万块钱,说是因为爱。

▲斗牛开始,人群一阵欢呼,两头牛疯狂地向对方冲去,缠斗起来。 摄影/杨通荣

多么可爱的人!斗牛在此时承载了爱好、荣誉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一体……贵州这片土地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打开在眼前。

源自斗牛的联系,并没有结束。斗牛的两个寨子在这里获得了友谊,演变成两个寨子之间的联谊,于是有了这个区域“吃相思”的习俗——寨子间轮流互访。

在“吃相思”的过程中,人们会在鼓楼之下唱起侗歌,在歌声中,青年男女们可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于是某个冬日,将举行盛大的集体婚礼。

冷眼旁观城市之中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以独立之名带来的孤独,贵州独有的民俗,呈现出热闹而独特的连结方式,偏安一隅静静地存在。

▲赶集,这些地方别错过

这样的贵州,分外迷人。

探寻一种酒与一条河的关系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是长江上游的支流,丰水期时因为含沙量大而变成赤红色,因此得名。贵州境内的赤水河流域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酿酒厂,以茅台酒厂的工作间占地最广,铺占了整条赤水河微生物最丰富的河谷地区。 摄影/龚小勇

你有想象过酒与河的关系,在视觉上呈现出的,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吗?

来到贵州、来到赤水河畔——那个孕育茅台酒的地方,一切疑问就会从头脑中掉落,而映刻出温情与庞大的景象。

赤水河,这条发源于云南,一直贴着贵州、四川和云南省界穿行的河流,在文化与风土上,形象饱满、声名煊赫。再没有一条河能与它媲美。

▲川盐入黔途经茅台镇,茅台酒也随盐一道被马帮运往外地,声名鹊起。据成书于清道光年间的《遵义府志》记载:“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摄影/李贵云

东方式的风流倜傥、浓香扑鼻:一条赤水全长500余公里,不出百里必有好酒,是为“美酒河”。

中国白酒名酒中约有一半产自它的流域,一首民谣道出款曲:“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水转舟行酒不尽,应和着中国文人诗酒年华的吟游醉作传统,这条河的神奇与浪漫,不能不令人啧啧称叹。

茅台镇整个镇区就可以被视为一座酒厂群,茅台独大,小者两三百家。

赤水河穿镇而过,在冬天,呈现出平滑如镜的青碧色,而非洪水期时的土红色。远处山脉在薄雾中,座座峰头轮廓清晰而独立,左右相衔、前后叠错、色若水墨。

茅台厂的车间铺占了河流东岸最近便的谷地,从清早,巨大的烟囱便排放着因蒸煮粮食而形成的乳白色水汽,益发渲染了这一带湿润的小气候,并使 V 形的谷地看起来像极了天地间一口大甑;在气味上也同样,人们沉醉在粮食不同阶段的成熟与变化里,而它所出产的,将是一种精华:由粮食转换而来,却携带上环境——赤水河谷地的全部灵秀信息。

沿赤水河边旅游公路,继续向北往习酒镇,这将是一段对河与酒的关系越发清晰的旅程。

▲茅台酒的酿造工艺被称为“中国白酒工艺活化石”,一年只有一个生产周期。整个酿酒过程需要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再经过长达五年以上的存放陈化,最后进行勾调。 摄影/何雄周

出茅台镇后连绵三四十里,公路边时常可见酿酒作坊的招牌,餐饮小店卖的也是自家粮食拿到村中酒坊“来料加工”后的酱香型白酒。山势与水色令人振奋,“美酒河”的摩崖石刻处,酒香尤为浓酽,我们正疑惑,一转弯,便是习酒铺山占谷的庞大厂区。

“原来如此!”

酒厂虽有工业的外貌,实则依循古老的工艺法则,不同的酒厂在不同的流段,忠实地进行着转换的工作:将粮食、河水、山谷、气候,赤水河的一切,融汇在一起,最终浓缩成一杯透明而香气复杂的液体。

风物之旅 .  贵州

探访贵州,仿佛揭开新嫁娘的红盖头,一层又一层,引人深入。

▲风物之旅·黔东南

地、道、风、物,是贵州和贵州人最好的打开方式。从这里,窥探到黔地的多彩与独特,丰富与迷人。

关于贵州,这一本,完全解读。

*本文摘编自《地道风物.贵州》

1.卷首语:《贵州是个生态博物馆》范亚昆/著

2.《喀斯特省——石山中的家园》覃妮娜/著

3.《复杂的贵州人》袁銮/著

4.《我在贵州赶集》袁銮/著

5.《赤水河——中国的酒核》李惑/著



编辑 | 雪阳

 排版 | 雪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